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孟縈出生後,二郎君簡直懵了,他沒想到和顧玉兒賭了場氣,一回神竟然就讓她生下了嫡女。他隻是沒想到生下的是女郎而不是郎君,一是女兒本身就難得,不會輕易就生出女兒來。二是,給別的夫郎生了女兒也沒關係,畢竟都是庶女,不會影響顧麗萱作為長女繼承顧家。但大郎君是正夫,如果是大郎君的女兒,那麼他女兒的地位就直線下降了。在有嫡女的情況下,顧麗萱想要繼承顧家那就難了。
顧孟縈一生下來,就被大郎君嚴密保護起來,二少郎君的例子在前,他不敢有絲毫懈怠。二郎君想要找事卻找不到突破口,又來纏顧玉兒,畢竟是幼時青梅竹馬的情分,兩人很快就和好了。
被大郎君捧在手心的顧孟縈一天天長大,也安慰了大郎君那顆傷痕累累的心。直到顧孟縈三歲左右,神藥穀的大藥師黃憐顧寫信來邀請大郎君去幫忙研製一種新藥。大郎君想著黃藥師對他的恩情和照顧,實在不好拒絕,但是將顧孟縈帶著也不合適,畢竟長途跋涉,對一個三歲的小孩子來說實在太辛苦。隻好將用了好幾年的連翹和宛童留下,連同梅蘭竹菊四個貼身小侍奴一起照顧顧孟縈。就千裏迢迢奔赴神藥穀,在那裏日夜不停地討論藥理和毒理,做實驗研發新藥。本來大郎君計劃在那裏呆上一個月,加上來回路上的時間兩個多月也夠了,沒想到藥效研究碰到瓶頸,又多耽誤了一個月。三個多月之後大郎君才風塵仆仆地從神藥穀趕回顧家。
他沒想到他才出門不到一百天,顧孟縈就被人算計,用蛇去嚇一個三歲多的孩童,徹底讓她膽寒,畏縮不語。至於背後的黑手是誰,大郎君心知肚明。之前大郎君不知道顧孟縈畏縮不語的原因,加上有人推波助瀾,重提大郎君命格不好的流言,說他克父克母克子嗣,兒子讓他克死了,女兒又讓他克成了啞巴。大郎君為此愧疚不已,要不是還得照顧幼小的女兒,他幾乎都要遁入空門。為此,他有空經常帶顧孟縈去清源寺上香,給豐厚的香油錢請大師為自己的小女兒祈福。慧定大師看大郎君虔誠,知他心裏的苦。方言語點化他說他女兒是個福澤深厚之人,隻是時機未到,時機到了,他女兒自然有如神助,聰慧絕倫。大郎君相信慧定大師不是打誑語之人,才稍稍心安。他溫柔地等待著他女兒成長,希望她能展現那聰慧絕倫的一麵。
顧孟縈出生後,顧玉兒最不耐煩照看小孩子,將她丟給大郎君,又去尋找她的真愛了。後來看顧孟縈畏縮不語,二郎君又吹枕邊風說,大郎君命不好,克子嗣,生的女兒是個癡啞,還不知道克不克妻主,讓妻主小心為上。說一遍沒有人信,說的多了難免讓人將信將疑,最後都不得不懷疑大郎君是不是真的命不好。加上顧孟縈小時候並不親近顧玉兒,又看著畏畏縮縮,實在讓人喜歡不上來。大郎君第二次從神藥穀歸來後,看到顧孟縈變得畏縮不語,他狠狠責罰了連翹和宛童,並將他們打發出了顧府。連翹和宛童被二郎君攛掇,給他們製造機會爬上了顧玉兒的床,她正在興頭上,尚未覺得膩煩,他們就被大郎君發賣了。二郎君又在她耳邊說大郎君命不好還善妒,德行有虧。她被拱出火,大吵大鬧,和大郎君再一次決裂了。
顧麗萱及笄時,為了讓她能找到家世更好的夫君和夫郎,顧玉兒又重提讓大郎君將顧麗萱記在名下的話。大郎君當然還是毫不客氣地拒絕了。他說就算我女兒是個啞巴,我也不會嫌棄她,更何況她隻是身體有恙,她總會好的。我以前不需要記名的女兒,以後也不需要。
顧玉兒雖疼愛顧麗萱,但大郎君不同意,她也不能直接將顧麗萱記為嫡女。
為防止有人故伎重演殘害顧孟縈,大郎君安排四個侍奴日夜不離地照顧她,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呢。冬至那天奇冷,因為顧玉兒要求大家一起包餃子並一起用餐,大郎君要安排廚房事宜,稍沒留神,就被人鑽了空子。冬至午後顧孟縈落水昏迷,大郎君嚇的幾乎靈魂出竅。抱著顧孟縈不眠不休,讓孟北拿著他的拜帖去清源寺請慧定大師幫顧孟縈招魂。大郎君衣不解帶地照顧顧孟縈,直到她醒來。那時他心下已決定離開顧家,為了保全顧孟縈,再多的非議也無所謂,不管付出什麼代價他都要帶走他的女兒。
新年夜話到很晚,子時一到,外麵鞭炮陸續響起,顧孟縈能熬到那個時候全歸功於長長的午休,子時一過顧孟縈就熬不住了,在大郎君懷裏睡了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