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損容性疾病的防治(1 / 3)

第20章損容性疾病的防治

一、痤瘡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其特點是顏麵、胸背部丘疹如刺,可擠出粉渣樣物,故中醫稱為粉刺、肺風粉刺,又稱麵皰、麵皰。痤瘡好發於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過後,大多數自然痊愈或減輕。

(一)病因病機

痤瘡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其發病與皮脂分泌、毛囊口堵塞及細菌感染有關。青春期體內雄性激素增加,刺激皮脂腺發育和皮脂分泌,此時麵部開始“出油”。若伴有毛囊導管角化過度、毛囊口堵塞,分泌的皮脂不能排出,與脫落的上皮細胞混合就形成粉刺。若皮脂受到痤瘡棒狀杆菌等細菌的分解,可產生遊離脂肪酸。這些遊離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則產生出紅丘疹、膿皰、結節及膿腫。

青春期女性月經前往往痤瘡加劇,這是因為月經周期的後期激素發生變化,皮脂分泌增加。此外,某些飲食如脂肪、糖類、可可及辣椒可增加皮脂產生,使痤瘡加重。

中醫認為青年人生機旺盛,血氣方剛,陽熱偏盛。若肺胃蘊熱,循經上攻麵部則發為肺風粉刺。辛辣之品性熱,偏嗜日久,助陽化熱;油膩甘肥之品難以消化,過食會使中焦運化不周,易積濕生熱,濕熱上蒸麵部,則麵部油膩、粉刺、紅疹累累。

(二)臨床表現

痤瘡好發於麵部、胸背等多脂區。初起是與毛囊口一致的圓錐形丘疹,可擠出白色粉渣,此為白頭粉刺。若頂端色黑則為黑頭粉刺。若炎症明顯則表現為紅丘疹、小膿皰、暗紅色結節及膿腫。皮損消退以後可留下小凹坑狀瘢痕和色素沉著,影響容貌,一般炎症越重,留下的瘢痕越多。

(三)治療

1.西醫治療口服四環素可以抑製痤瘡杆菌,抑製白細胞的趨化性,使皮脂中遊離脂肪酸濃度明顯下降。用法一般采取小劑量長療程,開始每日1克,連服1個月。根據療效情況逐漸減量,減至每日0.25~0.5克,再堅持服1個月鞏固療效。也可用新藥美滿黴素,但價格較貴。

硫酸鋅片每次0.2克,每日2~3次,12周為1個療程。鋅鹽可促進維生素A水平上升,防止毛囊角化過度。

局部治療用複方硫黃洗劑、1%~2%氯黴素水楊酸酒精、5%~10%過氧化苯甲酰霜劑或洗劑及0.01%~0.05%維甲酸霜,每日外搽2次,連用1~2個月。

2.中醫治療

(1)內治:以清瀉肺胃蘊熱、清化中焦濕熱為主,方選枇杷清肺飲,茵陳蒿湯加減。常用藥:枇杷葉10克,桑白皮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野菊花10克,連翹10克,茵陳12克,梔子10克,蒼術10克,陳皮10克,生甘草6克。若皮疹顏色暗紅,加丹參15克,紅花10克。

(2)外治:顛倒散(大黃、硫黃)用茶水或涼開水調成糊狀,塗於患處,1~2小時後洗去。每日或隔1~2日1次。

(3)耳針療法:取雙側肺、腎、內分泌。皮脂溢出較重加脾、神門,大便秘結加大腸,氣滯血瘀加肝、皮質下。用王不留行子壓穴,膠布固定。每日用手按壓以刺激穴位3次,每次10分鍾。

(4)刺血療法:取耳背血管,耳穴肺、內分泌、神門、皮質下。每次1~2穴,局部消毒後用三棱針快速刺人,快速拔出,擠壓放血1~2滴,最後用酒精棉球拭淨,消毒棉球壓迫。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注意三棱針用後嚴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自血穴位注射:從患者靜脈抽血3毫升,迅速注射到一側足三裏穴內;或抽5~6毫升,迅速注射到雙側足三裏穴內。2周1次。

(四)美容療法

1.蒸汽美容負離子蒸麵或中藥蒸麵,可使麵部毛孔、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清除油垢和藥物吸收。

2.粉刺挑治用專用工具去除毛囊口堵塞物,擠壓出淤積在毛囊內的粉渣樣物。若有膿皰,應挑破皰頂,放出膿液。此項治療應由專業醫務人員來做,注意器械消毒,不宜由患者自行處理。

3.塗藥按摩麵部經過清潔和粉刺挑治後,塗上藥膏,按摩麵部,使藥膏完全吸收。

4.麵膜美容麵部經過清潔、粉刺挑治、塗藥按摩後,敷上中藥麵膜或石膏麵膜,20~30分鍾後去除。麵膜有促進藥物吸收,加速炎症消退作用。

(五)預防護理

青春期麵部出油,不要用涼水洗臉,宜用溫水洗臉。溫水洗臉可減少油脂附著,防止毛孔堵塞。

辛辣、油膩及甜食吃多了會刺激皮脂腺分泌,使麵部出油多,粉刺增加。患者要少吃辛辣、油炸、肥膩食品,以及甜點心、巧克力,忌煙酒。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不要濫用化妝品。有些化妝品含激素,用後會刺激皮脂腺分泌。有些粉質化妝品會堵塞毛孔,使皮脂淤積形成粉刺。另外酸性洗麵奶也會使痤瘡加重。

不要用手擠壓粉刺。麵部起痤瘡影響美容,因而有的年輕人常用手擠壓。這樣容易使炎症擴散,繼發感染,愈後留下凹陷性瘢痕。

二、酒糟鼻

酒糟鼻因鼻色紫紅如酒糟而得名,又名玫瑰痤瘡,俗稱紅鼻子,是發生在麵部中央和鼻部的慢性皮膚病。多見於中年男女及嗜食辛辣煙酒者,男性患者較重。

(一)病因病機

病因不十分明確,可能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礎上由於辛辣食品、外界冷熱和精神情緒等因素刺激、麵部血管運動神經失調、毛細血管長期擴張而促發本病。此外,90%的患者患處可查到毛囊蟲,因此認為與毛囊蟲感染有關。

中醫認為本病因為嗜酒辛辣,肺胃積熱上蒸頭麵,複受風寒外束,日久血熱淤滯,血液凝結所致。

(二)臨床表現

多發生於30~50歲中年人,女性多見,男性較重。以鼻尖、鼻翼為中心,累及兩側麵頰、前額、下頦,呈五點對稱分布,常並發痤瘡或脂溢性皮炎。臨床上分為3期。

1.紅斑期麵中央,特別是鼻和兩顴頰皮膚潮紅。開始為暫時性,遇冷熱刺激或情緒緊張激動時發生。繼而持久不退,並伴毛細血管擴張,呈細絲狀或樹枝狀分布。此時皮膚油膩,毛孔粗大。本型應區別於先天性毛細血管擴張(赤紅瞼),後者無皮膚油膩和毛囊孔粗大,幼年時即表現。

2.丘疹期上型經數月或數年之後,在紅斑基礎上出現痤瘡樣丘疹、膿皰、結節,無粉刺。毛細血管擴張明顯加重,縱橫交錯。可在毛囊中找到毛囊蟲。此型區別於酒糟樣上皮瘤綜合征。後者兒童期發病,其特點麵部紅斑不對稱,日曬後加重,但非進行性加重,伴有軀幹四肢皮膚的疣狀斑塊。

3.鼻贅期僅見於少數病期長久者,男性多見。表現為鼻尖鼻翼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隆起結節,顏色紫紅,毛囊口擴大,凹凸不平,狀如酒糟。

(三)治療

1.西醫治療

(1)全身治療:四環素0.25克,每日3~4次,症狀減退後改為每日2次,需服3~6個月。氯化奎寧0.25克,每日2次,2周後改為每日1次,共1~2個月。甲硝唑(滅滴靈)0.2克,每日3次,連服4周,對丘疹、膿皰或伴有毛囊蟲感染者有效。1%硫酸鋅合劑10毫升,每日3次,2周為1個療程,停藥1周,再服第2療程,連服2~3個療程,療效較好,無明顯不良反應。

可配合B族維生素藥物,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及複合維生素B等,有改善皮膚代謝的輔助作用。

(2)局部治療:複方硫黃洗劑或白色洗劑100毫升中加甲硝唑片10片(研末)外搽;硫黃霜(膏)或矽霜20克中加2片甲硝唑片研末外搽,每日2~3次,用1~2個月。用於紅斑、丘疹期。

(3)局部封閉療法:用0.25%~0.5%普魯卡因4毫升,沿兩側鼻唇溝,分四點封閉,隔日1次,8次為1個療程,用於毛細血管擴張明顯者。

(4)局部劃切法:用於毛細血管擴張明顯者,以此破壞擴張和增生的毛細血管。注意:有凝血機製不良、瘢痕體質、嚴重心血管疾病和局部有膿皰者禁用此法治療。

(5)淺層X線療法:可抑製結締組織增生和毛細血管再生,但應嚴格選擇病例,不要輕易選擇此法。

(6)紫外線療法:用於丘疹及膿皰,具有消炎作用。用弱紅斑量,由1~2MED(最小紅斑量)開始,每次增加1/2~1MED,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2.中醫治療

(1)內治法:以涼血清熱、和營祛瘀法為主,方用涼血四物湯加減,常用藥有當歸10克,生地黃3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金銀花20克,黃芩15克。有膿皰加野菊花10克,蒲公英10克;鼻贅肥大加夏枯草10克,連翹10克,鬼箭羽30克。中成藥:當歸苦參丸,每次6克,每日3次;大黃磨蟲丸每日2丸。

(2)外治法:用於紅斑、丘疹期。①顛倒散(大黃、硫黃),用茶水調成糊狀,塗於患處,1~2小時後洗去,每晚1次;②黃連膏、黃連、黃柏、蒼術,外塗,每日1次;③百部酊(百部20克加75%酒精100毫升,浸泡1周後濾去渣,外搽,每日2~3次,1個月為1個療程。

(3)針刺療法:取穴印堂、迎香、地倉、顴髎,用1寸毫針輕度撚轉進針,以患者有酸麻感為度,留針15分鍾後起針,隔日1次。

(4)局部針刺放血法:皮損區用75%酒精消毒後,以消毒的三棱針點刺出血數滴,以消毒幹棉球擦拭,酒精消毒,以瀉熱毒。隔日1次,7次1個療程。

(四)美容療法

用於鼻贅期的治療,達到美容目的。

1.液氮冷凍塗抹法用血管鉗夾紗布或棉球蘸浸液氮後輕輕塗抹在患處,造成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從而消除炎症,抑製增生。注意避免加壓,以防損傷軟骨組織。

2.電解法消毒患處皮膚,局部表麵麻醉,用直流電治療機將陽極與鋁板固定前臂,陰極(電解針尖端)刺入損害部位,緩慢旋轉輸出電位器,使電流漸上升至0.5~1毫安,使增生組織產生氫氧化鈉(有氣泡和白色的液體冒出),從而達到去除病變組織的目的。

3.外科切割術是削切或切除增生組織的整容手術。注意有血液病、血管病等禁忌證者不用此法。

4.外科擦皮術也稱皮膚磨削術,目的去除表麵瘢痕。術前需檢查,除外禁忌證。刮臉、剃須後,在手術室行麵部神經阻滯麻醉加局部麻醉,經嚴格消毒後,以電動牙科台鑽,帶動特製磨頭,對瘢痕區進行磨削,至出現點、片狀出血為止。此時表皮僅存基底細胞(即表皮生發層)。術中用生理鹽水紗布壓迫止血至手術完畢。創麵覆蓋消毒的凡士林或抗生素紗條,內服抗生素3~6日,以防感染。術後4日除去外層紗布,10日凡士林紗條脫落,創麵愈合。開始可能有色素沉著斑或脫失斑,但經1~2年恢複。注意:高血壓、凝血機製異常、局部炎症明顯和瘢痕體質者,不可采用此術。

總之,麵部美容手術很重要,必須在醫師指導下,嚴格掌握其適應證和禁忌證的基礎上,選擇其中1種,在醫院嚴格消毒的條件下完成。不要在醫療消毒條件差的地方實施。

(五)預防護理

1.防止冷熱刺激,用溫水洗臉。

2.忌飲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3.避免情緒激動及精神緊張。

4.調理脾胃和內分泌功能,保持大便通暢。

三、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部位(即多脂、多毛、多汗部位)常見的一種慢性皮膚炎症,分為油性和幹性兩種。中醫稱“白屑風”“麵.遊風”和“紐扣風”。多發於青壯年和新生兒。

(一)病因病機

本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礎上所引起的皮膚繼發性炎症,推測由於皮脂分泌增多和化學成分改變,使原來存在於皮膚上的非致病菌如糠秕孢子菌等大量生長繁殖,侵犯皮膚所致。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腎上腺腫瘤等均有皮脂增多(出油),艾滋病早期亦伴較重的皮脂溢出。日常生活習慣,如B族維生素缺乏、嗜好辛辣、飲酒也影響本病的發生發展。

中醫認為:①風熱之邪侵入毛孔,鬱久化燥,風熱燥邪蘊阻肌膚,肌膚失養以致皮膚幹燥,皮屑脫落等於性損害;②過食和偏食甘肥油膩辛熱之物,或勞傷虛損,以至於腸胃運化功能失常,進而積濕生熱,濕熱上蒸,蘊結皮膚,而見皮膚發紅油膩、脫屑等濕性損害。

(二)臨床表現

好發於多脂多毛多汗部位。先自頭皮開始,漸向下發展至眉、鼻唇溝、耳後以及前胸、背、腋窩、臍、外陰或肛門等處,重者泛發全身。皮損多對稱分布,分幹、濕兩種:幹性為淡紅色斑片上白色細碎的糠樣鱗屑;濕性為黃紅色斑片上淡黃色油膩性鱗屑或痂皮,有的伴有糜爛滲液。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病變發生部位不同,表現和預後亦有差別:①頭部損害以頭頂為著,日久可繼發展為脂溢性脫發;②麵部多以出油、毛囊口粗大為特點,常向痤瘡、酒糟鼻和蟎蟲皮炎發展;③耳後常結痂皸裂,皺褶部位多糜爛滲液;④軀幹為黃紅或淡紅斑或斑狀損害,重者泛發全身,彌漫潮紅脫屑,為脂溢性紅皮病;⑤嬰兒脂溢皮炎常於出生後1~3個月發病,一般3~4周痊愈,若持續不愈,多並發感染或異位性皮炎。

(三)治療

1.西醫治療

(1)全身治療:用於病情嚴重者。甲氰咪胍0.2克,每日3次口服,連服4周。或安體舒通20毫克,每日2~3次,連服1個月。用以降低雄激素的促皮脂分泌功能。補充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6、維生素B2、複合維生素B及煙酰胺,任選1種或各1片,每日3次。起輔助治療作用。瘙癢劇烈時加服脫敏藥,如賽庚啶2毫克,每日3次。有感染時,服用抗生素,如四環素0.5克,每日4次。十三順維甲酸用於因全身性疾患及嚴重皮脂溢出者。先予10毫克,每日3次。如無不良反應漸加量,獲效後適當減量,連服4~8周。注意: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兒童不宜用;育齡婦女服藥期間須避孕,停藥半年以上方可懷孕;成人定期做骨科X線檢查。

(2)局部治療:以去脂、消炎、殺菌、止癢為原則。

頭部用氯柳酊(氯黴素、水楊酸、酒精)或頭皮酊(水楊酸、雷瑣辛、蓖麻油、酒精)外塗,或複方硫黃洗劑(硫黃、樟腦醑、甘油水)外搽,每日2次。麵部用維生素B6霜、矽霜或硫黃霜外搽,每日2次,重者用克黴唑霜。有糜爛、滲液者用3%硼酸液濕敷或爐甘石洗劑外搽。嬰兒濕性皮損用植物油清潔厚痂。注意皺褶部位勿用油膏。

2.中醫治療

(1)內治:幹性損害屬風熱血燥症,以祛風清熱、養血潤燥為法,方選祛風當歸飲加減。用生地黃15克,當歸12克,赤芍、白芍各10克,川芎6克,刺蒺藜15克,威靈仙15克,牡丹皮10克。中成藥:當歸苦參丸,每次6克,每日2次。濕性損害為主屬腸胃濕熱證,以清熱化濕通腑為法,方選茵陳蒿湯合除濕胃苓湯加減。用藥:茵陳10克,梔子10克,茯苓12克,生白術10克,澤瀉10克,枳實10克,神曲10克,黃芩10克,車前子(包)10克,六一散10克。中成藥:龍膽瀉肝丸或二妙丸,每日2袋。

(2)外治:顛倒散洗劑或三黃洗劑外搽,每日2次。鮮金盞花搗碎外敷,或幹品泡酒外搽,每日2次。蒼耳子30克,苦參15克,王不留行30克,皂角15克,明礬6克煎水半盆,每日洗2次,每周洗2日。頭麵油膩性鱗屑,用透骨草60克,龍葵30克水煎外洗。頭部脂溢性皮炎用顛倒散(大黃、硫黃)或青春洗頭粉(硫黃、生大黃、苦參各等份,共研末)外洗,每周2次。方法:先將頭發用水打濕,再將藥粉1小勺置手心,用水調成糊,搓在頭皮上,帶上浴帽,悶3~5分鍾後,用弱酸性皂液洗發。注意:洗滌時閉緊雙眼,以免將藥液浸入眼內。

(3)針刺療法:取穴風池、百會、完骨、四神聰,留針10~15分鍾,每日1次。梅花針點刺:用於脂溢性脫發,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可配合外搽藥。

(四)美容療法

1.倒膜麵膜用於麵部幹性脂溢性皮炎。方法:清潔麵部後,外塗維生素B6s霜或潤膚止癢霜,按摩麵部,再將含有透骨草、龍葵、蒼耳子的石膏粉糊敷於麵部,20分鍾後去除,有潤膚、止癢,去屑作用。

2.家庭美容將新鮮綠芹菜葉切碎,倒入開水浸泡1小時,用過濾的汁液洗臉,每日1次。

(五)預防護理

1.調節飲食習慣多食蔬菜、水果,限製油脂及糖,忌食辛辣、熏烤製品,忌酒。

2.調理生活習慣生活規律,睡眠充足,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搔抓和精神緊張,最好用弱酸性洗麵皂洗臉。

四、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稱日曬傷,是由於強烈日光照射後引起的局部急性紅斑和水皰性炎症。中醫稱“日曬瘡”。春末及夏秋季多見,好發於婦女和兒童。到高原雪山、海濱沙灘旅遊及野外作業者易患此病。若常受日曬,皮膚變黑,對光的防禦能力增強,則不易發病。日光性皮炎可促發或加重白癜風、紅斑狼瘡,有的可轉變為慢性光感性皮炎、日光性苔蘚。在淺膚色人種中,長期反複發病,可能促發皮膚腫瘤。

(一)病因病機

本病因中波紫外線過度照射所致,春末夏初,在人們的皮膚還沒有足夠的具有保護作用的黑色素時最易發病。皮膚炎症程度與光線的強弱、照射的時間及範圍、膚色和體質等有關。

中醫認為因皮膚腠理不密、光毒熱邪侵襲,蘊於肌膚所致。

(二)臨床表現

於曝曬後數小時或十數小時,受曬部位特別是突出的部位皮膚紅腫,甚至發生水皰或大皰,自覺燒灼感,伴癢痛。嚴重者可伴發熱、心悸、頭痛及惡心等症狀,甚至可發生血尿、蛋白尿。常於24小時內達到高峰。病程輕者1~2日,重者1周逐漸消退,皮膚糠狀或大片脫屑,留有色素沉著,少數可繼發或激發多形性日光疹、遲發型皮膚卟啉症及紅斑狼瘡等疾病。

(三)治療

1.西醫治療

(1)口服抗過敏藥,用以減輕炎症反應和自覺症狀。賽庚啶2毫克,口服每日3次,或加息斯敏10毫克,每日1次,晨起空腹服。

(2)皮質激素用於病情嚴重者早期,強的鬆10毫克,每日3次,連服3日。

(3)局部治療以消炎、止痛、安撫為原則:①爐甘石洗劑外塗,每日3~4次;②2.5%消炎痛溶液外塗;③冰牛奶濕敷,用於急性應急處理,可減輕熱痛程度;④紅腫熱痛明顯,可用去炎鬆霜外塗。

2.中醫治療

(1)內治以涼血解毒,清熱除濕為主,選犀角地黃湯或白虎湯加減,藥用生地黃30克,赤芍15克,牡丹皮15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黃芩10克,金銀花15克,梔子10克,白茅根30克,生薏苡仁30克,車前子(包)10克,青蒿15克。

(2)單方可用野青蒿適量搗碎兌水喝下,每日2次,並調敷患處。

(3)外治用鮮馬齒莧搗爛成糊外敷。大皰滲出者用馬齒莧煎水外洗。

(四)預防護理

1.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增強皮膚對日曬的耐受性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可采取逐漸暴露日光下或_目光浴的方法。

2.避免曝曬,尤其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光照強烈時間不宜外出旅遊、遊泳。

3.露天作業者,須注意遮陽,塗防光劑,如防曬霜。

4.已經發病者,嚴禁搔抓,以防感染。

五、化妝品皮炎

化妝品皮炎最早稱油彩皮炎,是麵部塗搽油彩和化妝品所致的接觸性皮膚炎症。多見於戲劇和電影演員、旅遊業服務員及中青年女性。目前,隨著化妝人群的擴大,市場上的化妝品名目繁雜,有的甚至粗製濫造,使本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

(一)病因病機

分為原發刺激性和過敏反應性2種。

1.原發刺激性多由於以下幾種情況引起。

(1)油彩和化妝品中所用的劣質顏料和油質刺激皮膚。

(2)化妝品中所含的鉛、砷、汞、甲醇等有害雜質過量。

(3)化妝品變質,由於化妝品存放時間過長或製作時含菌量超標,引起化妝品中的油脂酸敗、變質,從而刺激皮膚,產生炎症。

2.過敏反應性某些過敏體質者,接觸了化妝品中的香精、添加的藥物、防腐劑和一些含光敏性物質,可引起遲發型變態反應,而發生皮炎。

中醫認為本病因稟賦不耐、風熱毒邪侵襲,蘊結於肌膚所致。

(二)臨床表現

1.瘙瘁型多在化妝後就感到局部皮膚瘙癢、灼熱和疼痛,但無皮疹出現。去掉化妝品,不再使用,瘙癢減輕並消失。

2.皮炎型塗搽化妝品4~5日後發生,輕者局部瘙癢,起紅斑,脫屑;重者感到刺癢、灼痛,出現紅斑、腫脹、丘疹、水皰,甚至糜爛滲液。

3.色素沉著型多見於麵部皮炎反複發作之後,出現色素沉著斑,重者可形成黑變病。

4.痤瘡型在麵部的前額、兩頰和下頜部出現多數黑頭粉刺、紅色丘疹和膿皰。這種原發生於青年人的痤瘡,現在很多30~40歲的中年人也常見,主要與使用化妝品不當有關。

(三)治療

1.西醫治療

(1)首先尋找原因,清除化妝品。如若發生刺癢、灼痛等過敏反應時,切記不要用熱水和肥皂洗臉。

(2)內治以止癢、脫敏為主。可內服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4毫克,每日3次,或服克敏嗪25毫克,每日3次,或者服賽庚啶2毫克,每日3次;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溶液10毫克,或加維生素C0.5克。如果腫脹、水皰嚴重並伴有全身不適或發熱者,可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鬆10毫克,每日3次,共服2~3日,以減輕和抑製急性過敏反應。

(3)局部外治:①出現紅斑、水腫、水皰時,先用3%硼酸液做冷濕敷,然後外塗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軟膏;②僅有輕度的灼痛,刺癢,外塗矽霜或維生素Bs霜即可;③慢性皮炎除用矽霜、維生素Bs霜外,可配合氧化鋅軟膏和黑豆餾油軟膏;④痤瘡型皮炎,外塗複方硫黃洗劑,或5%~10%過氧化苯甲酰霜劑,或0.05%維甲酸軟膏,每日外搽2~3次。

(4)記住下次另選其他品種或牌號的化妝品。

2.中醫治療

(1)內治:以清熱解毒利濕涼血,佐以祛風止癢為主。①輕者用消風散加減,藥用:生地黃2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荊芥10克,白蒺藜10克,金銀花15克,薏苡仁30克,六一散10克,每日1劑,水煎服。②重者用涼血解毒湯加減,藥用:生地黃30克,牡丹皮15克,金銀花20克,紫花地丁20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白蒺藜10克,白鮮皮30克,茯苓12克,薏苡仁30克,車前草15克。每日1~2劑,水煎服。③痤瘡型用枇杷清肺飲加減,藥用:黃芩10克,枇杷葉10克,連翹10克,桑白皮10克,丹參10克,野菊花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夏枯草10克,車前子(包)10克,每日1劑,水煎服。或服成藥龍膽瀉肝丸。

(2)外治:①急性皮炎若有紅腫、糜爛、滲液時用馬齒莧、紫花地丁各60克水煎液或用中藥第三煎,做冷濕敷,每日1次;②痤瘡用顛倒散調敷,每日1次。

(3)色素沉著或黧黑斑,可參考黃褐斑治療章節。

(四)美容療法

色素沉著型和痤瘡型的美容療法,如負離子蒸麵、中藥蒸麵、粉刺挑治、按摩療法,以及中藥石膏倒膜等,具體方法均參見痤瘡章節和黃褐斑章節。

(五)預防護理

1.慎重選用化妝品,尤其含有藥物的化妝品。

2.皮膚敏感者,最好選用不含香料,無色的護膚品。

3.化妝應以護膚、清潔、營養為主,盡量不用或少用美容性化妝品,尤其是帶顏色和粉質的化妝品,如香粉、胭脂等。

4.需要經常化妝的演員和旅遊業服務員,化妝時須先塗防護劑,防護劑勿用粗製和過期之品。

六、激素性皮炎

激素性皮炎是指長期外用含氟類固醇激素藥物所致的皮膚炎症。在此重點介紹麵部激素性皮炎。

(一)病因病機

自20世紀50年代,皮質類固醇激素推廣應用至今,由於其療效較高而被廣泛使用,尤其在皮膚科領域,外用激素軟膏更是超過其他任何藥物,從城市到農村,上到醫院及各層醫療診所,下至尋常百姓家,激素藥膏幾乎成了無人不曉的“萬能藥膏”。隨之而來的激素性藥物性皮炎及其後遺症也逐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