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讀書,出來能幹什麼?21世紀是人才競爭是時代,不比我們過去有門手藝包打天下。現在我也要學習,不斷摸索,你年紀輕輕不讀書,太傷我的心”。鄒林音責怪女兒,她走過這麼多的地方一心賺錢還是不希望女兒將來能有出息。
“不讀書我照樣能養活自己,你這兒不要我,我到外麵打工。”燕妮頂嘴,多年與媽媽兩地生活,母女感情有裂痕。鄒林音從沒關心燕妮是否需要什麼,都是按自己的想法為女兒設計未來。不然燕妮四年前,踏入社會,是母親勸說她複讀初三然後進鬆北高中學習。因為理科差,她讀文科。恰好那年文科分數錢比理科分數線還高20多分,她沒有報高職高專(二),這樣她和眾多湖北文科生一樣在2004年光榮落榜。
鄒林音上前給女兒一巴掌“我白養你這麼二十年,真該當年把你扔到長江裏,你老頭子從來沒盡到一個父親責任,是我把你養到九歲。他回來了盡給我丟人現眼。離婚了,我一個人帶著你也沒再婚,我為了什麼?燕妮,我不是一個好媽媽!可是天下間能有幾個媽媽這樣給女兒最好的吃穿,讀書用度,我不希望自己的女兒生活在一個組合家庭,不想讓你缺少母愛。”
“嗚嗚!這麼多年,我從沒聽你說一句關心我學習的話。你自己放棄了婚姻,這個責任不是我爸,更不是我。”燕妮哭著說。
鄒林音還準備打她,被韓文祥勸住。教育孩子要以理服人,她都二十歲了,你還打她,傷了她自尊心。她的前途由她自己決定,父母隻有支持孩子,孩子才有作為。從小你不準她外出玩,讀書又送到山裏,造成今年的局麵,還是那賭博佬害得。不然你也不會含恨走他鄉,我也不會退休無家歸,燕妮也不會缺少父愛,在一個完整家庭長大,她肯定能上大學了,“運動害人啦!好在現在一心抓經濟,人富了幹壞事的人收手了。賺錢的地方好,隻要能吃苦,不會餓死人。“
鄒林音回秭歸調苗子,燕妮也跟著去幫忙。小時候燕妮最喜歡和母親外出。一聽說坐船,她高興慘了。她到雲安那年,期末試卷是老師發給她。她和母親一道坐在船上,她做題母親評卷,這次回秭歸她內心忐忑,這個故鄉思怕永遠回不去了。父母斷絕關係,她是母親的心肝寶貝,是母親的唯一。父親早和一個比他大三歲的離異女人結婚,令鄒林音蒙羞。
燕妮見到幺爺爺,幺爺爺勸她讀書,”不然你會後悔一輩子。你兩個爹爹搶著讀書,怎麼你沒有念書的動力,是不是條件好了,讀不進?”
“古話說得好,寒門出才子,我把自己賺的錢堆給她讀書,她不上。“鄒林音愧疚不己,如果是一個完整的家,燕妮也不會性格內向,學業不前。
“做你媽這個活很累的,燕妮你學得來?”幺奶奶問她。
“沒呦!我媽當年從神農架嫁到吳家山還不是沒有接觸過柑子嫁接”燕妮據理力爭,母親是她最近的榜樣.和很多高考落榜生一樣期待闖蕩社會改變人生.
“她不一樣,她悟性好,當年一次嫁接成活百分之八十五,比我們這些摸一輩子柑子的人還要厲害,你若誠心學,或許能在農業上有作為。”幺爺爺說。
鄒林音一次采購20000株苗子,花了兩萬元錢。現如今物價比那時候上漲了十倍。好在鄒林音出兩萬元錢,過一年可以賣出更高的價錢。前提是她要花費更多人力、物力、財力和一年多的辛苦才能賣出錢。
回峽江,鄒林音請短工種下這兩萬株苗子。還讓燕妮一起勞動。燕妮二十歲了,還沒有幹過農活。半天下來她開始叫累。“這是什麼技術活哦!成了種地的農民伯伯。”鄒林音反駁,千百年來種地之人都是這麼熬過來的。當初怎麼一口答應回來跟我幹這行,現在後悔了。”
“我才不後悔!我的未來我做主!”說後燕妮繼續幹活。
用了一周才將這些苗子整齊劃一地栽在改好的梯田裏,接著是澆水,鄒林音從縣城買了兩百米管子和一台抽水機。接上電,她在前麵澆,燕妮則在後頭掩土。“煩死了,直接賣苗子得了,還是自己這麼辛苦栽,將來還請工挖樹。”
“你什麼都想簡單,簡單勞動沒價值。虧你學文科學了思想政治,不知道剩餘價值理論啊.你沒聽人說一個工人在流水線做一個動作,每小時才6.5元錢。我賣苗子轉手不值錢,長成樹不一樣。米把高可以賣20元一株。”鄒林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