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著女婢離開,皇後的目光深邃,看不見底就像一望無垠的深淵。
……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以出嫁的大公主為首,到今年剛剛出嫁的四公主。全部齊聚在皇帝的大帳之內,給皇帝請安。
純禧第一個出嫁,然後是榮憲公主,接著是端靜公主,然後是四公主。皇帝四女,如今全部為了滿洲與蒙古,都是聯姻。
沒有一個人,逃過了這樣的命運。作為出嫁七年的女兒,雖然是有機會給皇後以及宮中的皇太後寫信,但對於皇帝純禧公主也是有好些年沒有見過了皇帝。
哪怕是在親政噶爾丹的三十五年,就是公主府的遷徙,皇帝也沒有召見這個養女。“這是兒臣的長子,叫和格。”
純禧公主生下一子,是出嫁到草原後第二年的事情。也是因為生下了嫡長子,所以才會令純禧公主在草原的地位穩固不到。
“這般大了,可是學了弓箭與《禮》。”皇帝自然是知道,這個外孫叫什麼名字。這個名字,還是當年皇後親自賜的。
“回皇瑪法的話,和格學了。”見過了幾個出嫁的女兒後,皇帝就令其各自的散開不用拘束。
因為皇太子也一並伴駕在場,所以幾個公主退出之後,有孩子的就拉著兒子介紹皇舅給自己的兒子。
“大皇姐。”說起來,大公主比皇太子還要年長。比起四阿哥年長七歲,跟胤俄相比,更是年長了十二歲。
所以,其實胤俄跟這個皇姐是不算多麼相熟的。胤俄卻知道,這個皇姐很多時候再坤寧宮還是能夠看見的。
雖然,在胤俄七歲的時候,純禧公主就出嫁了。但其實胤俄還是有記憶的,關於小時候這個皇姐與自己之間的親情。
“這是你十皇舅,快見過皇舅。”草原的生活,對於純禧來說也是一樣的。就是換了一個地方活著,不過額駙也是對自己不錯。
所以純禧也沒有覺得,自己和親有什麼委屈。隻是,還是念著京中的親人。
生在京師,活在皇城,自己的故鄉豈是說拋棄就拋棄的。
“皇舅好。”胤俄自己雖然是隻有十四,但在宮中也還是皇叔級別的。畢竟,皇太子的弘皙阿哥,也是有三歲了。
在皇後跟前,也能夠見到這個小侄子。因此,對於如今還有外甥,胤俄雖然是有些覺得驚奇,也還是沒有做出什麼事情。
“不若,到皇姐的大帳之中去坐坐?”想到幾個皇弟都要來,所以從府邸離開後,純禧就令家奴準備了一些草原特有的馬奶酒。
想著,也就隻有這些帶著草原特色的東西,或許能夠用來招待自己的弟弟們。在草原上雖然是生活在富貴之中,但到底物產還是不夠與京城相比。
幾個皇子,雖然是都叫大公主是皇姐,但關係親疏還是有的。雖然是姐弟關係,但顯然養在皇後跟前,大公主與太子以及四阿哥關係好些。
“皇姐,胤褆就不去了,還有事情沒有做完。”大阿哥在純禧公主說完之後,就衝著大公主笑了笑表示歉意。
“胤褆有事情要忙,自然不用。不必強求,左右就是兄弟之間敘舊而已。”純禧公主也知道,自己也是不能強求。
能夠與四阿哥胤禛與老十,還有太子說說話,其實大公主依舊很滿意了。“皇額娘可是還好?”隨著大公主一同的,還有五阿哥與七阿哥。
“皇額娘在京師還好,也還是想念皇姐你。”太子胤礽與長公主一塊兒,分坐在上位。而十阿哥與七阿哥兩個人在由下手坐著。
四阿哥與五阿哥則是在左手邊,這時自有伺候的奴才,端著奶茶入大帳。“老十隻怕是沒有喝過這奶茶吧,是當年太宗皇帝時期公主嫁蒙古後,將茶與羊奶和在一起做的。”
簡單的給十阿哥說了兩句,就令人將奶茶送到十阿哥跟前。對於皇太子幾個人,純禧公主也不必解釋。
尤其是皇太子,自小就跟在皇帝身邊。這些屬於蒙古的東西,與第一次出皇宮的十阿哥頭一次見,到底是不一樣的。
“這奶茶,有些甘甜,還算能夠入口。”皇姐的好意,胤俄也知道接受。雖然是不喜歡這股奶味兒與甘甜,但到底還是飲用了些。
純禧公主自己就是做額娘的,自然是知道男子是不喜這些甜食的。“這兒,還有些果酒,因為是不如京師中那些酒釀醇厚。所以,能夠當茶用。”
就算是在蒙古貴族之中,也到底是跟生活在京師不一樣。所以純禧公主出嫁七年後,早已經學會了入鄉隨俗。
不是沒有京師之中皇後送來的龍井這些綠茶,而是因為自己的夫君並不習慣這些東西。總是覺得,飲茶就是風流人士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