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消化係統食療譜2(1 / 3)

第二章消化係統食療譜2

42.胡蘿卜羊肝粥

原料:羊肝50克,稻米50克,胡蘿卜50克,花生油15克,大蔥4克。

製作:1.將羊肝洗淨切小片,把胡蘿卜洗淨切碎,用油鍋煸炒蔥(切末)末出香味後,加入胡蘿卜粒煸炒一下備用。2.將大米淘洗淨,加入適量清水煮粥,快熟時加入羊肝、炒過的胡蘿卜,調勻煮熟即成。

用法: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具有補肝虛,明目功效,可治夜盲症。

營養分析:大米具有很高營養功效,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大米可提供豐富B族維生素;大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誌、和五髒、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胡蘿卜能提供豐富的維A,可促進機體正常生長繁殖、維持上皮組織、防止呼吸道感染與保持視力正常、治療夜盲症和眼幹燥症等功能。同時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並可減輕癌症病人的化療反應,對多種髒器有保護作用。婦女進食胡蘿卜可以降低卵巢癌的發病率。另外胡蘿卜內所含的琥珀酸鉀,有助於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膽固醇,對防治高血壓有一定效果。胡蘿卜素可清除致人衰老的自由基,所含的B族維生素和維C等也有潤皮膚、抗衰老的作用。另外它的芳香氣味是揮發油造成的,能增進消化,並有殺菌作用。

扁鵲十分重視疾病的預防。從齊桓侯這個案例來看,他之所以多次勸說及早治療,就寓有防病於未然的思想。他認為對疾病隻要預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滅在初起階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他曾頗有感觸地指出:客觀存在的疾病種類很多,但醫生卻苦於治療疾病的方法太少。因此,他很注重疾病的預防。

43.苜蓿粥

原料:粳米100克,苜蓿200克,鹽2克,味精15克,豬油(煉製)10克。

製作:1.嫩黃花苜蓿摘洗幹淨,切細。2.粳米淘洗幹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幹水分。3.取炒鍋上火,放入豬油燒熱,下黃花苜蓿略煸炒,起鍋裝入碗內。4.取鍋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放入,先用旺火煮開。5.再改用小火煮至粥將成時,加入炒黃花苜蓿、鹽、味精攪勻。6.再略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用法: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功效: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營養分析: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是治療貧血的輔助食品,其中大量的B族維生素,可幫助治療惡性貧血;此外,苜蓿還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有止咳平喘的苜蓿素和苜蓿酚,對支氣管炎有一定療效;另外苜蓿中含有粗纖維,可促進大腸蠕動,有助於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結和腸癌。而且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製腸道收縮,增加血中甲狀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腎上腺素的氧度抗癌作用。

44.蕪菁粥

原料:圓白菜200克,粳米100克。

製作:1.將蕪菁洗幹淨,削去外皮,切細。2.粳米淘洗幹淨,浸泡半小時後撈出,瀝幹水分。

3.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放入,用旺火煮沸後,加入蕪菁,改用小火熬煮成粥,然後用鹽調好味,再稍燜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用法: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功效:消化性潰瘍調理、防癌抗癌調理。

營養分析:圓白菜中含有大量人本必需營養素,如多種氨基酸、胡蘿卜素等,其維C含量尤多,這些營養都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時其中含有維生素U樣因子,比人工合成的維生素U的效果要好,能促進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新鮮菜汁對胃病有治療作用。其中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能抑製亞硝酸胺的合成,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此外,圓白菜中的果膠及大量粗纖維能夠結合並陰止腸內吸收毒素,促進排便,達到防癌的目的。另外其中含有豐富的維A、鈣和磷。這些物質是促進骨骼發育,防止骨質疏鬆,所以常食有利於兒童生長發育和老年人骨骼健壯,對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很大的好處。

扁鵲對巫術深惡痛絕,認為醫術和巫術勢不兩立。他的這些醫療道德思想,在《史記》概括歸納為六條戒律,稱為“六不治”。這六不治包括:信巫不信醫,驕恣不於理,輕身重財,衣食不能適,病情嚴重到“形羸不能服藥、藏氣不定”等。是他治病的信條,由此也反映出他高尚的醫療品德。

45.紫茄子粥

原料:粳米100克,茄子(紫皮、長)150克。

製作:1.把紫茄子洗淨,切小塊。2.粳米淘洗幹淨。3.粳米與茄子塊一起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4.再改用文火燜煮至粳米熟爛為止,加鹽、味精調味即成。

用法: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功效:具有清熱、活血、益中的功效。

營養分析: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見的家常蔬菜,它的紫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P,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維生素P可軟化微細血管,防止小血管出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咯血、及壞血病患者均有益。茄子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皂草甙,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此外,茄子所含的B族維生素對痛經、慢性胃炎及腎炎水腫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扁鵲無私地把自己的醫術傳授給門徒,他的徒弟子陽、子豹、子越等人都是有所成就的人。後來在漢代出現的《黃帝八十一難經》一書,有人認為是根據扁鵲的醫術,尤其是關於脈診知識而整理成書的,並且署名扁鵲(秦越人)所著。近還有人認為他的學說影響深遠,形成了扁鵲學派。

46.包心菜粥

原料:圓白菜150克,粳米100克,蝦米10克,鹽1克,味精1克,薑3克,色拉油15克。

製作:1.將包心菜去根,摘去老皮,衝洗幹淨,切成細絲。2.粳米洗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瀝幹水分備用。3.取炒鍋上火,倒入色拉油燒熱,下包心菜絲、海米、薑絲煸炒,加入味精、鹽,顛翻幾下,起鍋裝入碗內。4.另取一鍋,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倒入粳米,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至粥成。5.加入炒包心菜絲,攪勻即成。

用法: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功效: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營養分析:圓白菜中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營養素,如多種氨基酸、胡蘿卜素等,其維C含量尤多,這些營養都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時其中含有維生素U樣因子,比人工合成的維生素U的效果要好,能促進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愈合,新鮮菜汁對胃病有治療作用。其中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能抑製亞硝酸胺的合成,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此外,圓白菜中的果膠及大量粗纖維能夠結合並陰止腸內吸收毒素,促進排便,達到防癌的目的。另外其中含有豐富的維A、鈣和磷。這些物質是促進骨骼發育,防止骨質疏鬆,所以常食有利於兒童生長發育和老年人骨骼健壯,對促進血液循環也有很大的好處。蝦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鈣含量尤其豐富;還含有豐富的鎂元素,能很好地保護心血管係統,對於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作用;並還有鎮定作用,常用來治療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症。老年人常食,可預防自身因缺鈣所致的骨質疏鬆症。

47.肉末粥

原料:豬肉(瘦)50克,粳米50克。

製作:將豬瘦肉切末與淘洗幹淨和粳米一同入鍋,加水500毫升,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服1劑,分3次食用。

功效:滋陰潤膚。適用於小兒麻疹恢複期。

營養分析: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豬精肉相對其它部位的豬肉,其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脂肪、膽固醇較少,一般人群均可適量食用。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生素E和維生素P,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維生素P可軟化微細血管,防止小血管出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咯血、及壞血病患者均有益。茄子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皂草甙,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此外,茄子所含的B族維生素對痛經、慢性胃炎及腎炎水腫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摸患者手腕部的脈搏,俗稱切脈,亦稱脈診。切脈,是醫生診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更是中醫辨證的“拿手好戲”。經驗豐富的中醫大夫,通過“按二指”,常能相當準確地判斷患者患病的部位和性質,推測疾病的進展和預後,窺察體內邪正盛衰等情況。曆史上有關切脈的趣聞甚多,然而,切脈之術是誰人發明的呢?

48.土豆肉末粥

原料:粳米100克,土豆50克,豬肉(瘦)50克,色拉油3克,醬油3克,小蔥5克,薑3克,味精2克。

製作:1. 粳米淘洗幹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幹水分。2. 土豆削皮洗淨,切成碎丁。3. 豬瘦肉洗淨,切成末。4. 蔥薑洗淨切末備用。5. 炒鍋燒熱,加入色拉油,放入蔥末、薑末,爆鍋。6. 將豬瘦肉末放入鍋猛炒,待肉變色時,盛起備用。7. 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先用旺火燒沸。8. 再加入土豆丁、豬瘦肉末、鹽,改用小火熬煮成粥。9. 最後加味精調味即可。

用法: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腸炎調理、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分析:土豆是低熱能、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是理想的減肥食品。每100克土豆含鉀高達300毫克。專家認為,每周吃5~6個土豆可使中風幾率下降40%。同時土豆對輔助治療消化不良、習慣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關節疼痛、皮膚濕疹等症有良好效果,是胃病和心髒病患者的優質保健食品,還可以降糖降脂,美容、抗衰老等。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豬精肉相對其它部位的豬肉,其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脂肪、膽固醇較少,一般人群均可適量食用。

相傳,距今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晉國上卿趙簡子有一次病例,昏迷不醒,眾人皆認為他死去。請當時的名醫扁鵲判斷,扁鵲從趙簡子的手腕部按及還有微弱的脈跳,斷言未亡。經他精心調治一周,終使趙“起死回生”。

又一次,扁鵲路過虢國,見舉國上下正忙於籌辦驅魔祛邪的祭祀。詢問之後方知原來是虢國太子已斷氣半日。扁鵲急上前察看,經摸脈搏、按體溫,斷定太子屬假死,其奄奄一息之態患的是“屍厥”(相當於現代醫學所說的休克)。當即與弟子用針刺、熱慰之法搶救。

49.薤白粥

原料:粳米100克,薤白15克。

製作:將薤白與淘洗幹淨的粳米一同入鍋,加水1000毫升,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

用法: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功效:通陽行氣,寬胸,止痛。適用於冠心病、心絞痛、老年人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等散結症。

營養分析: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50.人參粳米粥

原料:粳米100克,人參5克,冰糖30克。

製作:1.人參切末。2.取人參末和粳米共煮成粥。3.加入冰糖,融化拌勻即可。

用法:早晚服食。

功效:補氣調理、腸炎調理、胃炎調理,適用於慢性腸胃炎。

營養分析: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51.茵陳粳米粥

原料:粳米100克,茵陳蒿60克,白砂糖30克。

製作:先將茵陳洗淨,加水煎汁,去渣,加入淘洗幹淨的粳米,再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可加適量白糖調味。

用法:每日服2-3次,7-10天為一療程。

功效:清熱利濕,退黃疸。適用於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

營養分析: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待虢太子醒來後,再以湯藥精心調治二旬告愈。故後人普遍認為扁鵲是發明切脈察病術之鼻祖,正如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裏所言:“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中醫的切脈術可謂博大精深,且頗靈驗。但把它吹捧得玄之又玄,則莫過於曆史上宮廷醫官為皇親國戚的夫人千金們看病時的“牽線切脈”了。

52.茵陳白礬粥

原料:粳米30克,陳皮8克,棗(幹)10克,白礬0克,白砂糖15克。

製作:先將茵陳和白礬一起入鍋,加水煎煮25分鍾,濾去藥渣,與淘洗幹淨的粳米、紅棗一同煮粥,加食糖調味。

用法:每日服1劑,分早晚2次食用,連服7天。

功效:補脾和胃,解毒燥濕利黃。適用於小兒黃疸型肝炎伴腹脹、食欲不振。

營養分析: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棗含有維生素A、C、E、P,生物素,胡蘿卜素磷、鉀、鎂等礦物質,葉酸,泛酸,煙酸等。它有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骨質疏鬆和貧血,軟化血管,安心寧神等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骨質疏鬆、青少年生長發育高峰期缺鈣、女性易貧血缺鐵等,食用棗類食品都會有很好的食療效果,病後體虛的人食用棗類也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紅棗適宜慢性肝炎,肝硬化之人服食,也可減少其他藥物對肝髒的損害。紅棗中含環磷酸腺甙,可擴張血管,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好處。

據傳,清代慈禧太後有一次患頑疾,陳禦醫就是在既不能目睹其神色,又不敢探問其病情的狀況下,隔著帷帳在紅綠絲線上切脈,後小心翼翼地開了三貼藥方。太後服後,果然藥到病除,特賜予他“妙手回春”金匾一塊。但牽線切脈畢竟屬故弄玄虛之舉,乃曆代醫官因受縛於封建禮教不得以而為之的騙技。

53.銀耳鴿蛋粥

原料:荸薺粉100克,銀耳(幹)30克,鴿蛋100克,核桃20克,白砂糖20克。

製作:1. 將銀耳水發摘去根蒂,衝洗幹淨,撕成小朵。2. 碗內,加入少許冷水,上籠蒸透取出。3. 鴿蛋打入碗內,放入溫水鍋中煮成糖心蛋撈出。4. 核桃仁用溫水浸泡,撕去外衣。5. 荸薺粉放入碗內,用冷開水調成糊。6. 取鍋加入約1000毫升水,加入銀耳、核桃仁,倒入荸薺糊,調入白糖,用手勺攪勻,煮沸呈糊狀時,再加入鴿蛋即成。

用法: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肝炎調理、清熱去火調理、夏季養生調理。

營養分析:銀耳能提高肝髒解毒能力,起保肝作用;銀耳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原性心髒病有一定療效;銀耳富含維生素D,能防止鈣的流失,對生長發育十分有益;因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它可以增強機體抗腫瘤的免疫力;銀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膠質,加上它的滋陰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潤膚,並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銀耳中的有效成分酸性多糖類物質,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調動淋巴細胞,加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興奮骨髓造血功能。鴿蛋含有優質的蛋白質、磷脂、鐵、鈣、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D等營養成分,亦有改善皮膚細胞活性、皮膚中彈力纖維性,增加麵部紅潤(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血色素)等功能。鴿蛋豐富營養,常吃可預防兒童麻疹。鴿蛋味甘、鹹,性平,具有補肝腎、益精氣、豐肌膚諸、助陽提神,解瘡毒,治療陽萎、營養不良之功效,主要用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疲乏無力,心悸失眠等症。核桃是大眾喜愛的小食品,它富含蛋白質、脂肪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鈣、鎂、硒等營養元素,可防止細胞老化,能健腦、增強記憶力及延緩衰老,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滋潤肌膚、烏黑頭發等功效;特別適合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人以及腦力勞動者多食,有緩解疲勞和壓力的作用。

核桃味甘、性溫;入腎、肺經;可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主治腎虛喘嗽、腰痛腳弱、陽痿遺精、小便頻數、石淋、大便燥結。

據傳,陳禦醫晚年隱居後才敢透露當年為“老佛爺”牽線切脈成功獲重賞之事的內幕。當他獲悉將召自己為慈禧看病的消息後,急忙變賣家產,重金賄賂太後身邊的內待、宮女,得知太後之病乃貪嗜螺肉所致食積頑症。牽線切脈時,他先強裝鎮定,後心中有數地開出消食健脾的處方,終使“老佛爺”藥到病除,化險為夷。

54.苦菜粥

原料:豬肉(瘦)50克,粳米100克,苣蕒菜(尖葉)100克,鹽5克,味精2克,豬油(煉製)25克。

製作:1.將苦菜洗淨,去掉老根。2.粳米下鍋加清水,上火燒開。3.加入精鹽、豬肉末熬煮成粥。4.再加入豬油、味精、苦菜稍煮即成。

用法:每日服1劑,分數次食用。

功效: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

營養分析:苣蕒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濕、消腫排膿、法瘀止痛、補虛止咳的功效。對預防和治療貧血病、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促進生長發育和消暑保健有較好的作用。食用苣蕒菜有助於促進人體內抗體的合成,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大腦機能。苣蕒菜中豐富的鐵元素有利於預防貧血,多種無機鹽和微量元素有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多種維生素可促進傷口愈合,防止維生素缺乏。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豬精肉相對其它部位的豬肉,其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脂肪、膽固醇較少,一般人群均可適量食用。

扁鵲用一生的時間,認真總結前人和民間經驗,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在診斷、病理、治法上對祖國醫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扁鵲的醫學經驗,在我國醫學史上占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對我國醫學發展有較大影響。因此,醫學界曆來把扁鵲尊為我國古代醫學的祖師,說他是“中國的醫聖”、“古代醫學的奠基者。”

55.雞絲蓴菜粥

原料:粳米100克,蓴菜35克,雞肉75克,金華火腿25克,大蔥10克,鹽1克,料酒5克,澱粉(蠶豆)15克。

製作:1.雞絲加入鹽,料酒,濕澱粉拌勻,醃漬5分鍾,下入開水中焯燙透,撈出,瀝幹水分.2.火腿切絲備用.3.粳米洗淨,用冷水浸泡好,放入鍋中,加入適量冷水,用旺火沸後,加入雞絲,蓴菜,火腿絲,改用小火慢煮約45分鍾.4.鍋中下入雞湯和鹽,攪拌均勻,見粥黏稠,撒上蔥末,即可盛起食用.

用法: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春季養生調理、益智補腦調理、清熱解毒調理、肝炎調理。

營養分析:蓴菜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另外豐富的B族維生素,是細胞生長分裂及維持神經細胞髓鞘完整所必需的成分,對於防治惡性貧血、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症有一定功效。豐富的鋅含量使蓴菜成為植物中的“鋅王”,是小兒最佳的益智健體食品之一,可防治小兒多動症。蓴菜中還有豐富的硒、鋅和維E,它不僅能夠增加免疫器官-脾髒的重量,而且能明顯地促進巨噬細胞吞噬異物,是一種較好的免疫促進劑,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預防疾病的發生,對某些腫瘤也有較強的抑製作用。此外還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防治貧血、肝炎,益智健體等功效。火腿色澤鮮豔,紅白分明,瘦肉香鹹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火腿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火腿製作經冬曆夏,經過發酵分解,各種營養成分更易被人體所吸收。火腿性溫,味甘、鹹;具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滋腎填精之功效;可用以治療虛勞怔忡、脾虛少食、久瀉久痢、腰腿酸軟等症。

56.青蒿粥

原料:粳米50克,青蒿100克,白砂糖20克。

製作:采集新鮮青蒿100克(幹品30克),洗淨後絞取藥汁30-60毫升,以粳米煮粥,待粥熟後,倒入青蒿汁,加糖攪拌,煮1沸即可服食。

用法:佐餐食。

功效:清熱退燒,除瘴殺疰。適用於表症、裏症的外感發熱,對陰虛發熱、惡性瘧疾的發熱等,都有較好的退燒效果。

營養分析: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有一次,他到了晉國(今山西、河北、河南一帶),正碰到了晉國卿相趙簡子由於“專國事”,用腦過度,突然昏倒,已五天不省人事了。大夫(官名)們十分害怕,急忙召扁鵲診治。扁鵲按了脈,從房裏出來。有人尾隨著探問病情,顯得很焦急。

扁鵲沉靜地對他說:“病人的脈搏照常跳動,你不必大驚小怪!不出三日,他就會康複的。”果然過了兩天半,趙簡子就醒過來了。準確地用切脈診病是扁鵲的首創。著名曆史學家司馬遷高度讚揚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近代曆史學家範文瀾也說:扁鵲“是切脈治病的創始人”。

57.蒲公英粥

原料:粳米100克,蒲公英90克。

製作:1.將蒲公英洗淨,切碎,加水煎煮,去渣取汁。2.與淘洗幹淨的粳米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服2-3次,溫熱食用,3-5天為一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適用於肝炎、膽囊炎、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體炎、尿路感染、急性結膜炎等症。

營養分析: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58.綿茵陳粥

原料:茵陳蒿60克,粳米30克,白砂糖6克。

製作:1.將綿茵陳(茵陳蒿)洗淨,水煎,取汁去渣。2.把粳米洗淨,加入以上藥汁,文火煮在稀粥,調入白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