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磕頭拜年(2 / 3)

姥姥歎口氣,“咱村裏好歹還能吃上頓白麵扁食,堰裏的村莊連年五更(大年初一早上)的扁食,都是雜麵的。”

悠悠看了一眼姥姥碗裏的雜麵餃子,更加的疑惑,這到底是什麼年代,過年連頓白麵餃子也吃不起。

不過,這雜麵的餃子真的挺好吃。

“姥姥,您吃白麵的。”悠悠把自己小碗裏的白麵餃子,倒進姥姥的碗裏。

“姥姥,我的也給您。”哥哥和弟弟也爭著往姥姥的碗裏放白麵餃子。

“好好,都是孝順的好孩子。”姥姥樂的嗬嗬笑著,手裏卻把白麵的餃子又給孩子放了回去。

每個人的碗裏隻有五、六個扁食,昊昊很快就吃完了。

“再去盛,多吃幾碗,吃得多身體壯。”姥姥高興地吩咐著。

看來,這也是一種風俗。

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熱熱鬧鬧的吃餃子,爸媽樂嗬嗬地來往廚房給大家盛。

悠悠心裏滿滿的暖意,有親人的感覺真好!

吃完餃子收拾幹淨,姥姥就在炕桌上擺上糖塊和香煙。還有糖地瓜幹(用熟地瓜切條風幹製成),裝在一個精致的條編小籃子裏,晶瑩的薄片上掛著一層白霜,好像粘了一層白沙糖。

“姑姑,姑父,新年好!”

“姑爺爺,姑奶奶,新年好!”

院子裏一下子進來了男女老少十多口人。

他們是姥姥家哥哥的孩子,悠悠的表舅們領著家人來拜年。

一大家子都穿的幹幹淨淨,小孩全是新衣服,大人一色的綠軍裝,都有八成新。大夥麵色紅潤,身體壯實,笑聲爽朗,看起來舅姥爺家裏的生活比較好。

悠悠雖然年齡小,但是對幾個舅舅還是清楚的,來的三個舅舅,是姥姥的哥哥韓玉林的三個兒子韓愛國、韓愛軍、韓援朝。最小的四舅韓愛也是軍人,當兵年限不夠,還沒有探親假。

舅舅們都是高大魁梧的體格,全部一米八以上的高個,健壯帥氣。舅媽們也個個俊俏,孩子都是漂亮娃。

昊昊和迪迪看到來人,嘴裏高興的喊著:“舅舅,妗子。”身子卻是向著幾個孩子撲過去,立即嘻嘻嗬嗬的鬧成一團。

屋內地方小跪不下,大舅從草棚裏扯了一張破席,鋪在院子裏,讓姥爺和姥姥站在屋門口,大夥跪在院子裏磕頭拜年,大人孩子呼啦啦跪了一大片。

“快起來!快起來!”姥爺拉了這個拽那個,姥姥給每個孩子發了2角的壓歲錢和2個糖塊,並招呼著侄媳婦吃糖地瓜幹,姥爺和爸爸則招呼舅舅們抽煙。

“咱姑就是巧,這糖地瓜幹都做的好看又好吃。”三個舅媽邊吃邊誇。

悠悠拿了個糖地瓜幹放到嘴裏,香甜可口,軟綿中還非常勁道有嚼頭,比後世賣價上百元的好吃多了。

地瓜在後世可是人人追捧的綠色保健食品,護心防癌降血脂,全身是寶。葉是護心菜,莖是黃金梗,塊莖更是被開發出多種產品,但缺少了這股天然的香甜味。

熱熱鬧鬧的拜年後,悠悠爸媽帶著兄妹三人隨著舅舅們一起去村裏拜年。

悠悠家住的房子在村子的最西頭,應該算是村外了。院子的東麵是一條南北大路,和院子後麵的東西大街交叉成十字路口,東西大街也是村裏的主要街道。

路口的東南角有口水井,一米多高的井台上鋪著青石板。院子和村子距離50多米,中間的空地上栽滿了柳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