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梨花山下忙,果園被賊惦(1 / 3)

徐鋼城邀韓文祥,鄒林音來梨花山九龍坡發展,鄒林音並不看好這邊。盛情難卻,她還是聽從韓文祥的建議,邊做邊看。九龍坡這片人戶不多,徐鋼城上頭有兩戶人家,一家剛砌好房子,夫妻兩人在廣東打工,另一家則是老徐的親戚。與徐鋼城很近的一家正準備投資建苕粉場,老板姓羌,屬於峽江後靠移民。他家好多親朋皆搬遷外地。他看好直轄後的江州,自己原先在老城有自己的苕粉場,水淹之後他拿著補償款,四處尋找基址。最後看上徐鋼城的地基,買下之後大興土木,利用國家貸款建造仿古工場。

“你看峽江城最有名的苕粉老板羌海科來我這兒投資興業,鄒老師你還猶豫什麼呢?”徐鋼城指著九龍溪老磨坊的招牌勸說鄒林音。

鄒林音是嫁接好手,對投資則生疏。她這二十年來賺得都是辛苦錢,從沒幹過坑農害農的事。建苗木基地出於優化種苗結構,擔心長期從秭歸引種會帶來病災害。如果育苗成功,收益相當可觀。臍橙是峽江最優良的品種,連曲展鄉那邊也開始打著秭歸臍橙的名義劍財,對此鄒林音深惡痛絕,出於對柑農負責,她決定自育苗木,改良品種,讓農民增產增收。

徐鋼城這片山地上百畝,韓文祥巴不得一口氣包下來。鄒林音內心不滿,隻曉得吹大話,到時候賺不到錢還得賠人家地租。她同意包地,暫時包30畝用作一田六園試點。徐鋼城開荒每年六千元,他知道這地遲早會讓移民局收走,不如現在承包給他們搞開發。他是一個有盤算的人,依照當地地租,每畝每年不過一百元,聽說韓文祥他們來峽江投資都是以萬作計算單元。

“你這明橫糊弄人嘛!白池村每畝地租才一百二十元已是很高的,你這兒一片荒山,土質貧瘠,我們還得花錢改田。每年六千元太貴了。”鄒林音不想要,她之前做過核算,三年苗木基地才見效,地租不能超過一萬五千元。改田還有一些開支,徐鋼城這樣做分明是亂宰人。

“我這兒今後是好地方,往上是國道,往下將要修高速公路,峽江縣最大的冷庫就設在不到這兒五公裏的桂花村。峽江的縣城將往這一帶發展,羌海科買我的土地是一畝五千元,你看坎下那一片他花了十萬元。”

“他是個大老板,有國家政策扶持,我們是搞個體戶為老百姓效力,性質不同應區別對待。”鄒林音知道這片將來會有大發展,苦於自己這些年把資金用在白池村的項目上,到如今仍不見回報。

“那鄒老師開個價吧,能行我們就簽個合同,三年一租;不成,我們仍是朋友,我還打算自己坎下這片山開成橘子園。”徐鋼城說到。

韓文祥聽到還有討價餘地,他說五千成交,今後有收益請徐老板喝茶。你想建果園,苗子可以優惠,免費指導技術。他是老者,說話有分量,徐鋼城是九龍坡這一片響當當的村霸,每次到鎮裏開會比書記還牛氣。用他話說,隻怪自己文化淺不然早當上村委書記了。雖說人很霸氣,但很講禮節。

“既然韓老師開了這麼個口,我破例一回。今後有好品種一定要告訴我啊,我最喜歡搞新品種。”徐鋼城笑盈盈的說。

地承包下來,鄒林音將三年的地租交給了徐鋼城。接著請機械上山開挖。韓文祥依照規劃設計了這三十畝地的用途及發展方向。起初十畝用來栽樹苗,苗子還是從 秭歸引進,過了冬就可以上市銷售。中間十畝由鄒林音播種紅桔種子,紅桔是老品種,成長性好,不擔心在這邊生長問題。賣苗後可以嫁接臍橙、柚子等其他小品種。另外十畝則種莊稼,自給自足。他還、打算發展養殖,自辦沼氣池,種植無害化蔬菜。自己吃不完可以拿到城裏賣錢,維持生計。

這時,鄒林音的女兒高中畢業,因為林區教育質量落後,她沒有進大學。韓文祥勸她買個學校上,將來可以找個好工作,燕妮堅持不肯,她看著母親的處境越來越差心裏難受。想著小時候在蓮沱過得富有充實住的是827的家屬樓,開窗看的是長江,出入有保衛,上學有夥伴,有零食吃,周末可以到宜昌市區逛公園,商場。換到雲安處境差,但是母親賺到錢,還買了一些家具。自打來峽江,有時她在學校學費都湊不上。有幾年母親沒有回神農架,外婆,幺舅還商議萬一鄒林音不在他們將燕妮養大,白池村燕妮去過,那時候不通公路一條夾河住著數千移民,母親住的是外出打工者的房子,沒有像樣的家具,韓文祥寫作的桌子還是找村裏借的。到七星住了兩年好房子又來到梨花村九龍坡這邊,住的是人家不要的土破房。那戶人家致富了蓋了新房子,戶口搬到峽江的鄒林音一無土地二無房,還得四處租房,燕妮決定不上大學,任憑母親怎麼說都不同意。或許自己不適合讀書,高中期間無論怎麼用功仍然跟不上學習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