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歌先說道:“這裏的作品不同於傳統刺繡的長針摻線,而是在真絲紗絡上用真絲線,依照經緯網眼施針,一孔一針或幾孔一針這麼繡製而成。使圖案變幻多端,花中套花,用同一色線在同一平麵上,呈現出更加繽紛的色彩和更立體的效果。”
張漣漪笑著點頭道:“不錯。”
司徒錦補充道:“因為秦繡是用針法組成各種花紋,所以同一種顏色的絲線在秀花紋時,才會因為走向、疏密的不同,結合不同角度的光線折射,來達到不同的視覺效果,這是秦繡最顯著的特點。”
向天歌用手肘拐了他一下,才小聲道:“過份了啊!總結我剛才說過的話。”
司徒錦低頭笑道:“我也是問度娘的。”
“其實,除了從視覺效果來評價秦繡以外,它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地域來劃分,每個地域所出產的秦繡都有其鮮明的地域特點。在地理上,以秦嶺作為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它將整個西省分為了三大部分。北部黃土高原,因為沉積深厚而降雨稀少,民風民俗蒼涼粗狂,所以在他們的刺繡藝術中,便蘊藏著質樸純真與豪放,秦繡的作品也多以剪紙繡為主。”
張漣漪說到這裏,指著展廳中的一副作品向二人展示,“這副金雞報喜圖,就是北邊的剪紙繡。”
“那這副呢?”司徒錦走到其中一副小十字花的繡品前,詢問道。
“那是南邊的桃花秀,”張漣漪介紹道,“因為南邊秦巴山區,溝壑幽深且峰`巒疊嶂中蘊藏著天地靈氣,漢江又將秦嶺與巴山相隔成別具一格的結構,所以刺繡在這裏被演化得更加細膩而豐富,民間的桃花藝術更是這裏的代表,所以南邊的刺繡又叫桃花秀。”
爾後張漣漪又像司徒錦與向天歌介紹了中部的幾款裝飾性刺繡,甚至拿出自己學生的兩幅作品——《升平舞》和《鳳穿牡丹》請他們點評。
兩個人現學現賣,這一番交流下來,到也收獲頗為豐富。
臨走之前張漣漪對向天歌笑道:“那麼久沒見,沒想到咱們大院裏的向日葵都快成為半個秦繡專家了。”
“我這哪是什麼專家?就是從小跟著您看多了也聽多了,所以才對秦繡有那麼一丁點認識,魯班麵前耍大刀,阿姨您可不要笑我。”
“我怎麼會笑你?你小的時候我就想向你爸爸討你來作徒弟,可你這個娃娃野得很,從小就坐不住,我是拿你沒有辦法,才會失去了一個這麼好的徒弟。”
“這幸虧我沒有跟您學刺繡,不然以我這坐不住的臭脾氣,還不知道要挨您多少頓打呢!您呀,可不會像現在這樣疼我,早就恨得牙癢癢了。”
向天歌笑著吐了吐舌頭,張漣漪女士笑著又同她寒暄了幾句。
向天歌與司徒錦從西京美術大學裏出來。
司徒錦才對向天歌說道:“你到底還有多少事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向天歌被這句沒頭沒尾的話弄得有些莫名,以為他指的是自己同張漣漪女士之間的關係。
“張阿姨的父輩也是影廠的職工,早年同我父母一起,都是住在大院裏的。隻是後來她結婚成家以後,就從大院裏搬了出去。不過這麼多年來她同我的父母一直交好,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