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腫瘤的發病多與腎盂及膀胱腫瘤相似,吸煙、飲用咖啡、濫用鎮痛藥、某些特殊職業、慢性炎症、積水、結石、使用環磷酰胺化療、遺傳等多種因素都與輸尿管腫瘤的發生、發展有關。
膀胱腫瘤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和外源性致癌物質、內源性致癌物質,以及如吸蟲病等病毒感染有關。其中,外源性致癌物質包括從事於苯胺染料的工人、吸煙等,源性致癌物質包括色胺酸和菸酸代謝異常等等。
尿道腫瘤的病因則可能與尿道慢性刺激感染、結石、憩肉等有關。
症狀腎腫瘤的早期症狀主要是尿血,可以在還沒有發生泌尿道症狀前,已先有血行或淋巴道轉移,腫瘤可累及淋巴或肺、肝、骨骼等。血尿、腹內腫塊和腰部疼痛是本病的三個主要症狀。
腎盂腫瘤的常見早期症狀是血尿,表現為頻繁發作的無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常常伴有條狀血塊。尤其是40歲以上出現原因不明的血尿,排出的又為正形紅細胞血尿的患者。其次,腰痛也是腎盂腫瘤的主要症狀之一,多為持續性腰部隱痛,若有血塊堵塞輸尿管時可引起腎絞痛。也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腫塊,多位於腰部或上腹部。出現腫塊預示腫瘤阻塞引流係統導致腎積水,此時可能有脊肋角壓痛。伴有消瘦、貧血、下肢水腫、骨痛。
輸尿管腫瘤在初期時常見症狀是疼痛,包括腰部疼痛和背部疼痛。一般疼痛在這個時候會比較輕微,同時少數的患者在出現血尿現象的時候便會伴有疼痛的症狀。當腫瘤出現了擴散現象的時候,患者還會出現無法忍受的劇痛,給患者帶去了很大的傷害。同時,輸尿管腫瘤還有血尿、腹部有腫塊等症。
膀胱腫瘤的最常見症狀是血尿,膀胱刺激症,還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及持續性尿意感,持續腰脹痛,當癌腫侵及括約肌時,還會出現尿失禁。
尿道腫瘤的早期症狀以尿道刺激症狀為主,表現為尿頻、尿痛、尿道口硬結或潰瘍,伴有血性分泌物或尿後滴血。腫瘤大者會形成梗阻可表現為排尿費力、排尿困難乃至尿瀦留,並因此形成腰部疼痛。遠段尿道癌的腫塊突出尿道口,觸之硬易出血,有的形成癌性潰瘍或繼發感染,有臭味分泌物。近段尿道癌的腫塊不一定突出尿道口外,但可在陰道前壁摸到變硬的尿道或腫塊。
注意泌尿係統腫瘤疾病中,尿道腫瘤是男性的常發病,為此,做好相關的預防可以保護男性的尿道。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需要注意多飲水,不憋尿,並要節製性生活,經常用溫水洗澡,並注意保持前列腺清潔。同時,不要久坐在涼石上,因為寒冷可以使交感神經興奮增強,導致尿道內壓增加而引起逆流。
5.四肢腫塊及伴隨征
四肢指我們身體的上肢和下肢。上肢由近至遠分為五部,即肩部、臂部、肘部、前臂部和手部。下肢是指人體腹部以下部分。包括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和足部。
四肢幫助我們完成身體直立、行走、做事等等,如果我們的四肢發生了病變,就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四肢容易發生的病變是四肢出現腫塊,這些腫塊可能代表著多種疾病,如果在發生腫塊的同時,還伴有其他病變,便可能是各類腫瘤的症狀,這些腫瘤包括神經鞘瘤、脂肪肉瘤、纖維肉瘤、滑膜肉瘤、橫紋肌肉瘤、平滑肌肉瘤和間皮肉瘤等。
(1)四肢出現柔軟腫塊並伴有壓痛
如果四肢出現柔軟腫塊,並伴有壓痛,則有可能是患有神經鞘瘤。神經鞘瘤是常見的神經腫瘤之一,來源於神經鞘膜細胞或者神經組織中的纖維細胞,在顱內好發於第八對腦神經,並且進一步認為,多發生於聽神經的前庭支,所以本病也被稱為神經瘤。
病因神經鞘瘤的病因並沒有真正找到,大約認為和腦外傷、腫瘤抑製基因缺失等有關。
症狀神經鞘瘤常常好發於四肢,尤其是下肢。亦可見於頭、頸、麵、胃、腹腔後及後縱隔等。顱內、椎管內也不太少見。
主要是四肢、頭、頸等部位緩慢生長出一些無痛性的柔軟腫物。腫物有的呈圓形,有的呈卵圓形,並伴有壓痛。當腫物過大時,由於瘤體內發生液化可呈囊性,也可穿刺抽出紅褐色液體。腫物能隨神經軸向兩則擺動而不能上下移動,源於感覺神經的患者會有壓痛和放射痛,源於麵神經的患者會出現麵肌抽搐,源於迷走神經的患者還會出現聲音嘶啞,源於交感神經的患者還會出現霍諾綜合症等。
注意神經鞘瘤和神經纖維瘤的症狀很像,但是,這兩種病又是不同的腫瘤疾病,為此需要主要區分。由神經纖維瘤生長出的腫塊壓痛很明顯,有時沿一條神經發生多個或者全身散在發生。同時,全身皮膚還會出現褐色色素沉著斑點。但神經鞘瘤不會出現這種病症。
(2)四肢出現無痛、逐漸長大腫塊
如果四肢的膕窩和大腿內側出現無痛、逐漸長大的腫塊,則可能是患有脂肪肉瘤。脂肪肉瘤原發於人體脂肪組織,也可能在脂肪瘤的基礎上發展而成,這是皮下結節性有彈性的腫瘤,發展較快,容易發生充血、破潰等。本病是惡性軟組織肉瘤中較常見的一種,常常發生於30到70歲的患者,以50歲左右發病最多,男性多於女性。
病因脂肪肉瘤的具體發病原因不明,研究認為,正常免疫監視功能的喪失,免疫抑製劑的致瘤作用,潛在病毒的活躍和如放射線等某些物理性,如抗癲癇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化學性物質的長期應用,均可能導致免疫功能異常,從而形成脂肪肉瘤。
症狀根據細胞成分的不同,脂肪肉瘤又可分為:高分化脂肪肉瘤,也稱脂肪瘤樣脂肪肉瘤;粘液型脂肪肉瘤;圓細胞型脂肪肉瘤;多形型脂肪肉瘤;未分化型脂肪肉瘤等五類。脂肪肉瘤通常體積較大,一般為深在性、無痛性、逐漸長大的腫物,最常發生於四肢,特別是膕窩、大腿、臀部好發,上肢、腹膜後、頭、頸部等也有。以直徑3到10厘米為多見,後腹膜巨大者直徑可達20厘米以上,腫瘤常為結節狀,或分葉狀,質軟或稍硬。
注意脂肪肉瘤其實就是自身免疫力缺乏形成的,為此,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避免過勞,並保持心情愉快,睡眠充足,生活要有規律,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嚴格限製肥甘厚味,戒煙酒等。
(3)四肢出現球形腫塊伴疼痛麻木
如果四肢出現球形腫塊並伴有疼痛、麻木等症,則可能是患有纖維肉瘤。纖維肉瘤是一種源自於皮膚或皮下成纖維細胞的惡性增生物,由成纖維細胞和膠原纖維形成的腫瘤,是常見的軟組織肉瘤之一。本病可在任何年齡中發病,一般年齡在30到70歲之間,平均發病年齡為45歲左右。
病因纖維肉瘤可發生在損傷或燒傷瘢痕,骨髓炎瘺管和竇道,以及放射治療後。
症狀纖維肉瘤最常發病的部位為大腿,其次順序為,軀幹及其它四肢骨。肢體的遠側部位,包括手部和足部可能是兒童纖維肉瘤的好發部位,但在成人卻很少見。
纖維肉瘤腫塊表麵灼熱,生長迅速,但亦有部分早期生長較緩慢,侵蝕骨組織時,用X片檢查可以看見蟲蝕狀溶骨表現。大多表現腫瘤為膨大腫塊,常伴疼痛和局部皮膚麻木,增大腫塊在麵部皮膚時,可清晰見到怒張血管和表麵充血。
腫瘤絕大多數位於淺筋膜的深層,表現為單一的球形腫塊,有時呈分葉狀。通常生長較快,但也有個別生長緩慢。有時,腫瘤在幾周內倍增。某些屬於先天性類型的腫瘤在出生時其形體即已相當大。質地較硬,邊緣相當清楚。在晚期,可能與骨骼粘連,也可使皮膚潰爛向外呈蘑菇狀生長。腫瘤有時會壓迫神經幹,但絕大多數病例幾乎或完全無疼痛症狀。
注意纖維肉瘤無有效預防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是本病防治的關鍵。
(4)四肢關節周圍出現無痛腫塊等
如果四肢的關節周圍出現無痛腫塊,腫塊並沿軟組織伸展至整個前臂或大腿,這樣的腫塊有可能是滑膜肉瘤。滑膜肉瘤是源於關節、滑膜及腱鞘滑膜的軟組織的惡性腫瘤,多數發生在下肢膝、踝、足和髖關節貼近肌腱、肌鞘以及滑膜囊和關節囊的外壁,以及手肘和臂部。本病多發生在30到40歲之間,男性和女性均有可能發病。
病因滑膜肉瘤的病因多是因為良性滑膜瘤的長期不愈而惡變,也有的是因為明顯的外傷誘發。也有中醫認為,肝火熱毒、寒客經絡、痰凝血瘀也會形成此病。
症狀滑膜肉瘤以四肢的大關節為好發部位,也可發生於前臂、大腿、腰背部的肌膜和筋膜上。主要症狀為局部腫脹、腫塊、疼痛,活動受限為主。
無論哪一種類型的滑膜肉瘤,早期均為結節狀、分葉狀,圓形或者橢圓形,與周期組織分界清晰,腫瘤生長緩慢,癌瘤周圍可以有假包膜。滑膜肉瘤早期可能會生長數月或者一到兩年,一開始,約有一半的患者長出無痛性腫塊,少數為痛性腫塊,也有的隻是局部隱痛,疼痛的程度不一樣,嚴重者可能會影響睡眠。
隨著疼痛的增重,局部腫塊會逐漸變大,腫塊質地為中等,也可偏硬或偏軟。出現不同程度疼痛、隱痛或鈍痛,後期呈劇烈疼痛,夜間疼痛顯著。腫塊邊界不清,局部表淺靜脈怒張。腫塊有壓痛,皮膚溫度會逐漸升高,鄰近關節活動會受限,如脊柱受累,會出現與其他脊柱疾患相類似的症狀,甚至出現癱瘓。
注意滑膜肉瘤是一種惡性軟組織肉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本病成活率的關鍵。同時,做好必要的預防也非常重要,這些預防包括充足的營養、身體鍛煉、戒煙、避免接觸職業致癌物,飲食方麵要每天食用水果蔬菜,適當控製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限量飲酒。注意營養的同時還應每周數天進行有氧運動,避免過胖。
(5)四肢骨骼肌肉出現紅腫腫塊等
如果四肢的骨骼肌肉出現紅腫腫塊,皮膚表麵紅腫,生長較快的可伴有皮膚破潰、出血等情況時,則要被懷疑是患有橫紋肌肉瘤。
橫紋肌肉瘤是起源於橫紋肌細胞或向橫紋肌細胞分化的間葉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是兒童軟組織肉瘤中最常見的一種。橫紋肌肉瘤發病率次於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和脂肪肉瘤,居軟組織肉瘤的第三位。
病因橫紋肌肉瘤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染色體異常、基因融合等因素有關。
症狀橫紋肌肉瘤主要喜歡侵犯骨骼肌肉,主要有胚胎型橫紋肌肉瘤、腺泡型橫紋肌肉瘤和多型性橫紋肌肉瘤等三種。
其中,胚胎型橫紋肌肉瘤好發生在兒童身上,多出現在頭部、頸部、泌尿生殖道及腹膜後。主要症狀為痛性或無痛性腫塊,皮膚表麵紅腫,皮溫高。腫瘤大小不等,質硬,就診時多數腫塊固定。腫瘤生長較快,可有皮膚破潰、出血。腫瘤壓迫神經時可出現疼痛。頭頸部腫塊可有眼球突出、血性分泌物、鼻出血、吞咽和呼吸障礙。
腺泡型橫紋肌肉瘤多發生在青少年身上,多發生在肢體,如大腿、上臂、小腿、軀幹等處,也可發生於眼眶。主要症狀是痛性或無痛性腫塊,腫瘤壓迫周圍神經和侵犯周圍組織器官時可引起疼痛、壓迫症狀和感覺障礙。這種腫瘤在早期即可出現淋巴結轉移和血行播散,血行播散至肺。
多型性橫紋肌肉瘤主要發生在成人身上,尤其是40到70歲之間,多出現在四肢及軀幹,位於肌肉肥厚處,如股四頭肌、大腿的內收肌群和肱二頭肌等。腫瘤常浸潤至包膜外,在肌肉間隔較遠的部位形成多個結節。型性橫紋肌肉瘤發病緩慢,有的潛伏期長達20年以上。主要症狀為痛性或無痛性腫塊,腫塊位於肌肉內,邊界不清楚。腫瘤侵及皮膚表麵時,可有皮溫高、破潰及出血。此型特點為腫瘤較大,多在5到10厘米,也有達40厘米者。腫塊質較硬,呈囊性。多形性橫紋肌肉瘤可出現淋巴結轉移。
注意一般說來,在眼窩以及陰道發生的橫紋肌肉瘤,由於容易早期發現,所以不容易發生轉移,因此治療起來容易。然而,發生於其他部位的橫紋肌肉瘤,由於潛伏期時間長,所以不容易治療,而且也容易複發。
(6)四肢軟組織出現腫塊並伴疼痛
如果四肢軟組織出現腫塊並伴疼痛,則要懷疑是患有平滑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是起源於平滑肌的一種惡性腫瘤,它占全部軟組織肉瘤的極少部分,是一類非常罕見的腫瘤,常發生於40歲以上的男性。
病因平滑肌肉瘤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和環境因素、遺傳因素、飲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緒、營養等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症狀平滑肌肉細胞在人體很多組織中都有,包括子宮、胃部、腸道、血管牆壁和皮膚,所以平滑肌肉瘤可以出現在身體的各個部位,主要好發於四肢近端,尤其是下肢。
主要症狀表現為單個偶或數個結節,直徑不超過5厘米,有的可高出皮麵,質地堅實,可破潰,發生區域性淋巴結轉移或全身淋巴結轉移。腫瘤有明顯疼痛。
平滑肌肉瘤最為常見的發病部位是腹膜後區,腫瘤較大,女性多見。男性多發生於周圍軟組織和大血管。軟組織平滑肌肉瘤常表現為腫塊,發生於腹膜後者可有疼痛。下腔靜脈的平滑肌肉瘤症狀與腫瘤部位有關,位於下腔靜脈上部者阻塞肝靜脈,引起巴德-基亞裏綜合征,表現為肝大、黃疸和腹腔積液;位於下腔靜脈中部者可阻塞腎靜脈,使腎功能受損;發生於下腔靜脈下部和下肢大靜脈可引起下肢水腫。
注意平滑肌肉瘤並沒有特別的預防措施,隻需要在生活中注意健康就行,做好安全防護,減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及意外傷害,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另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也是本病預防和治療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