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挑釁(1 / 3)

織成下意識往後坐了坐,背脊靠上了堅硬的車壁。她心中一慌,趕緊轉到了別的念頭上,比如……今天又收到了幾封來自洛陽的書信。

齊方等人雖然“悲怒交加”地返回洛陽,向身為“主母”的崔妙慧稟覆董真“失蹤”之事,但是因為美人是由董真送來的,所以還是留下了兩個護衛。這也可以解釋為董真之事後,齊方等人的警惕心大起,不願董氏所獻的美人兒再有什麼差池。

這兩個護衛,其實是楊阿若手下的遊俠兒,遊俠兒們用他們特殊的辦法,從附近石縫下、樹洞中甚至是荒草裏,準確地拿到由飛鴿傳來的書信,並且理所當然地秘密呈給了車中的“美人”——而美人自然會直接轉手給了自己的“小婢”。

齊方在臨行前告訴過織成這件事,所以她倒並不驚異,隻是笑道:“他們知不知道車中美人是你?”

楊阿若搖搖頭,帷帽上的紗簾隨之輕輕拂動:“他們隻要奉命將書信遞到車中便可。”

仿佛聽出了織成話中的戲謔之意,他側過臉來看著她:“連你都嘀咕我是否是個毀了容的醜八怪,他們又怎會想到我會成為‘美人’?”

他怎麼猜得出自己當初所想?

織成頓時臉上發熱,嗔道:“你戴著那個銅麵具,嚇也要把人嚇死了,誰會猜到麵具下麵是一張俊臉?你又不是蘭……蘭……”

驀然想起來,那同樣以麵具覆麵,同樣俊美擅戰的蘭陵王,此時還未來到這個世界上來呢,遂吞了回去。

楊阿若倒有些興趣:“怎麼,還有人跟我一樣?”

織成搖搖頭:“他跟你不一樣。他雖然勇武蓋世,未曾死於沙場,卻屈服於帝王,倒被一杯鴆酒奪走了性命。”

“君王?”雖隔著麵紗,但從話音之中,織成便能想象得出,他長眉微挑、意氣風發的模樣: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俯身侍君王,令我不得開心顏?”

這便是楊阿若!

他與曹氏兄弟,何晏甚至陸焉都是不同的,對於織成的所作所為,他們雖然都是支持她的,但情況又各各有異。

曹丕未必當真欣賞,但他一直在默默地幫助她。曹植是唯大兄馬首是瞻,加上覺得織成性情直爽對自己脾氣,所以也自然而然地支持。何晏的心思比較難以捉摸,有時象是欣賞,有時又是向曹丕表示妥協。陸焉是天性淡泊,又以為她是謫貶的神女,多了些同情,所以分外體諒優容。

唯有楊阿若是不同的。

她真實身份究竟是誰,也許他早就知道了,也許他根本不在意。他對她的幫助,來自於他對她的認同。要不是她知道時空穿越局隻有她一個誌願者,她幾乎要認為他也是穿越過來的了。

大年初一,異時空的第一個春節。雖然沒有陽光,風比前幾天更冷了些,呼嘯著掠過車外荒蕪的田野。

但織成卻覺得溫暖,因為這是來到這個時空後,自己第一次找到了一種親切的相似,而溫暖的來源,正是眼前這個豔若桃李的男子。

她低頭仔細翻閱那幾封信,一封是崔妙慧的,說到了織坊的近況。織成走之前除了留下“天水碧”外,還有幾處新奇的錦匹織法,今天已經投入生產。因為都是質優價高的精品,她打算下一步打通幾條商路,首先是讓錦匹先進入東吳。織錦方麵,巴蜀最優,因為一種天生的優越感,他們很難接受外來的新奇錦匹,何況雲落坊成立不久,即使有天水碧出了次風頭,也遠遠未將名聲傳至巴蜀,打開市場較為困難。至於近在咫尺的鄴城,但城中貴人們卻一直以蜀錦為尊,這樣的新錦很難引起他們重視。唯有東吳,在後世雖以絲綢而聞名天下,但當時卻處於弱勢。但正如其統治者孫權一樣,這是一片謙虛謹慎但又生機勃勃的土地,以兼容並蓄而著稱。相比而言,他們會以更寬容的心態來接納這些來自一個不知名織坊的新式錦匹。

崔妙慧這樣快捷的速度,和對市場的精準把握,倒是讓織成有些吃驚。從時間上來推斷,崔妙慧並不知道“董真”的“遇害”,字裏行間充滿了信心與對未來的憧憬。

畢竟,有錢有人還有技術,雲落織坊是她牛刀小試的開端。作為崔氏曾精心培養卻中途舍掉的棄子,她並不甘心自己隻困於後宅之中,保命而已,苟延殘喘。

還有幾封信,卻是來自遙遠的巴蜀。織成草草看過,摸出懷中的火折子,當空一晃,火焰吐出,過不多時,便將那幾張帛紙化為灰燼。

她思忖再三,想到崔妙慧很快得到董真“失蹤”的訊息,不會再有什麼信件往來,人多眼雜,有楊阿若在,勝過千百護衛,故還是將兩名護衛遣走。

一路無話,隻是越往西走,越覺四周荒涼。不時可以看到傾頹的房舍裏坊。田野裏一片狼藉,看得出曾被大軍踐踏過的痕跡。已是開春了,土地還沒有被翻耕過的痕跡。織成心中暗暗納罕。這一次的路線,她大致是了解的,先由洛陽至長安,再由長安轉道至荊州,在夷陵轉水路溯江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