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誨弟篇(4)(3 / 3)

⑥器局宏大:才識度量宏闊遠大。

【譯文】

古代所有成就大事業的人,心胸宏闊、氣識遠大與辦事周詳、有條有理,二者缺一不可。……一味追求宏大目標的人,最容易變得像辦事漫無頭緒的那類人一樣,一到處理具體事物就糊裏糊塗,毫無條理,雖然誌向遠大又有什麼值得稱道呢?辦事有條有理,才可以行之久遠。這樣,才識宏大才不會帶來另一方麵的缺陷。

【評析】

常人辦事,極易流於兩端。誌向遠大、氣識宏闊者,難免眼高手低,處理具體事務的才力較弱曰而辦事有條理、細致周詳者,若囿於事務,又極易流於委瑣。曾國藩在這封信中強調“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無恒則一事無成

【原文】

來書謂意趣不在此,則興會索然。此卻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我生平坐犯無恒的弊病淤,實在受害不小。當翰林時②,應留心詩字,則好涉獵它書,以紛其誌。讀性理書時,則雜以詩文各集,以歧其趨。在六部時③;又不甚實力講求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竭力專治軍事,或讀書寫字以亂其誌意。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④。即水軍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⑤,弟當以為鑒戒。現在帶勇,即埋頭盡力以求帶勇之法,早夜孳孳⑥,日所思,夜所夢,舍帶勇以外則一概不管。不可又想讀書,又想中舉,又想做州縣,紛紛擾擾,千頭萬緒,將來又蹈我覆轍,百無一成,悔之晚矣。

……身體雖弱,卻不宜過於愛惜,精神愈用則愈出,陽氣愈提則愈盛。每曰作事愈多,則夜間臨睡愈快活。若存一愛惜精神的意思,將前將卻輿,奄奄無氣,決難成事。

——節錄自鹹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曰《致沅弟》

【注釋】

①坐:因為,由於。

②翰林:官名。負責編修國史及草擬製i告等。

③六部:指吏、民、禮、兵、刑、工六部。

④坐是:因此。“是”作指示代詞:這,這個,這樣。

⑤九仞(rtn):古時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九仞:形容下的工夫很大。

⑥孳孳:同“孜孜”,勤勉不懈。

⑦卻:倒退,退卻。

【譯文】

弟來信說誌趣不在此間,所以打不起精神。這就很不應該。一個人做某件事時,就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在這件事上,有始有終,絕不鬆懈。不可見異思遷,做甲事想乙事,這山望到那山高。一個人沒有恒心,就會終生一無所成。我生平就由於有這個毛病,實在受害不小。當翰林官職時,本應留心詩文寫字,卻喜歡涉獵其他書籍,以致誌向紛亂。讀性理書時,又間常讀一些詩文集,把精力用到了別的地方。在六部做官時,不能竭盡全力執辦公務。在外帶兵又不能集中精力專心治軍,不時因讀書寫字而意亂心迷。因此到今曰垂垂老矣而百無一成。就拿編練水軍那件事來說,也像挖井一樣,掘地九仞未發5見泉眼就半途而廢了。你一定要以我為鑒戒。5見在帶兵,就要埋頭盡力去探求帶兵的方法,夙興夜寐,日所思,夜所夢,除帶兵以外其他一概不管。不要又想讀書,又想中舉,又想當州官縣官,紛紛擾擾,千頭萬緒,以後重蹈我的覆轍,百無一成,後悔就晚了。

……身體雖然不好,但也不要過於考慮身體。精神越用越充足,陽氣越振作越旺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臨睡時就越快活。如果老是想著愛惜精神,進不進,退不退,不死不活,毫無生氣,是絕對難以辦成事情的。

【評析】

曾國藩在這封家書中從自身的經曆談自己的體會,讀來情真意切。特別是“精神愈用則愈出,陽氣愈提則愈盛”一語,使人振奮。讀書也好,做事也好,貴在這種態度。欲進還退,欲說還休,沒有一點朝氣,什麼事情也做不好。

一心應向平實處努力

【原文】

弟書自謂是篤實一路人淤,吾自信亦篤實人,隻為閱曆世途,飽更事變②,略參些機權作用③,把自家學壞了。實則作用萬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懷恨,何益之有?近日憂居猛省,一味向平實處用心,將自家篤實的本質還我真麵,複我固有。賢弟此刻在外,亦急須將篤實複還,萬不可走入機巧一路,日趨日下也。縱人以巧詐來,我仍以渾含應之④,以誠愚應之⑤曰久之,則人之意也消。若勾心鬥角,相迎相距,則報複無已時耳。

至於強毅之氣,決不可無,然強毅與剛愎有別。古語雲自勝之謂強⑥。曰強製,曰強恕⑦,曰強為善,皆自勝之義也。如不慣早起,而強之未明即起院不慣莊敬,而強之坐屍立齋餘曰不慣勞苦,而強之與士卒同甘苦,強之勤勞不倦。是即強也。不慣有恒,而強之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氣勝人?,是剛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謹。

——節錄自鹹豐八年正月初四日《致沅弟》

【注釋】

①篤實:忠厚老實。

②更:經過,經曆。

③機權:機巧權變。

④渾含:淳樸厚實。

⑤誠愚:真誠耿直。

⑥自勝:自己戰勝自己,克服自己的弱點。

⑦恕:寬容。

⑧坐屍立齋:端坐肅立。

⑨貞恒:持之以恒。言行一致、守誌不移謂之貞。

逾客氣:宋儒以心為性的本體,因以發自血氣的生理之性為客氣。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