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本是天外人,何苦來人間(1 / 2)

桃花樹下,流水池畔,飄落的桃花,逐水而流,碧淺深紅,朦朧水汽飄然白衣,灼灼芳華,杜若坐在桃花樹下,一把樸刀插在地麵,他靜靜的看著桃花飄落到水麵,思緒隨著花瓣越來越遠。

本是天外人,何苦來人間。

他本不是此方世界之人。

他不是杜若,他叫杜山薑!

不是這個秦國區區一個不入流幫派的幫主,他是當初從一個十五六歲離開孤兒院流落街頭的混混靠著一腔熱血打拚成為杜三爺,他自認也算是一方豪傑。

而立之年的杜山薑,有些失去了人生奮鬥的方向,花了點錢,去了一所名流大學當了個學生,在那裏,他補足了自己最大的缺陷,思想境界也上升了一個層次,慢慢的將自己那些產業向著光明之處發展。

奈何,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短短半個月時間,他杜三爺從雲端跌落,舉國通緝,在最後逃亡時刻,他被太多人落井下石。

他記得那一顆子彈從那個跟了他近十年的手下的槍裏出來時,他沒有任何一絲怨恨,很淡然的接受了,畢竟,從來都不是自己的兄弟。

跌落懸崖那一刻,他說了一句:

我這一生,也算死而無憾,

隻是可惜,河山未曾看完!

…………

隻是,縱然是一方豪傑杜三爺,睜眼發現自己變成了秀才幫主杜若時,他也花了很長時間才接受了這個事實。

好在當初去大學深造那兩年,他也看過眾多穿越小說,嚐試著用了很多方法,想試試能不能回到那個屬於杜山薑的世界,整整三天,都沒有一絲效果,今日,是他最後一試。

他記得曾經他見過一個擁有盛世美顏的叫缺悅的作家,討論過穿越之說,那如玉容顏的缺悅說過,穿越或許本就是天道無常的規律,人力有窮,坦然自若何樂而不為,現在想想本就是孑然一身,在哪個地方又不能夠做到隨遇而安呢,如今的他,自然就該坦然麵對杜若杜幫主這個身份了。

杜若,字山薑,大秦至道曆三年生人,本是書香世家,卻因為一場大旱,僅剩一人流落至鳳陽郡裏,至道曆十七年,年僅十五歲,便一舉中了秀才,卻為了當初這梧桐鎮裏的街坊鄰居的救助之恩,成立了聚義幫。

當年的梧桐鎮可不像如今這般繁華,是一個窮得鳥不拉屎的地方,是在三年前,新任縣令到來之後,一番大動幹戈,開通了長江支流路過水西縣的水路。

水路一通航,整個水西縣都翻天覆地的改變了起來,曾經最窮的縣,一躍而起,而其中占據了一個碼頭的梧桐鎮上,更是借著這股東風崛起,短短時間,便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大鎮。

恰逢那時候,杜若中了秀才。

讀書人的眼光,自然不是梧桐鎮泥巴佬能比的,他瞄準了那時候還沒有正規化的碼頭,將這個注定會帶動整個鎮子經濟飛騰的路子,指給了鎮上的人。

自古窮山惡水刁民多。

在受到杜若畫出的藍圖的誘惑之下,以陳百穿為首的一群人糾集起來,組建了一個幫派,搶占了碼頭。

可是,這些人終究都是些沒文化,沒手段的平民百姓,隻是靠著一腔熱血和情意維持著,很快就支撐不下去了,又加上官府的嚴打,根本沒堅持一個月,就徹底瓦解了。

望著金山而不得,梧桐鎮陷入了低迷中。

無奈之下,鎮上的老醫師平老先生給眾人指了一條明路,找上了秀才公杜若。

杜若在恩情之下,隻好接手了這個攤子。

而杜若畢竟是世家子弟,而且還是秀才公,沒讓梧桐鎮的人失望,在他的帶領之下,梧桐鎮中的聚義幫出現。

他靠著秀才功名,從官府哪裏取得了碼頭貨運的權利,而後又將聚義幫上上下下建立起了合理的製度,不但將其他外來勢力擠出了梧桐鎮,更是將梧桐鎮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三年來,梧桐鎮發展迅速,聚義幫也越來越大,越來越正規。

單單就是正式成員就有不到兩百人,還不記那些在聚義幫產業下求一口飯吃的人,比如那些酒樓跑堂的,客棧店小二,或者賭坊看場子的,基本都不是正式成員,人數卻更多好幾倍。

如今在這梧桐鎮裏,即便是鎮長,見到杜若,都會尊一聲杜幫主,放眼整個水西縣,杜若也絕對算得上是一號人物。

秀才杜若,不愧那神童之名。

毫不誇張的說,整個梧桐鎮,近三年來,經濟發展這一塊,聚義幫總攬了不下七層,雖然成立時間尚短,但放在整個水西縣,很多老牌幫會家族都不見得有聚義幫龐大。

但是,杜若卻一直都有著讀書人的傲氣,對這義聚義幫一直都有一種排斥感,這是讓聚義幫上上下下都很擔心的事情,經過這幾年的打造,所有人心裏都很清楚,聚義幫可以沒有任何一個人,唯獨不能少了杜若,少了杜若,聚義幫也就不複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