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毛文龍不斷襲擾後金後方輝發、耀州、鞍山驛、薩爾滸等地,給後金造成了很大困擾,屢次想出兵剿滅毛文龍,然而每次毛文龍都不與後金主力交戰,采取遊擊戰術不斷襲擾敵人,有效的牽製了後金軍隊,使得後金軍隊不敢傾巢而出作戰,畢竟後方有一個虎視眈眈準備隨時上來咬一口的敵人,誰也無法安心。
孔有德和李應元以及麾下的騎兵部隊,基本都是從東江鎮帶過來的,可以說那段時間使他們最美好的日子,可這一切隨著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崇禎二年六月,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的袁崇煥,以商議糧餉為由,將毛文龍騙至雙島,矯詔誅殺,東江鎮的好日子一去不複返。
孔有德看到李應元如此落寞,隻能安慰道“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就讓他過去好了,袁崇煥那廝也已經被淩遲處死了,毛帥的仇也算是得報了,我等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趕快趕赴大淩河,打一場漂亮的勝仗,為我東江將士樹立威名”
李應元不可置否“即使打了勝仗,那些個文官老爺一樣看不起我等,而且我們與韃子交手那麼多次,韃子其實那麼好欺負的,依我看,還不如回師登州算了”
“這等話以後不要再說了,就這麼回師登州,如何對得起孫軍門對我等的栽培,朝廷怪罪下來,孫大人也擋不住啊”孔有德勸到,生怕這隻有十九歲的李應元一氣之下,率領騎兵回師登州,自己建功立業的願望就很難完成了。
“這些道理我都懂,除了毛帥,也就孫大人把我等當人看,我也不想對不起孫大人。可是這糧草已經不多了,途經的這些州縣文官太不是人了,我等是去前線殺韃子,他們居然連糧草都不供應足,尤其是那青城知縣,居然連城門都不開,一粒糧一棵草都不供應我等,要不是將軍您想辦法讓青城知縣打開城門,我們自己掏錢買了些糧草,恐怕現在我等軍中早已無糧了”
說起這些知州知縣李應元就是一肚子氣,在登州府和萊州府境內的時候,雖然沿途的知州知縣也看不起自己這些當兵的,但攝於孫大人的威勢,還是及時足量的交付了所需糧草,可自從進了青州府,孫大人管不到的地方,這些地方官員就開始拖延,隻給部分糧草,這當兵打仗不就是為了吃糧拿餉麼,糧草都不供應足,還拿什麼打仗。
“糧草的事情我來想辦法,等到了商河,我親自去找知縣要糧,我有的是辦法讓他把我們的糧草吐出來”孔有德隻能繼續給李應元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