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皇上的為難(2 / 2)

皇上歎氣:“朕心裏苦啊,雖說是做了皇上,可那頭,太上皇跟皇太後都還在明園裏住著,朕想動個把人,也還得看看明園那頭的意思,是真不容易。”

林如海連聲應是。

說話間,到了飯點兒,公公們過來問傳膳,皇上也沒客氣,就叫林如海一道吃了,林如海看著如今皇上午膳的規格,大不如從前了。

林如海也沒問,隻悶頭吃飯,倒是皇上主動說了:“林公可瞧見了?如今朕過得就是這樣的日子。”

明園那頭崇尚節儉,皇上也不好鋪張。

再一個,如今國庫的情況也容不得他鋪張,缺錢,太缺錢了,到處都在打仗,黃河決堤,西北大旱,哪裏都要銀子。

國庫沒銀子,銀子都在哪兒?還不都在各家王府大臣手裏嗎?隻是這些人,多多少少都跟太上皇沾著故的,他動不了。

當初力排眾議讓年僅三十的林如海去江南,也是因為這個——江南再不奪回來,更加沒錢了。

這些年不管林如海手裏有多少,反正上繳國庫的,是一年多那麼一兩成,兩三成,如今光是他這一處繳上來的,就是從前的三倍還不止。

但是這還是在皇上跟林如海有意控製的情況下,林如海倒是可以全交啊,但是想想,上一任在位就交那麼多,他一來,翻了倍地交,豈不是打人家臉?

能夠坐到那個位置上的人,背後怎麼可能沒有點兒牽連,當然不好動。

皇上最初選林如海,其實也考慮了,林如海家裏簡單,父母早亡,兄弟們早就分了家,也都還算成器,大大小小總是考了功名當了官兒的。

林如海這嶽家,皇上也還算是滿意,看著有名頭,但是當時賈代善跟賈代儒都已經過世了,隻剩下個老太君,年輕一代裏的沒有特別成器的,再往下的,還小,短時間內林如海就算是想扶持,也沒有可以扶持的人。

這樣的背景,能夠叫林如海一心為皇上做事。

縱使這樣,林如海十數年間將江南的賦稅交至三倍,江南還是一片繁榮景象,可見這裏頭的水花還大著呢。

皇上這一次叫林如海上京,也是想跟他商量商量,除了賦稅這法子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法子能夠叫江南的銀子多運一些上京。

另一個,皇上這宮裏都節儉成這樣了,聽說外頭好多人家還是奢靡成風,皇上的手都癢得快忍不住了,千萬抓著才沒讓自己的手伸向大臣家裏。

但是長期這麼下去,不是個辦法,動是一定要動的,但是看著明園那裏頭的兩位,短時間內還去不了,真去,也不能夠立刻下手,怕名聲不好聽。

反而是現在,兩位都還健在,倒是好動手一些,隻是這手怎麼動,動哪些人,都有講究。

京裏的關係錯從複雜,皇上不是沒吃過虧,所以輕易也不敢透露出來風聲,反倒是元春,聰慧過人,倒是從皇上那裏察覺倒了什麼,所以省親的時候才再三地叮囑賈家莫要奢靡過甚。

不然,這就是往皇上的刀子上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