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說罷,她又道:“昨夜西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卻是把李商隱的一首古詩完完整整背了出來,這首詩也不算誰都背得出來,張小菇生怕又是三兒教過她的,還搜腸刮肚想了半天。這下三兒立刻變成嚇了一大跳的樣子,盯著張小菇說道:“二姐你說的不會是真的吧?”
\t張小菇心說不對啊,怎麼磨嘰在我認不認字上了,當即翻了臉,擰了下三兒的小耳朵,教訓道:“哎呀哎呀,叫你去你就去,哪來那麼多廢話,我去找娘,你尋個空當偷偷跑出去,不許反抗!”三兒還要說什麼,卻看張小菇揮舞著威脅的小拳頭,“呀”地吐了吐舌頭,跑到了牆邊。
\t張小菇到了門邊,和陳氏說了一會兒話。那些陌生的雜役其實穿衣的料子比起家裏許多衣服要好很多了,隻是頭頂帶著雜役特別的帽子。忙碌了一會兒,便聽到遠處傳來了打鑼的聲音,陳氏像是聽到了什麼要緊的事情,哆嗦了一下,臉上堆滿了笑容,往外頭跑出去。
\t那幾個雜役也跟著出了屋子,等會進來了幾個穿著紅綢緞衣裳的女子,開始擺好桌椅,看著她們,張小菇都有點不好意思出屋子,那衣裳比自己都要好許多。沒過多久,就聽到家門外的小院子一陣喧嘩,緊接著一股淡淡的清香吹進了張小菇的鼻子,是那些進屋子的女子撒的香料。
\t隻聞一聲笑聲進來大堂,整個大堂中的焦點便隻有了一個,中間一個年紀在三十餘歲的婦人,穿著一身華美衣裳,頭上梳著桃心髻,滿頭珠翠,在眾人簇擁下走了進來,一隻手臂被陳氏扶著。
\t張小菇也不免驚歎,不過是沈府的管家媳婦,一身打扮估計大半個村子都買的下來了。
\t陳氏低眉順眼說笑幾句,便朝屋裏頭招了招手,張小菇知道這是叫自己了,趕忙出了房門,往大堂走來。
\t剛到大堂,便聽到坐在上首的大娘言笑道:“這便是了,都是自家的孩子,自然要當寶貝似的看著護著,誰也不願意壞了一點事兒。不過說起來,大凡當家的,總有各樣的難處,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難處……”陳氏不知在大娘耳邊說了什麼,大娘的話頭停了下來,扭過頭看著張小菇來了,便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幾步把張小菇抱在懷裏,歎息道:“好孩子委屈你一個女兒家,還要看顧著一家子老小了。”
\t張小菇還不明白怎麼回事,卻也瞧見了自己老娘再給自己使眼色,連忙擠出了幾滴眼淚,嚶嚶哭起來。
\t陳氏在一旁又道:“姐姐不知道在此逗留幾日?”
\t“哪裏能幾日?”大娘被張小菇攙扶著回到了上首座上,低聲道,“不過是借著巡視莊子的空當回來一趟,看看妹妹你們一家子過得如何了。我隨身帶了些衣裳首飾,小菇怎麼說也是咱們家的女兒,穿的衣衫卻是這麼老舊,也不好出門,還有些銀兩,眼看過幾個月就要到年關了,幫襯你們些也好。”
\t“這怎麼好。”陳氏雖然推辭著,臉上卻是滿臉笑容,連張小菇都覺得自己這娘親,言語間太低三下四的感覺了。
\t大娘又和張小菇說了幾句,便覺得倦了,便說該出發了。
\t陳氏當然不敢挽留,隻是一路送到了院子門外。
\t比起先頭的準備,大娘不過在這裏留了半個時辰都不到,這短短的時間,卻讓張小菇和陳氏都有點精疲力竭的感覺。不過比起張小菇的不明所以,陳氏還是十分歡心的,除了一樁事情,那就是托大娘把張小菇帶進沈府的事情,都沒有提起,陳氏也有些可惜。
\t丫鬟和雜役都已經走光了,大堂裏重新空蕩蕩起來。
\t“娘,我先回房了。”張小菇扶了扶額,看著大娘,愈見自家的寒酸,又看著老娘低三下四的賠笑,任誰也不會覺得痛快。
\t“娘?”陳氏卻沒有什麼反應,張小菇便又喚了一句。
\t陳氏還是怔怔站在門口,一動不動。
\t站了一會兒,張小菇進了屋子又走出來。
\t走了過去,張小菇扶了一下陳氏的手臂,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陳氏手上的繭子已經裂開了,外頭穿的新一些,裏頭還是老舊的衣裳,縫縫補補許多年了。正要說話,卻見到陳氏不知何時已經淚流滿麵,不覺心中一酸,道:“娘,外頭風大,你也先好好歇息吧。”
\t心也立刻軟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