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意外變革(1 / 2)

G20峰會重申:“用5年時間再壓減1億至1.5億噸粗鋼產能”目標,並強調“中國在去產能方麵,力度最大、措施最實,說到就會做到。”,以去產能為主要目的的供給側改革政策應運而生,備受關注。中央撥付為期五年的1000億元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借助財政政策推動化解過剩產能,這或將是過剩產能行業分得的最後一塊“財政蛋糕”。

金鋼作為鋼鐵生產的大戶,前期試點單位改製已初見成效,公司一共一萬多人,主動買斷工齡的有4千多,達到37%的比例,比預期的30%高出了很多,一時間,部分崗位出現癱瘓狀態,據說有一個班組,18個人,除了一個職工兩個月後到正退年齡外,其餘職工全部買斷。集團即刻采取各種應急機製:如集團內其他分子公司招聘、反聘、增加勞務工、業務外包等方式,大量再就業人員湧入社會,部分人員離開金沙市,外出就業。

如今,改革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其他二級單位吸取了試點單位的經驗教訓,根據各單位的具體情況,改革方案相應做了適當調整,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前期買斷人員的現身說法,因突然變故引起的恐慌逐漸變小,基層怨聲載道的情況得到了有效改善,大家都逐漸接受了企業的現狀,不再患得患失,理智的權衡自己的實際情況,趁“財政蛋糕”還在,分一口,或走或留。

二批次改革的單位有四個,其中包括發電廠、物資供應公司、煉鋼煉鐵公司和機械製造公司。四個公司加起來有三萬多人,預計分流1萬左右。

方林平時空閑的時候,喜歡去金鋼的文體樓打籃球,約上幾個球友,酣暢淋漓的在球場上奔跑,不失為閑暇時最大的樂趣。最近半個月,很少看到發電廠的馬廠長來了,看來是改革開始後,工作太忙。

方林和馬廠長是校友,可馬廠長整整高了他四屆,所以在江城上學的時候他們並不認識,方林進校的時候,他正好畢業。

馬廠長真名叫馬佑軍,長得人高馬大,虎背熊腰。老家是吉林的,標準的北方漢子,喜歡喝酒,而且喝酒很豪爽。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身為一個男人,要有擔當、有責任感才算爺們。”

在發電廠,他也算傳奇人物了,一直是大家茶餘飯後議論的焦點人物。在32歲就被提升為副廠長,40歲那年走馬上任發電廠廠長,開始獨當一麵,叱吒風雲,一直到現在,政績赫赫。

方林認識他的時候,剛進金鋼不到四年,那是一次集團舉辦的幹部人才培訓班。方林因平時工作表現優異,踏實勤奮,能力超群,被廠裏萬書記一眼相中,有意提拔,破例點名讓他參加的。

參加培訓的除了方林,其他幾十名都是各單位的科級幹部,人才濟濟。當時馬佑軍已是發電廠供煤車間主任,年輕有為,意氣風發。

培訓班封閉式教學,為期兩個星期,在一個風光秀麗依山傍水的度假山莊上課。據說這是當初修建附近一個水電站,為國外專家建的別墅區,全歐式建築,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大窗戶及繪有聖經故事的彩色大玻璃,充滿異域風情。曆時近十年,水電站修好後,專家全部撤離回國,這片美麗的別墅區便被政府利用起來成了度假休閑的好去處。金鋼的很多培訓和會議,都會設在這裏。

宿舍兩人一間,方林正好和馬佑軍住一個屋。兩人一聊天,竟然還是校友,關係立馬就近了一步。

當年,兩人都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熱血青春。白天上課,吃了晚飯就跑運動場上一起打籃球,方林敬佩馬佑軍的豪爽大氣有魄力,馬佑軍喜歡方林的穩重心細有才華,兩個星期下來,兩人已惺惺相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培訓班結束的時候,馬佑軍預言,方林必將在單位有所建樹。兩人相約,以後常聯係。

果不其然,半年多後,方林被廠裏提拔,當上了生產技術科的副科長。

同年7月,趙帥因工作上的衝突,和胖主任一言不合,在辦公室吵了起來,他一腳踢飛了凳子,把玻璃杯摔到地上,粉碎。胖主任氣得渾身發抖,指著他鼻子罵:“你這臭小子,臭脾氣,一輩子也別想有任何出息。”

趙帥叫囂著要衝上去打他,被同事死死的抱住,兩天後就辭職了。

每當想到這方林就很感慨,人生就是這樣的,當年被人人看好的自己,卻一輩子在科級幹部上呆著,沒能再提升,過著小老百姓的生活。而被大家視為不務正業的趙帥,卻在生意場上如魚得水,意氣風發,成了被人人羨慕的大款,呼風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