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印象哪能說變就變(1 / 2)

紀蓉說變就變,跟暴風雨似的,但景飛鸞深知她平素為人,怎麼可能相信紀蓉的話。他之所以不反駁紀蓉,不過是想看看她還能無恥到什麼地步,還要做出什麼樣讓他不屑的事。

因此紀蓉說的什麼“不退婚”的話,他根本就不想追究是真是假,隻以為紀蓉八成真的被撞傻了,胡言亂語。

拉著景飛鸞一路跑出包圍圈,跑到村邊小河旁受凍的紀蓉終於後知後覺感受到了景飛鸞對她的抗拒,訕訕放下他的衣袖,搜索原主的記憶,翻出關於景飛鸞的那些片段。

那一年西原國兵荒馬亂,六歲的景飛鸞跟著爺爺來到曄湖村,定居在曄湖村文來山山腳。

景爺爺身手矯健,一手好功夫,上山打獵所獲頗豐,換來的錢財供景飛鸞讀書習字,一家人吃穿不愁。人有旦夕禍福,三年前景飛鸞十五歲,正是趕考之年,景爺爺病逝,景飛鸞被迫守了三年孝,一拖就拖到十八歲。

長相好,人品端正,知識淵博的景飛鸞就因為這三年被耽誤了,一無功名,二無錢財,三無親友,天天靠著一點兒田地種田賣糧的錢全都被他用來買書了,有人勸過他上山打獵賺錢,被景飛鸞一句“爺爺死前囑咐我不許再當獵戶”堵了嘴巴。

景家敗落,不說定娃娃親的紀大成家看不上了他們家了,連村子裏大多數人都跟著對景飛鸞避之不及,畢竟這麼一個一窮二白的小夥子,就算長得再好,但家底太薄,唯一那點田也是村裏最貧瘠的,又不肯入贅,女兒若嫁過去定是受罪。

紀蓉回憶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自己平素對景飛鸞橫眉豎目,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她抿抿嘴唇,臉上帶出點兒懺悔的模樣。

先道歉吧,雖說都是原主的錯,但她當了接盤俠,說什麼也得背了這口黑鍋。

“飛鸞……以前都是我不懂事,你原諒我吧。”不行,太簡單。

“我識人不清,四體不分,五穀不勤,以後我會改,這次退婚……”不行,不夠深刻。

“我錯啦,你相信我,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我了!”太直接粗暴。

紀蓉琢磨了好一會兒,原本她挺伶牙俐齒的,不知為什麼,被景飛鸞黑沉沉的眼睛一盯,就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飛鸞……”紀蓉終於鼓起勇氣抬起頭,卻隻看到一個走遠了的背影。

紀蓉想想也是,景飛鸞是個讀書人,受了這麼大的侮辱,能忍著不罵人算有修養了,現在這人不想再理她直接走了,走了就走了吧,反正日後時間還長著,她總有機會扭轉自己在景飛鸞心目中的形象。

因此她跟上前幾步就停下來,愣愣看著男神的背影出神。

似乎感受到她的目光,男人停下腳步,慢慢轉過身,紀蓉咧開嘴,趕緊朝他走去。

“你若要堅持退婚,我自然隨你,若有任何文書要寫,隻管讓族長說清楚,我必當日送去你家。從此你我兩人,再無瓜葛。”誰料景飛鸞如此說。

紀蓉眨眨眼:“我不想和你退婚。”

“你是有什麼要求?”景飛鸞看著眼前難得一臉正色的少女,心底毫無一絲動搖。

“相信我吧。”紀蓉信誓旦旦,“我是真心想和你好好過日子,就算有些活我不會,但我可以學,種地我也可以去,你且等著瞧。”

景飛鸞垂下目光,紀蓉這麼說,他隻想冷笑一聲。

不是他不想和紀蓉退婚,但紀蓉雖然可惡,卻並未十惡不赦,景飛鸞不願因為一己之私毀了紀蓉名聲,若紀蓉主動求退,他自然願意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