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運動係統病征(2 / 3)

3.水腫及部分伴隨征

水腫又稱浮腫,指過多的液體積聚在組織間隙內,或體腔內過量的體液瀦留。常常較為明顯地表現在眼皮、麵部、陰囊及下肢,久病臥床者表現在臀部和腰部。水腫部分的皮膚發紫、腫脹、嚴重則皮膚發亮,甚至滲水。

水腫與肥胖不同,表現為手指按壓皮下組織少的部位時,有明顯的凹陷。水腫是一個常見的病理過程,其積聚的體液來自血漿,其鈉與水的比例與血漿大致相同。

水腫產生的原因主要和納與水的瀦留,毛細血管濾過壓升高,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淋巴回流受阻。如果在水腫的同時,還伴有其他各種症狀時,就要懷疑是患有各種腫瘤疾病。這些腫瘤包括胃癌、結腸癌、惡性淋巴瘤和肛管癌等。

(1)水腫並伴惡心、嘔吐、黑便等

如果在水腫的同時,還伴有惡心、嘔吐、黑便、貧血、發熱、上腹脹痛、食欲減退的情況,則要被懷疑是患有胃癌。胃癌是最常見的胃部腫瘤,係源於上皮的惡性腫瘤。

病因胃癌的發病與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杆菌感染、遺傳因素、免疫功能低下、居住環境、飲食習慣、嗜煙、水源汙染、營養狀態等諸多因素有關。

其中,幽門螺杆菌陽性的慢性胃炎是遠端胃癌的重要危險因子,使相對危險度增加4到6倍。慢性萎縮性胃炎並腸化生、惡性貧血以及超過15年的胃部分切除的病史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

症狀早期胃癌多無明顯的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酷似胃炎或胃潰瘍的症狀,如上腹部的嘈雜不適、腹脹或隱痛、泛酸、噯氣、惡心,偶有嘔吐、食欲減退、黑便等。

隨著癌瘤的進一步發展,則可出現梗阻及上消化道出血。如果腫瘤位於賁門部,會在進幹食時有梗阻感,越來越重,即所謂進行性吞咽困難;腫瘤位於幽門部,可出現幽門梗阻症狀,表現為食後上腹飽脹,嘔吐出一兩天前所進的酸臭的食物。部分患者還有上消化道出血,具體表現為嘔血後者黑便。

胃癌到晚期時,還會出現消瘦、乏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病情嚴重者,則會出現下肢水腫、發熱,並伴有嚴重貧血等症。

注意預防胃癌的發生主要需要注意日常飲食。注意飲食衛生。少食醃製、熏烤、過度油煎的食物,避免吃過鹹、過度刺激性飲食,少飲烈酒,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節製飲食,定時定量,防止暴飲暴食,以減少胃炎及胃潰瘍的發生。生活規律,勞逸結合。同時,還要嚴禁吸煙,防止胃酸過多以及煙裏的有害物質進入胃部等。

(2)水腫並伴排便習慣改變、黑便

如果在水腫的同時,還伴有排便習慣改變、黑便或血便、大便性狀、性狀改變、腹瀉、腹脹等症時,則要懷疑是患有結腸癌。結腸癌是胃腸道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於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以40到50歲年齡發病率最高。發病率占胃腸道腫瘤的第三位。結腸癌大體形態呈息肉狀、潰瘍型等。由於結腸在人體的位置比較深,所以不容易被人們發現。

病因結腸癌是遺傳和環境因素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發病多與結腸息肉、炎症性腸病、高脂肪飲食、低纖維素飲食、腸道厭氧茵含量增多、微量元素鉬和硒缺乏、水汙染、日本血吸蟲感染、遺傳等多因素協同作用有關。

症狀由於結腸癌發生的部位不同,所以早期產生的症狀也不相同,按其好發部位分為右側結腸癌、左側結腸癌、直腸以及乙狀結腸癌。

右側結腸癌的主要症狀有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適、惡心、食後腹脹、腹部隱痛等。到胃部有輕度梗阻時,則表現為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病變對應部位有壓痛。早期腹痛多不劇烈,呈間歇性,晚期轉為持續性。

左側結腸癌的主要症狀為腸梗阻,大多數患者早期出現便秘,以後逐漸轉為腸梗阻。還有部分患者先是出現腹瀉,並伴有持續性腹瀉。有時候,便血中呈暗紅或者鮮紅色。

乙狀結腸癌的早期症狀是排便習慣以及大便性狀改變,有的患者還會出現便秘,有的患者則出現假性腹瀉,部分患者還會伴有便血的情況,血呈鮮紅色,隨大便而下,或者便後而下。約有一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早期左下腹部呈間歇性隱痛。晚期呈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

由於大多的結腸癌患者不能正常飲食,且出現嘔吐,便容易形成腸梗阻,這時,便會形成腹部水腫。有的患者甚至會出現全身浮腫,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並增加治療難度。

有的結腸癌晚期,還會轉移到肝部,引起肝部水腫。這主要是脾髒功能衰弱,不能控製體液的正常流向造成的。就是體液不按正常的通道流動代謝。也就是說,當出現水腫時,多屬於結腸癌的晚期了,這時候便是非常難治的時期了。

注意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便秘的習慣,而且很多人也都習以為常,偶爾便秘並沒有多大的危害,但是長期便秘會引發結腸癌、直腸癌等。為此,我們在平時要首先做好便秘的預防。具體方法是法首先應注意飲食,特別是高纖維飲食,多喝水,多喝湯,吃促進排便的食物,清理腸胃,促進體內毒素排出體外。

預防便秘引發結腸癌,還應注意多吃水果和蔬菜,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便秘,促進體內毒素排出。通便的水果如香蕉,菠蘿,獼猴桃,火龍果,芒果等,可幫助消化,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的發生。同時,預防便秘引發結腸癌,還可以通過吃一些有助於排便的蔬菜,如絲瓜可以清熱利腸,地瓜可以促進胃腸蠕動等。

(3)水腫並伴有淋巴結腫大等症

如果在水腫的同時,還伴有淋巴結腫大等症時,則要懷疑是腹股溝部的惡性淋巴瘤。淋巴瘤是淋巴結或淋巴結外部位淋巴組織的免疫細胞腫瘤,主要來源於淋巴細胞或組織細胞的惡變。

我們的身體上容易摸到淋巴腺的地方可分為頸部、腋下、鼠蹊部等地,當然還有一些不容易摸到的地方如縱膈腔、肺門、腹部大動脈周圍、腸係膜等。如果偶然發現了在這些地方的淋巴腺位置有卵形的腫塊,就有可能是淋巴腺腫大。大部份的淋巴腺腫大以發炎或感染的原因居多,而真正屬於惡性淋巴瘤的占少部份。腹股溝部的惡性淋巴瘤則是屬於腹股溝部位的一種惡性腫瘤。

病因腹股溝部的惡性淋巴瘤的病因可能與病毒感染、免疫功能障礙或缺陷、長期慢性感染、某些物理、化學性物質長期刺激等因素有關。根據腫瘤的主要細胞成分和組織結構,可以將惡性淋巴瘤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症狀早期症狀是淋巴結腫大,有時是單個淋巴結腫大,有時是多大或者大小不等的淋巴結腫大,這些腫塊沒有疼痛,腫物部位的膚色不變。

當淋巴結長到一定程度後,身體會出現不規則發熱、盜汗和貧血,這種熱無明顯痛苦。也就是,發熱時沒有頭痛以及全身酸痛證候,多數病人有盜汗及虛汗,往往頭部虛汗較多,因此,常常頭發保持潮濕,且有特殊的汗臭味。

當淋巴結長大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引起各種症候,如縱膈淋巴瘤壓迫氣管時,則會出現咳嗽、氣促,如果淋巴瘤壓迫到食管,則會出現吞咽困難,如果淋巴瘤壓迫到血管,便會引起頭部和頸部浮腫,如果淋巴瘤長在腹腔,便會引起腹痛、腰痛、同時,還會引起腸道堵塞,由此引起身體浮腫。因此,當身體出現浮腫時,常常是淋巴瘤的晚期。

注意在我們的身體上,當出現不痛不紅的迅速長大、大小不一的淋巴結時,經過治療,治療無效,最後伴有發燒、盜汗以及虛汗,並出現貧血、消瘦、疲乏無力時,首先要考慮是否是患有淋巴瘤,特別是長在頸部、下顎、腋下、腹股溝等處的淋巴結,直徑超過2厘米,並不斷增大,就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4)水腫並伴有肛門處生長的腫物

如果在水腫的同時,還伴有肛門處緩慢生長的腫物,則要被懷疑是患有肛管癌。肛管癌是指發生在身體肛管內的惡性腫瘤,在肛門部癌中較肛門周圍癌多發生,肛管癌占大腸癌的極少部分。在患病比例中,女性更容易患上此病。本病好發年齡為55到65歲,以30歲以下為少見。

病因肛管癌的發病原因與病毒、放射線、免疫抑製、吸煙、肛管慢性疾病、同性戀以及肛交等因素有關。其中,病毒包括人類乳頭狀瘤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病毒可以改變細胞基因,在腫瘤促進因子的作用下導致腫瘤形成。而放射線作為肛管癌的始動因子,機理也在於具有致基因突變的作用。此外,免疫抑製、吸煙、肛管慢性疾病和同性戀以及肛交等因素有促進肛管癌的發生作用。

症狀肛管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腫瘤的變大,會出現大便習慣改變、排便次數增加,排便時,會伴有急後重或排便不盡的感覺。排便習慣改變後,糞便的形狀也會隨之改變,糞條變細或變形,常帶有黏液或膿血。隨著病情的變化,肛門還會出現疼痛,一開始時,肛門隻是出現不合適的感覺,隨著疼痛的加重,疼痛感便會越來越嚴重。有時候,肛門還會出現瘙癢並伴有分泌物,這是由於肛管癌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膚所引起的,這些分泌物並伴有腥臭味。

當腫瘤增大到一定時候時,還會出現腹股溝淋巴腫大,可及一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多個,質韌實,或帶有疼痛。如果用手觸及肛門部位時,還會觸摸到肛門處緩慢生長的腫物。在這時,還會出現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從而引起淋巴係統受侵,淋巴管受阻而造成下肢水腫。

注意由於引起水腫的原發腫瘤不同,腫瘤所處的病期也有所不同,腫瘤引起水腫的輕重程度也不一樣,根據水腫的程度,水腫主要有三種情況。

輕度水腫,僅僅出現在眼瞼、脛骨前、踝部皮下組織,指壓後組織輕度下凹,凹下部分容易恢複。

中度水腫則屬於全身疏鬆,指壓後可出現明顯的或較深的組織下凹,凹下部分恢複的時間較長。

重度水腫則屬於全身組織的嚴重水腫,低部皮膚緊張發亮,甚至有液體滲出。外陰部可由嚴重水腫,可有胸水、腹水出現。

一般來說,當身體出現水腫時,一般屬於腫瘤的中晚期階段。

4.腰背疼及部分伴隨征

腰背痛是指腰背、腰骶和骶髂部的疼痛,這是我們身體脊柱最常見的疾患。一般說來,發生腰背疼痛的原因多是腰部負擔過重,或者是不良的姿勢造成的,不正確的坐、立、行及睡眠姿勢,長時間伏案閱讀,書寫和看電視、上網,在辦公驗室長時間坐著的工作方式,不正確的搬運物品,長時間駕車,等等。同時,椎間盤老化也是發生腰痛的原因之一,另外,肌肉力量不足也是腰痛的原因之一。

如果在腰背疼痛的同時,還伴有其他症狀時,在要懷疑是患有各種腫瘤疾病了。這些腫瘤疾病包括脊椎腫瘤、顱內腫瘤、泌尿係腫瘤、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

(1)腰背疼伴截癱或大小便失禁等

如果在腰背疼痛的同時,還伴有截癱或大小便失禁、下肢麻木等症時,則要懷疑是患有脊椎腫瘤。脊椎腫瘤是指發生在脊柱的骨骼以及其附屬組織的原發性或者轉移性腫瘤以及一些瘤樣病變。人體中,各類骨腫瘤都可以能發生在脊椎部位。脊椎腫瘤可以分為原發性和轉移性兩種。

病因脊椎腫瘤的發病原因多和脊椎體內逐漸增大的腫塊突破骨皮質侵入椎旁軟組織、壓迫或侵入鄰近神經根、椎體破壞繼發病理骨折、病理骨折後出現脊柱不穩定、脊髓受壓等因素有關。

症狀脊椎腫瘤的症狀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腫瘤的位置、生長速度,以及侵潤到其他脊柱成分的情況、脊髓和神經受影響的情況以及對脊柱穩定性的影響等。

腰部和背部疼痛可能是脊椎腫瘤的最初症狀。同時,一些脊椎腫瘤還可能會導致腿部或手臂無力和麻木、坐骨神經痛、局部麻痹、笨拙、痙攣、腸胃或膀胱問題或脊柱畸形。症狀會逐漸發展或突然出現,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症狀通常會惡化,還會出現截癱或大小便失禁等。

注意由於脊椎腫瘤的發病部位在腰部和背部,所以早期症狀不容易被人們所發現,但是,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做好一些必要的預防,也是可以避免此病的發生的。首先,平時需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從各方麵增強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增強免疫功能,預防病毒感染。其次,盡可能的不去有放射、輻射的環境,減少和避免放射性輻射、避免外傷。特別是青少年骨骼發育時期。最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感到身體有不適應的時候,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或者定期去體檢中心做健康檢查,嚴加預防,才能盡量減少患病率,抵禦脊柱腫瘤的侵襲。

(2)腰痛或背痛並伴有血尿等症

如果在腰背疼痛的同時,還伴有血尿、小便不暢時,則要懷疑是患有泌尿係統腫瘤。泌尿係統腫瘤指發生在人體泌尿係統任意部位的腫瘤,包括腎腫瘤、腎盂腫瘤、輸尿管腫瘤、膀胱腫瘤、尿道腫瘤等。泌尿係統腫瘤常發生在40歲以後,男性比女性多一倍左右。

病因腎腫瘤的發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確,研究發現,主要和吸煙、肥胖、職業、遺傳等因素有關。

腎盂腫瘤的發病原因多和化學致癌物質、巴爾幹半島腎病、長期服用止痛片等藥物、每天吸15支煙、慢性刺激如尿石所致的炎症等有關。同時,家族中有患泌尿係統腫瘤的人更容易患上腎盂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