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兒還能抽出人來?隻能是荊州了。義兄鍾繇是大才,不僅將荊州打理得很好,而且將劉表留下的許多人才都慢收服並運用到各個崗位上去了。整個大漢那麼多州,可以調動的能人才子,估計現在就得數荊州最多了。不是還有馬氏五常等著鍾繇開發嘛?
劉琦正在為交州的順利接收而高興時,侍衛來報王安求見。
小子來得還挺快!
“臣王安參見陛下!”
“草民參見陛下!”
“愛卿平身!”
地位的差距疏遠了曾經的情誼,在人前哪怕曾與劉琦親如兄弟的王安也不得不按規矩來做事。
君臣有別!
“謝陛下!”
“爾等先下去吧,朕與王愛卿有事要談。”劉琦屏退了身邊的太監與侍衛,這會兒賈詡不在,正領著群臣在雒陽城中忙碌呢。人多耳雜,劉琦不想有任何不利的流言傳出去。
因為王安身邊那個“草民”。
不過貼身女倌辛憲英卻沒有出去。作為史官,能做到現在劉琦沒把她換掉,證明她已經成熟了,已經懂得把握分寸了。雖說近君史官要求公正、實事求是,但也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往史書裏寫的。
還有一點便是隨著年齡的成長,憲英心中對劉琦的情感早已在潛意識中發生了改變。
如果說從前辛憲英的存在是劉琦的一麵鏡子,那麼現在則變成了劉琦的腦殘小迷妹了。
“仲靜,你沒帶家小一同北上麼?”
王安:“回陛下,河東新得,事務繁多,臣顧不得家小,所以未攜。加上妻兒在江夏住得習慣,我又還沒在河東安頓,實在不忍妻兒顛簸。日後安頓下來再說!”
劉琦:“嗯,小夥子真的長大了,懂得憐惜佳人了。哈哈……”
王安皮也厚:“謝陛下誇獎!”
劉琦:“那,你身邊這位是?”
肯定不是普通的草民了,不然王安也不會帶他來麵聖的。還沒哪個大臣有能耐帶著侍從進宮見皇帝的吧?
還好行宮中沒有那些儒生大臣,不然肯定會給王安安上個“大不敬”之罪。
這也是劉琦屏退左右的原因。
王安還是年輕啊,不懂得真正的君臣之道。
皇帝哪是什麼人都能見的?
哪個草民在沒有皇帝召見的情況下可以進宮?
“這……”
王安的表情很豐富,大概也明白了劉琦的意思,劉琦要見他沒有任何顧忌。君見臣,哪用得著屏退左右?
雖然權術心計還差一些,但好歹也做了這麼久的太守了,很多事就算一開始想不到,一點便就明白了。
王安看了一眼身邊矮了自己一頭的儒裝少年,無奈地歎了一口氣。滿臉的無辜、無奈還有些憋屈。
劉琦大概也猜到了。能讓王安這個劉琦身邊的大紅人,青年才俊滿臉不甘的人真不多。堂下這麼雖然一身儒裝,卻擋不住俏麗的麵龐和那雙靈動的大眼晴。
一年不見,小丫頭長大了不少,剛一見時,劉琦確實一下子沒認出來。
見王安吞吞吐吐,儒生倒不怯場,躬身拜道:“民女尚香參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