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確實沒有去動士的官職爵位。
從南中新設雲州到取交州,他手中哪有那麼多人去打理?
況且從他升任南征大軍都督後,便再無行政權利,去哪兒調人他也不知道。
隻能繼續任用交州原班人馬了,等戰報傳往長安,自會有安排的。
但他也沒有急著帶兵離開,而是留在龍編月餘,幫助孫權熟悉新漢新政以及人員整編。
這個他拿手,在益州當了幾年刺史可不是白當的。
強勢的軍政分家,建立治安部隊,消除豪強私兵……這些真正能保證一地不會再現手握重兵的諸侯的事,諸葛亮必須親自處理才能放心。
張殷被諸葛亮臨時任命為交州步都尉,留下三萬精兵鎮守交州,助孫權掌政。
而他的大軍卻依然有十萬,轉向往東,進擊會稽。
因為孫權、士投降,糜芳失去了補給,漢軍大軍圍城後,糜芳無奈投降。那兩萬大軍也就順勢成了漢軍的兵源。
孫權未了表示忠心,以及對大漢新政的支持,將自己的三千親衛交給了諸葛亮,並推薦了好兄弟淩統參軍為將。老將韓當無意再戰,留做孫權家將。
士也是無奈,為了保住自己的官職和家族利益,也隻好將手中私軍交出。
這一出一進,諸葛亮手中大軍並無損失。
諸葛亮的行動要比劉琦的東征大軍早一些,所以當劉琦進駐雒陽的時候,諸葛亮的戰報就到長安了。
等劉琦看到從長安轉過來的戰報時,荀已經從長安中央學府中挑出十餘名優秀學子派往了交州供孫權調用。
這個結局是劉琦讓劉琦非常高興,和平解放交州,那得省下多大一筆戰爭開銷,以及戰後的重建費用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打仗哪知道什麼叫花錢如流水啊!
孫權的野心被劉備打沒了,人卻內斂成熟了許多。在新漢新政的大框架上,隻要他一心為國為民,那就不得不承認他的能力是很強的。能在曆史上的曹劉強壓下將東吳的根基紮穩,個人執政數十年,從某些意義上來說孫權擁有比曹操、劉備優秀的閃光點。同等地位的三人各有所長罷了。
劉琦鬆了一口氣,總算為好兄弟孫策一族留下了最好的結局。孫氏舊部聽到消息應該會放下心中介蒂,越發忠心了吧?
也算為周瑜了卻了一樁心事!
但劉琦也沒有傻到感情用事,將偌大的一州交由孫權去任意施為。真要這樣,估計若幹年後,遠離中土的交州百姓估計隻識刺史不識君了。
孫權便會成為又一個士了。
必須派去得力可靠之人安放在刺史以下的各個重要位置。比如別駕、從事、都尉。
劉琦大筆一揮,升劉磐為交州都尉,前往交州接替張殷掌管交州兵權,張殷東進回歸諸葛亮軍團聽用。
在接手州時立過大功的才子王粲升交州別駕。
沮鵠在荊南幹的不錯,升交州別駕從事。
令二人接旨後前往龍編城輔佐孫權,推行新政。
調去的三人都是有功之臣,而且有能力,最主要忠心有保障。還有一點是現在地盤越來越大,每個位置上早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安排滿了。甚至很多坑裏都沒有蘿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