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節目(1 / 2)

這一次我們啟文村的節目,初定為單唱《繡荷包》,我找到郭燕,問她孩子們誰的嗓子好。郭燕想了想,說:“劉天天。”

劉天天是個女孩,家裏的條件是孩子們當中最差的,但學習成績卻是僅此於劉平安的。在以王姓和劉姓兩大家族組成的啟文村中,劉平安和劉天天是最被鄉親們看中的,最有前途的兩個孩子。

劉天天嗓子很好,仿佛天籟,我把她叫了過來。

劉天天見到我,有些害怕,郭燕忙說:“天天啊,不要害怕,齊老師問你一些問題,是關於唱歌的,你不是喜歡唱歌嗎,齊老師想要聽你唱歌,可以嗎?”

劉天天膽怯的點了點頭。

我問:“天天,你會唱《繡荷包》嗎?”

劉天天搖了搖頭。

郭燕說:“這首民謠是少女懷春,思念追求幸福的民謠,像天天這樣的孩子,是無法表現出來的,而且,讓她一個小女孩唱情感那麼強烈的曲子,好嗎?”

我說:“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嚐試,歌曲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看歌唱者怎麼去表達,我要的就是孩子用最單純的感情去唱這首民謠,我想讓天天表達出的不是愛情,而是對這片山的感情。”

郭燕似有所悟,說:“那天天啊,老師教你,你能學嗎?”

劉天天似乎聽懂了我們的談話,勇敢的點了點頭。

之後,郭燕天天把劉天天帶在家裏教唱歌,完了之後再輔導作業,劉天天和劉平安之間屬於遠房的親戚,仔細論起來,劉平安應該是劉天天的堂兄,因此劉天天和郭燕也並不是生疏,更何況郭燕還是她的老師。

經過一個星期的輔導和學習,劉天天能夠把這首《繡荷包》民謠完整的唱了下來,劉天天的嗓音很特別,很有穿透力,而且高音部分唱出來的感覺,仿佛要刺透人的靈魂一樣,可惜這山裏沒有那麼好的條件培養她,否則劉天天將會是一名出色的民謠演唱家。

這時候郭燕問我:“不配音樂嗎?沒有音樂的話,怎麼唱?”

我說:“我們要的就是不配音樂,從今天開始,我讓孩子們用和聲給劉天天配聲!”

郭燕眼前一亮,說:“注意倒是不錯,可是能行嗎?別人可都是有音樂的,就咱們……”

“放心吧!”

在距離演出還有十天的時候,我忽然開始緊張起來。在看到郭燕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演出裏麵的時候,我更加的緊張了。我不知道我的努力是否能換來郭燕想要的結果,但我知道我連自己都沒有信心。在別人都有音樂的前提下我們獨出心裁用人聲來配樂,而且是非常低級的配樂,這種情況要麼一鳴驚人,要麼一鳴不鳴。

孩子們的悟性很高,但我不怎麼相信我自己。

劉天天很努力,每天都在練歌,除了學習時間之外,她也把全身心都投入到這一次的演出中來。這中間產生了一個小插曲,劉天天的父母在知道我們要把劉天天安排在演出中獨唱的時候,他們父母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了三十個鹹鴨蛋,硬是塞給了我,還讓我分給郭老師十五個。我哭笑不得。

鹹鴨蛋我是留下來了,不過全都成了孩子們早餐。孩子們在回家吃了一頓飯之後,會立即得到一個鹹鴨蛋放在書包裏,餓的時候拿出來吃掉。

劉天天的父親這樣對我說:“孩子沒什麼出息,就嗓子還好,可惜我們沒那個本事培養,多謝您了,齊老師!您一來,感覺村裏都變樣啦!”

我知道劉天天的父親是恭維我,我受不起,我沒為這個山村做什麼貢獻,唯一做的,就是我這個渾人在這裏汙染了這裏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