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3 / 3)

格三

雙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例詞:徐昌圖《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

中仄中平平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韻)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回頭煙柳漸重重。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中仄中平平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韻)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酒醒人靜奈愁濃。

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韻)

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注】此詞上下片第一、二句俱六字兩句,校張詞減一字。兩結俱五字兩句,校張詞添一字。宋晏幾道、陳師道、陸遊、史達祖、高觀國、趙長卿、元詹正諸詞俱本此填。但上片第一句,如晏詞之“旖旎仙花解語”、陳詞之“曲巷閑街信馬”、趙詞之“春事猶餘十日”、史詞之“草腳輕回細膩”,下片第一句,如晏詞之“沈水濃熏繡被”、趙詞之“香淡無心浸酒”、陸詞之“隻道真情易寫”、高詞之“前度詩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聲,與此小異。又晏幾道詞下片第四、五句“相尋夢裏路,飛雨落花中”,“夢”字仄聲,又與諸家小異。[2]

1

山野清溪藏跡,吸風飲露成行。拋網稚子貨東城。換錢買柴米,歸後做魚羹。薄酒兩杯滋味,逍遙自在一生。更得山妻把詩評,開窗來吟誦,曉月對清風。

水裏平常微物,村家待客真情。不需蒜韭做伴行,也能得鮮美,至味是魚羹。山筍嫩白烹炒,綠新椿葉清蒸。荊妻評詩興味濃,開窗來清月,寄性與東風。

臨江仙,亂彈兩首

==默槐

2

暮雨瀟瀟飄灑,小亭對酒沉呤,

茫茫天地獨伶仃,

鏡中傷白發,塵世歎功名。

故裏家山何在,蒼原煙雨冥冥,

思鄉一曲有誰聽,

前途多岔路,躊躇旅人行。

==遠山

3

臨江仙·花千骨畫師父

掩卷唇邊微笑,明眸脈脈波濤。

相思入骨未知曉。

常言相伴好,戲語總含嬌。

墨筆輕描身影,神姿怎奈難描。

左觀又看細心瞧。

紅雲忽染麵,恐把此心昭。

——戀月

4

臨江仙 獨在秋末

莫將欄杆獨倚,涓涓秋水冰柔。 花承朝露柳拂秋,

錦城香朵朵,梅雨泛槐幽。

雲暮閑邀鴻雁,仙翁隨盞無憂。 墨風灑意腹思愁, 蜀山遺夢醒,簷下雨惆惆。

——秀兒

5

臨江仙.別去

又別蓉誠行萬裏,霜風陣陣淒涼。心頭雜緒亂思腸,難觀花逝過,絮柳影流長。

百歲浮沉歸哪處?茫茫四海家鄉。飄零寂寞且尋常,蘆花片片雪,寒夜未曾央。

==-雲逸

歸雲亭7月18號作業。

臨江仙。

臨江仙,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為雙調小令。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采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

格律俱為平韻格,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1] 。另外宋代詞人柳永將《臨江仙》演為慢曲,如《臨江仙慢》、《臨江仙引》等,字數為九十三字,此是別格。

至今影響最大的《臨江仙》,是明代才子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的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被放在卷首,後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歌詞有引用。

格五

雙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例詞:李煜《謝新恩·庭空客散人歸後》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平仄仄平平(韻)

庭空客散人歸後,畫堂半掩珠簾。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韻)

林風淅淅夜厭厭,小樓新月,回首自纖纖。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平(韻)

春光鎮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窮。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韻)

金刀力困起還慵,一聲羌笛,驚起醉怡容。

【注】此亦張詞體,惟上下片換韻異。此詞字句悉同張詞、牛詞,其可平可仄亦同。[2]

1

日暮遠山彩雲波,解語茶花青澀,案台筆落池邊荷。浮搖蘭舟,錦瑟與誰和?醉卷珠簾月華撩,湖光山色相和,憑欄相思風滿袖,海棠亭閣,自在煙波客。~臨江仙

==漠離

2

關河冷落霜風勁,旅人獨自登樓,

群山莽莽大江流,小村縹緲,幽靜白沙洲。

長空萬裏孤鴻掠,高飛不再回頭。

風塵倦客佇凝眸,水雲清曠,天際識歸舟。

——遠山

3

人來人往聚市井,擦肩而過匆匆

乒乒啪啪叮當響,縱是友人,揚手互行行

朝來複收無消停,拾得幾錢安寧

風雨難阻世人卿,生來在世,能得幾閑清

——微塵

4

臨江仙(格五)

滴滴墜落凡塵雨,為誰掩麵傷情?

青鬆翠柏祭魂英。

鳥啼聲咽,何處問君名?

烽煙已逝蒼山幸,忠魂亦可安寧。

長城內外患敵清。

雨聲如訴,山野盡零零。

——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