三月十五,尉氏之戰結束後半個月,參與大戰的天策軍,順利控製了整個河南,以及湖廣的襄陽府。
而從遼東出發的葉赫軍團,東江軍團,已經分別從古北口,西峰口,大同一線入關。
明軍的邊軍部隊,根本擋不住這兩個軍團的進攻,永平府已經被拿下,而許爾顯,則對大同展開了進攻。
趁著楊嗣昌調集太原地區的明軍北上增援大同府的時候,潛伏在太行山一邊多的山地軍團第三師,在軍團長張東和的率領下,出其不意的向太原發動了進攻。
此時山西的兵力,一部分被牽製在南邊的潞安,慶陽,沁州等地,防備天策軍的北上,另一部分被集中到了大同一帶,抵擋許爾顯的進攻,太原的兵力相當空虛,隻有不足一萬五千人。
其實,這些兵力用來固守太原城,撐到主力回援還是可以的,但楊嗣昌的傲慢害了他。
一開始,張東和根本沒有亮出天策軍的旗號,還是用的假扮流寇的旗號--真武大帝,楊嗣昌覺得這隻是普通的流寇在趁機搞事情,不值一提。
畢竟,從去年十月到今年二月,天策軍的主力和範景文的明軍主力,都在河南地區展開對峙。
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中原地區的小規模流寇,本來還能艱難求生,但遇到了天策軍和範景文的新軍這兩個神仙,根本就沒有容身之地,不說別的,單單一條跑路速度,他們都趕不上。
期間天策軍和明軍之間隻有小規模的戰鬥,但夾雜在中間的流寇日子就難過了,範景文連高迎祥的闖軍都滅了,更不在乎那些流寇,遇到了就往死裏打,就當是給擴充之後的新軍實戰練兵。
而天策軍擴張地盤會推行土改,直接剝奪了流寇的生存土壤,對於這些流寇,願意歸順的可以讓他們做良民,不願意歸順的直接幹掉。
於是,他們就隻能往山西跑,而楊嗣昌麾下的山西明軍,則主要防著天策軍北上,隻要這些流寇不打上門來,他們也不會費心費力的去圍剿。
如此一來,對於突然殺出來的‘真武大帝’張東和,他根本沒當回事兒,畢竟南北兩側的天策軍威脅更大。
於是,張東和便一路吸納弱小的流寇勢力,一路向太原挺近,等到楊嗣昌反應過來,想要帶著兵馬回援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這個時候楊嗣昌在寧武關坐鎮,防止東江軍團繞道南下,太原城內群龍無首,兵力又隻有區區一萬五千人,而張東和的第三師,本就有兩萬人的規模,加上一路吸納流寇,發展到了五萬人的規模,雖然這些流寇沒啥戰鬥力,但壯聲勢還是可以的。
於是,在張東和的猛攻之下,短短兩天,太原陷落。
隨即張東和打出天策軍山地軍團的旗號,周邊各州縣可以說是不戰而降,中原三十萬明軍全軍覆沒的消息他們都知道了,主力肯定會北上,北邊也有天策軍從草原殺過來,現在太遠又被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天策軍給攻下了,他們還打個屁,還不如投降算了。
得知太原被攻陷,楊嗣昌急忙從寧武關回援,意圖奪回太原城,而張東和則按照孔有德的指示,就呆在太太原周圍不動,牽製住楊嗣昌手裏的明軍。
此時,在開封修整了半個多月的孔有德,也已經完成了戰俘的處理工作,一部分被編入天策軍各部,增加兵力,老弱都被裁汰,有家的各回各家,沒家的等待土改完畢,發放土地。
三月十七,孔有德親自率領第五軍團,外加一個炮兵師,一個騎兵師,度過黃河,北上進攻山西。
此外,第四軍團和一個騎兵師,直接進入關中地區,與丁山所部的山地軍團第二師,進攻陝西其他地盤,孔有德給他們的命令是,兩個月內拿下陝西全境。
而軍中資曆最老的程希孔,則帶著他的第三軍團,以及剩餘的兩個炮兵師,沿著宜城--荊門--荊州的路線,向湖廣推進,配合徐文儀的海軍艦隊,劉宇的山地軍團第一師,消滅盧象升所部,目標也是控製湖廣全境。
而拿下了南直隸的獨立軍團各部,配上幾個營的海軍突擊隊,向浙江沿線推進。
可以說,天策軍現在是全麵進攻,各路開花。
嚴格說起來,孔有德到現在的一切戰略部署,都跟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年朱元璋在擊敗張士誠和陳友諒後,所占據的地盤也不過是南直隸,江西,湖廣,外加半個浙江,但養精蓄銳之下,卻可以多麵出擊。
鄧愈從襄陽進攻河南,楊景,周德興,張彬從湖廣南部攻打廣西,朱亮祖攻打福建,湯和,廖永忠攻打浙東,陸仲亨攻打廣東,當然還有最為精銳的常遇春,徐達兩部,展開北伐。
朱元璋能做到如此程度,是在養精蓄銳十餘年,又經曆數次大戰擁有了一批足夠強大的軍隊之後,以碾壓之勢迅速平定江南半壁。
天策軍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尤其是海貿和鹽的輸血,也已經擁有了足夠強大的實力。
範景文的三十萬明軍一敗,再也沒有任何單股的一股明軍,有能力抵擋天策軍的進攻了,現在隻需要按部就班的展開進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