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考生出院,禮部著有關大臣按例鎖院一月判卷,更有宇文汐任命的督察全程監視。
兩個月後,時已入夜,後日便是放榜之日。禮部貢院外仍有重兵把手,甚是冷清。內院裏燈燭通明,透過窗紙,可見仍有不少官員在屋裏忙碌著。
作為主考官的龐義愁眉不展,縱然眾人勸他歇息,卻依舊守到深夜。他一遍一遍看著榜單,一遍一遍眉頭鎖得更深。
眾權貴推選的人萬萬是剔除不得,如何安排名次也是件要緊事。然而那些頗有才華之人,龐義也甚是不忍,幾次三番想要將他們放上榜卻沒了位置。
木門一開一合灌了些涼風,眾大臣望見進來那人連忙行禮:“攝政王千歲。”
宇文淵身旁沒有跟著侍從,徑直來到龐義麵前。隻看見龐義一驚,連忙起身恭迎:“攝政王。”
“免禮。”宇文淵將龐義虛扶起,“本王帶著陛下口諭,督察春闈放榜。”
“這……”龐義擦了擦額上冷汗,“陛下此道旨意,於禮不合。攝政王竟沒有相勸嗎……”
龐義讓宇文淵坐在首座,任憑他翻閱著榜單:“本王聽到些風言風語,諸王推選了些舉人迫你們錄選。可有此事?”
“有……”龐義低聲應道,“下官,正為此事犯愁。”
“朝廷正是用人之際,由不得你們摻水。”宇文淵責怪之意淡淡,畢竟龐義也是為上所迫,“明日便有本王受命督察春闈名次的消息傳出,那些人再怨,也與你無關。”
“是,多謝攝政王。”龐義點頭,連忙招呼屬下將有問題的案卷呈上,“殿下可細細翻閱,這些皆是下官抽查出有問題的案卷。”
宇文淵輕輕“嗯”了聲,按名挑出幾張案卷翻閱。他看到最後不過冷笑,就這樣的水平也中了舉?好一點的便是人雲亦雲,差一點的便是詞句不通,前後矛盾,又不知在哪東拚西湊得來的!
這一整夜他都在劃去榜上姓名,每有疑點便記下名字,著人送往大理寺再行追查。
宇文汐這次動了真格,誓要選出真才實學的名士,將一切通過關係的蠅營狗苟之輩皆擋在門外。不單是宇文淵,就連高齡的老學士也被調用,一齊挑選。
一直到翌日正午,足足更換了百來人名姓,更有十數人的名字被送往大理寺,暗中不動聲色地調查。
龐義見榜上姓名調選得與自己當初預料的差不了多少,愈發欽佩起宇文淵。攝政王看著年紀尚輕,卻文武雙全,與右相一樣是朝之棟梁!
“殿下去歇息吧,此處下官盯著。”龐義上前奉上一盞茶,可宇文淵理了理案卷卻沒有停下的意思。
“梁州舉人裴鬆案卷何在?可讓本王查閱?”
龐義立即跳出裴鬆的文章,不但字跡工整清秀,內容亦清奇有力,辭藻更是華麗。這樣的文章,難不成也有問題?
“殿下請稍候,下官這就取來。”
<
https:///book/60266/5290899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