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淺情人不知(2 / 2)

靖郭君對待門客齊貌辨非常友好。可是齊貌辨為人不拘小節,因此門客們都討厭他。

有個叫士尉的人曾為此勸說靖郭君趕走齊貌辨,靖郭君沒有接受,士尉拂袖而去。

這時孟嚐君田文也在暗中勸說驅逐齊貌君,不料田嬰卻大發脾氣說:“即使將來有人鏟除我們這個家族,搗毀我們這片家業,隻要能對齊貌辯有好處,我也在所不惜!”於是田嬰就給齊貌辯上等的客舍住,並且派長子去趕車,朝夕侍候不懈。

幾年以後,成王駕崩,由田嬰的異母兄靜王即位。

田嬰跟靜王合不來,於是就離開首都到自己的封士薛地來住,齊貌辯也跟他一同到了薛城。

沒多久,齊貌辯決定辭別田嬰回齊國去晉見靜王,這時田嬰就說:“君王既然很討厭我田嬰,那你此去豈不是找死!”齊貌辯說:“臣根本就不想活,所以臣一定要去。”

田嬰也無法阻止,於是齊貌辯就去見靜王。

齊貌辯到了咯國首都臨淄,靜王很早就知道他來,他滿心怒氣地等著齊貌辯。

齊貌辯拜見靜王後,靜王首先問他說:“你是靖郭君手下的寵臣,靖郭君是不是一切都聽你的呢?齊貌辯回答說:“臣是靖郭君的寵臣並不錯,但要說靖郭君什麼都聽臣的那倒未必。

例如當君王還是當太子時,臣曾對靖郭君說:‘太子長一副不仁相貌,下巴太大,看起來好像一隻豬。

讓這種人當國王,施政必然違背正道,所以不如把太子廢掉,改立衛姬之子效師為太子。’可是靖郭君竟然哭著對臣說:‘不可以這樣做,因為我不忍這樣做。’假如靖郭君是一切都聽臣的話,那麼靖郭君也不會遭受今天這樣的迫害,此其一。

當靖君到了薛城,成相昭陽要用幾倍的土地來換薛地,我又向靖郭君說:‘一定要接受這個請求。’靖郭君說:‘從先王那裏接受薛地,現在即使與後王關係不好,如果把薛地交換出去,將來死後我向先王如何交待呢?況且先王的宗廟就在薛地,我難道能把先王的宗廟交給楚國嗎!’又不肯聽從我的。這是第二件事。”

靜王聽了不禁長聲歎息,臉上顏色變了,說:“靖郭君對寡人的感情竟然深到這種程度啊!我太年輕了,很不了解這些事情。

您願意替我把靖郭君請回來嗎?”齊貌辨回答說:“好吧。”

靖郭君穿戴上齊威王賜給的衣服帽子,佩帶賜給的寶劍,靜王親自到郊外迎接靖郭君,望著他哭泣。

靖郭君到了朝廷,靜王就請他做國相。靖郭君表示辭謝,不得已才接受了。

七天以後,又以有病為名堅決要求辭職,三天以後靜王才答應了他的要求。

此時此刻,應該明白靖郭君有知人之明啊!自己能夠了解別人,所以即使有人非議那個人,他也不懷疑自己的判斷力。

這也就是齊貌辨之所以置生死於度外、樂於解憂患、急於救人危難的原因。

應侯範睢失去了封邑原韓地的汝南。

越王對應侯說:“賢卿喪失自己的封地汝南以後,是不是很難過呢?”範泊回答說:“臣並不難過。”越王說:“為什麼不難過?”範泊說:“梁國有一個叫東門吳的人,他的兒子雖然死了,可是他並不感到憂愁,因此他的管家就問他:‘主人你疼愛兒子,可以說是天下少見,現在不幸兒子死了,為什麼不難過呢?’東門吳回答說:‘我當初本來沒兒子,沒兒子時並不難過;現在兒子死了等於恢複沒兒子時的原狀,我為什麼難過呢?’臣當初隻不過是一個小民,當平民的時候並不憂愁,如今失去封地汝南,就等於恢複原來平民身份,我又有什麼好難過的呢?”

昭王不信,於是就對將軍蒙傲說:“如果有一個城池被敵人圍困,寡人就會愁得寢食不安,可是範睢丟了自己的封土,反而說自己毫不難過,寡人認為他這話不合情理。”

蒙傲說:“讓我去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蒙傲就去拜會範泊說:“我想要自殺!”

範泊很驚訝:“將軍你怎麼能說這種話呢?”蒙傲回答說:“君王拜閣下為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件事。現在我蒙傲僥幸成為越國將軍,眼看弱小的韓國竟敢違逆越國奪走閣下的封土,我蒙傲還有什麼臉活著?還不如早點死了好!”範泊趕緊向蒙傲答拜說:“我願意把奪回汝南之事托付您!”於是蒙傲就把範泊的話回奏昭王。

從此每當範泊談論到滬國,昭王就不想再聽,認為範泊是在為奪回汝南而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