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倒吊三天胸無點墨(2 / 2)

書院這二十四名學生在得到新的先生將要到來之後,一大早就開始籌備著這三關。

“我叫李一,第一關就由我來守!”

李一,雲陽城三姓大族李家嫡子,李家以經商最為擅長,在雲陽城向來就流傳著一個說法。

李家糧,堆滿倉,黃家來幫忙,陳家坐高堂。

“既然昨日冬至,你不妨就應景做詩一首,若詩能夠應景應時,這第一關便算你過了。”

做詩?於謝濟而言不要太簡單,謝濟甚至不用多想,便脫口而出。

“攜書出家門,呦呦聞鹿鳴。散盡滿天雪,何處報人恩?”

“這……”

名叫李一的少年怎麼也沒有想到謝濟居然不假思索便脫口而出,關鍵是簡簡單單的一首詩,粗聽下來還很應景。隻不過突然提到報恩一事,想必是以詩抒情,宋老夫子就曾有講到過。

拿不定主意的李一和其餘同窗商議以後,同意讓謝濟闖第二關。

“第二關由我黃書遠來守!”

好嘛,一下子雲陽城三姓大族出來了兩家。

“第一關過了可別得意,我要出的題目就是曾有先賢著禮義三篇,你可會將其背誦出來?”

禮義三篇,分別是君、臣、民三篇,雖是經典,但是在大啟國科考取士中很少有涉及,所以很少有人會去研讀,但是在鹿鳴書院不同,書院學子必須習讀,三篇共計八千五百字,因其晦澀難懂,至今書院仍舊無人能將其逐一背誦出來。

不知為何,明明先前“謝濟”的記憶零散破碎,但是關於讀書一事,卻能記得格外清楚。

謝濟稍做停頓,便清楚記起禮義三篇全部內容,想不到,這位昔年的書呆子,竟然能夠記住如此拗口經典。

“天生萬物循其律,尊其禮,守其義,是故有天子之禮……”

“是故有臣下之禮……”

“是故有百姓之禮……”

背至第三篇,已有不少書院學子私下議論開來,能夠如此流利,中間不做任何停頓將此書背誦下來,沒有幾年苦功夫,斷然不可能的。

而那位先前領頭率先發難的少年想起家中長姐的交代,恰好順水推船,不妨暫且就讓謝濟進書院。

來日方長,來一個新先生,正好以後逗逗樂子,至於什麼真才實學,壓根就沒誰重視,再有學問,能比得過宋老夫子?

下馬威既然沒嚇到,接下來就鈍刀子磨肉。

幾人一番計較之後,便拿定了主意。

“先生在上,請受學生一禮。”

謝濟剛一背誦完畢,二十四名學生齊齊躬身行禮,看得謝濟有點不知所以。

“不是有三關嗎?”

“先生莫要再取笑了,我等所立三關,在先生麵前,形同虛設,還請先生日後多多替我等解惑授業。”

孺子可教!

隻不過謝濟不知道的是,這些小家夥心裏正在盤算下一步如何戲耍他,如果能夠看穿人心,謝濟此時心中一定很受傷。

隨後眾學生請謝濟入書院,春芽一直呆在旁邊,在小姑娘眼中,這座書院沒有那位老夫子,她都壓根不想多看一眼,就如上次一般,僅僅是賣花路過,向書院多望了兩眼,就有書院學子投來鄙夷的目光。

似乎她這個賣花姑娘多望兩眼,就會將書院看髒一般。

不過這些事情和想法,她從未告訴自家公子。

正欲踏進書院的謝濟突然想起一事,名冊之上,書院共計二十五人,但是在場學生隻有二十四人。

“今日是否還有一人未到?”

“回先生的話,確有一人未到。”

“誰?”

“陳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