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前程往事(2 / 3)

她又敦促顧玉兒再給大郎君生個孩子,沒準就能生出嫡女來。但顧玉兒心有怨恨,覺得大郎君氣性太大,還要她親自賠禮道歉,又恨為安撫大郎君李多福被迫喝了絕嗣的湯藥。所以這些年除了生了二郎外,對大郎君一直不聞不問,該大郎君侍寢的日子,既不去大郎君的院子,也不召大郎君去她的院子,就當他是個透明人。由於她孩子較多,也不少二郎一個,所以二少郎君一直是由大郎君一手帶大的。大郎君對顧玉兒已經完全不抱任何期望,無欲無求,隻一心撫養二少郎君。

本可以這樣相安無事,大郎君已經看開,他把全部的愛都給了二少郎君。可顧麗萱、顧瑾堯和顧瑾瑜去學堂後,顧麗萱喜歡上了當時還是縣主簿張主簿的嫡子楊正茂,這本是小孩子之間的青梅竹馬的笑鬧,楊正茂說道:“我是官家嫡子,怎麼可能嫁給你個商戶庶女?”不得了啦,一出生就被寵上天的顧麗萱回來折騰顧玉兒和二郎君,說她一定要當嫡女,要不然在學堂都要被人看不起。顧麗萱出生那一年正好二郎君李多福考上秀才,大家都認為是顧麗萱帶來的福氣,全家都當她是掌上明珠,寵的無法無天。二郎君雖然中了秀才,但後來舉業上卻一直不順,屢試不中。顧麗萱不知天高地厚地鬧騰著要當嫡女,顧玉兒被折騰的沒招,隻好和大郎君商量,請大郎君把顧麗萱記在他名下。庶長女和庶長子是大郎君一生的羞辱,怎麼可能答應?大郎君熟知律法,早就看透了二郎君的小心思。他放任大娘子鬧騰,還不是覬覦了大郎君的嫁妝,如果顧麗萱記在大郎君名下,大郎君的嫁妝將來就不能全部陪嫁給二少郎君,而是至少要分一半給顧麗萱。對此,大郎君嚴詞拒絕說他已有自己的孩子,不需要記名的孩子。顧麗萱的鬧騰加深了顧玉兒和大郎君的裂痕,連帶著也不待見二少郎君。誰知半年後的寒冬,顧瑾瑜和顧麗萱、顧瑾堯一起堆雪人玩耍時,二少郎君意外落水,大娘子顧麗萱為了救二少郎君也受寒高燒昏迷。二郎雖被救上來,但卻已失生機。大郎君為此神魂俱失,身心受到巨創。當他想弄清楚二郎死亡真相時,卻發現顧玉兒已經將當時看護他們的侍奴全部杖斃,他能得到的消息就是大娘子和大少郎君說的二少郎君淘氣,非要到池塘的冰麵上去玩耍,哥哥和姐姐拉都拉不住,導致大娘子和二少郎君踏破冰麵落入水中,大少郎君趕忙喊救人,他們被救上來時大娘子還好,二少郎君已經沒有呼吸了。

大郎君安排好二少郎君的後事,心情還未調整過來,一個月後又傳來孟神醫和妻主雲遊歸家遇塌方事故雙雙離世的消息。這個消息對大郎君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大郎君奔赴娘家料理父母的後事,一月方歸。歸家後,顧孟縈奶奶本就臥病,又遇到二少郎君歿了,孟神醫又故去,遂一病不起,又纏綿病榻兩個月後也撒手人寰。顧孟縈奶奶和她的大郎君伉儷情深,一生相親相愛,感情甚篤。妻主一離世,他也受不住,趁人不備喝藥下去陪妻主了。這不到半年的時間,大郎君先後失去了兒子、父母和公婆,簡直是烏雲蓋頂。那段時間大郎君痛不欲生,幾乎喪失了對生活的希望。可沒想到二郎君私下派人在外麵謠傳說大郎君命不好,刑克親人,是孤煞命。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幸好神藥穀大藥師黃憐顧和孟神醫是舊年故交,和大郎君也算是忘年交。得知大郎君的事情,就派自己的心腹常隨來邀請大郎君去神藥穀共同探討製藥。大郎君安排孟南、孟北照顧好陪嫁的產業和莊子,將顧家的產業和莊子交還給顧玉兒之後,帶著附子和川芎去了神藥穀。在神藥穀一呆就是三年。正好守過了幾位長輩的孝期。這三年裏有黃憐顧的陪伴和照顧,大郎君心中的煩悶開解了許多。他想離開顧玉兒,但黃憐顧勸他回去,哄好妻主給他生個孩子再說和離之事,沒有孩子,大郎君和離之後並不能單獨立戶,隻能回到娘家,在庶妹手底下生活,直到再嫁人。如果幸運有了女兒,女兒滿六歲,征得妻主同意,就可和離帶走女兒單獨開戶;即使生了兒子,兒子滿六歲,給官府交一大筆錢也可立獨戶,總之必須要有子嗣才能和離。所以三年後大郎君收拾好心情,帶著連翹和宛童回到了顧家,原來帶去的附子和川芎已經嫁到神藥穀了。

後大曌王朝由於女子稀少,所以不允許女子守孝,一般父母故去守孝百天即要出孝期,如有孕不守孝也可,外人不得以此批駁,這是為了生育計量的。如果循古禮,守孝三年,左三年右三年,加上外親孝,那豈不是要錯過了生育期。所以顧玉兒父母故去百天後,出了孝期她就迎娶了五郎君。

五郎君是顧孟縈奶奶從青樓買回的清倌兒,本是為了分二郎君的寵而買回來的侍奴。五郎君樣貌秀美文弱,自帶風流。他剛被帶回顧家時,並不是作為顧玉兒的侍夫,而是作為主院的侍奴。五郎君在風月場上曆練多年,琴棋書畫也算精通,眼界和心機自不必說,為了改變自己為奴的命運,更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將顧玉兒迷的神魂顛倒,玩得好一手欲擒故縱,讓顧玉兒求而不得,卻又割舍不下。為此二郎君氣個仰倒,卻又不敢冒頭。當時顧玉兒的母親雖臥病,但依然夠讓二郎君膽寒。他沒少攛掇三郎君和四郎君出頭收拾當時還是侍奴的五郎君。五郎君到底是從樓裏出來的,技高一籌,哄的顧玉兒一滿孝期就納他入顧家,又哄得顧玉兒為他生下六少郎君,順利從侍奴提為侍夫。

大郎君去神藥穀之前將顧家的產業交還給顧玉兒打理,由於顧玉兒並不喜庶務,就交給了李多福來打理。二郎君雖通讀四書五經,卻不太通庶務,加上他又想繼續科考,在顧家的產業經營上分配精力不足。三郎君和五郎君雖擅經營,可二郎君又舍不得到手的權利和利益,不肯放手。所以這三年裏,顧家的產業停滯不前,收益大不如從前。為此,顧玉兒很不高興,冷落了二郎君一段時間。正好此時大郎君從神藥穀回來了,顧玉兒想起了大郎君的清潤儒雅和溫柔俊逸,還想讓大郎君繼續幫著經營顧家的產業,而大郎君也想要顧玉兒給他生個孩子,兩人各有所求,倒也配合甚好。顧玉兒從二郎君手中收回了顧家的產業,仍舊交給大郎君打理,二郎君為此很生氣傷心,卻又無可奈何。那段時間,大郎君努力經營顧家的產業,收益大幅上升,顧玉兒很滿意,心情也好,順利懷上了身孕後,整個孕期大郎君將她照顧的無微不至,經常送她各種珠寶首飾,讓顧玉兒開心不已。大郎君怕有人對胎兒不利,請郎中對外宣稱顧玉兒懷了個小郎君,又派人對顧玉兒仔細照看,終於在第二年春夏之交顧玉兒順利生下了顧家嫡女顧孟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