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美顏

天然功能美食美顏概要

美顏指的是什麼?

所謂美顏,就是指對麵部的美容。這裏不討論如何通過化妝使麵部美麗,主要是談麵部健康,以此保持和改善麵部的自然美麗。對於麵部皮膚病的防治,安排在美膚的章節中介紹。

在大千世界裏,美是無限的,天上人間,處處有美。人是美的精華,美對人們又充滿著魅力。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類特有的心理感受,人人都追求美。愛美,追求美。這是每一個人的天性。中國人曆來對女性美顏的標準是“桃花映麵”、“唇紅齒白”。

然而真正達到這個標準,年齡在15~45歲的女性中,人數不足1/5。可從古至今,人類追求美的項目與日俱增,尤其是護理“臉”,著重的方法就是塗脂抹粉,卻忽略了生理健康的重要性。21世紀受歡迎的三大話題“健康、美麗、財富”告訴我們:美麗之人往往不一定健康,但健康之人卻一定是美麗的。人的皮膚、顏麵的美,是人體健康所表現出的一種美的表象。女性麵部顏色紅潤與否,氣色新鮮與否,常是人們用來評判其健康、精神與營養是否均衡的標誌。一位氣色紅豔、麵色紅潤、精神愉快的女子常是大家讚美和注目的對象;而麵色發黃、精神委靡、營養失衡的女子常會給人一種病態的、不愉快的感受。中醫認為:“婦女以養血為本”,隻有氣盛血盈,才能使肌膚細膩柔嫩,紅潤光澤,嬌顏如玉,不施脂粉亦美麗。由此看來,對愛美的女性來說,追求容顏健美、氣色紅潤、補氣養血極為重要。

美食美顏應吃哪些功能食品?注意哪些事項?

一個人的貌美不美,除了先天因素外,後天的精心調理和保養是非常重要的。美容專家認為,美的關鍵應當來自人體內部,許多有益於人體健美的天然功能食品,對一個人的健美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漂亮的皮膚是可以吃出來的。生活中,人們都比較注意保養自己的皮膚,可實際上,如果在飲食方麵稍加注意的話,就會“吃”出一個好皮膚顏色。這是因為皮膚的黑與白,主要是由皮膚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的能力決定的,而這一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受食物攝入的營養成分所左右。如維生素C具有減緩黑色素合成的作用,平時常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諸如番茄、芹菜、白蘿卜、黃瓜、西瓜、蘋果等,就可使皮膚變得白嫩。中醫認為,麵色與髒腑氣血的盛衰有密切的關係,其中尤以心、血關係最為密切。請看:五髒調和、氣血旺盛、身體健壯的人,皮膚必定是光潔紅潤的;麵色蒼白的人,往往是因慢性病、營養不良、貧血或因手術後及產後失血所致。麵色蒼白的病人應多吃些補氣補血的食物,如紅棗、桂圓、枸杞子、蜂蜜、紅糖、山藥、雞蛋、動物血等等;麵色灰暗的人有可能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從而麵色缺少光澤。這類人要以滋陰補腎為主,應多吃些甲魚、蚌肉、海參、銀耳、瘦豬肉、鴨肉、子公雞、栗子、百合等等。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天然功能食品是一種安全可靠,無任何副作用的健體、美顏的良方,但必須因人而異堅持常用,方能收到預想的效果。

益膚美容飲食的調理一定要與強身健體飲食調理相結合。人體的健康、美顏都離不開飲食的調理,誰都知道:一個營養不良的人,不但身體不會健康,其顏麵亦不會有光澤。

人的體型不同,其益顏健體飲食調理也應有所不同。一般說來,肥胖體型者在選用益顏健體食品時,應以清淡、性涼、低糖、低脂肪為標準,如冬瓜、西瓜、芹菜、卷心菜、綠豆、兔肉等等;而瘦肉體型者,在選用益顏健體食品時,則應以溫熱性及平性食品為主,如羊肉、牛肉、洋蔥、河蝦、大棗、核桃等等。

美顏美食要立足於平衡膳食營養

美顏需要充分的營養,營養素的獲得要靠合理的膳食。美顏美容,首先要立足於平衡每日的膳食營養,平衡的膳食營養是美顏美容的基礎。為此,應注意的幾點:

主食粗細混食:五穀雜糧,各有所長。如糙米加工成白米就失去了55%的鐵,86%的錳和大部分鋅;玉米含有細糧所缺乏的鎂和胡蘿卜素;高粱所含的脂肪和鐵是糧食中最高的;燕麥和蕎麥所含蛋白質和賴氨酸都比精米白麵高;小米含有豐富的色氨酸等。如果糧食混合食用或搭配吃點粗雜糧,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元素的不足,還能調劑口味,增進食欲,防止便秘。

葷素食合理搭配:葷食(動物性食品)是優質蛋白質和脂肪的主要來源,動物蛋白質與主食、豆製品搭配(植物性食品),能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不愛吃肉的難免身體虛弱,免疫功能低下。如果肉食與蔬菜配合,可使機體獲得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例如,動物性食品和海產品是鐵、鋅、碘、鈣、鉻、硒等微量元素的良好來源,但錳、鉀等則必須從植物性食品中得到補充,搭配食用又能大大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率。又如,大米中鐵的吸收率僅1%,如與肉、動物肝髒、綠葉蔬菜搭配食用,則吸收率可提高到10%以上。蛋類的鐵吸收率也較低,僅3%左右,如同時進食綠葉蔬菜、番茄、橘子汁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鐵的吸收率也會大大提高。

幹稀相配:主食的幹稀搭配挺有學問,它不僅能增進食欲,有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還能提高營養價值。如油條配豆漿,饅頭、花卷配小米粥等,均能明顯地提高消化率和主食的蛋白質生理效價。

瓜果、蔬果多樣化:瓜果及蔬菜的品種繁多,所含營養素的多少不盡相同。要特別注意選食含鈣、鐵、維生素C、B族維生素及胡蘿卜素豐富的食品,如豌豆、毛豆、花生、蘑菇、發酵豆製品等富含鈣、鐵及B族維生素;青椒、番茄、莧菜、大棗、山楂、柑橘等富含鈣、鐵、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同時還能促進其他食物中鈣、鐵的吸收。胡蘿卜、鮮玉米、紅薯、金針菜等富含胡蘿卜素。菠菜、白菜、苜蓿等含維生素K,可以預防各類傾向性的病變。香蕉含有維生素E,有延緩衰老,減少色素沉著的作用。海產品雖是鋅的“富礦”,但青菜、豆莢、黃豆、蘋果等也含鋅較多。芹菜中鈣的含量是豬肉的30倍左右。可以說,瓜果蔬菜是對人體健康無害的特種“藥品”。

薏仁豬腳湯

[原料]豬腳250克,裏脊肉150克,蝦米15克,薏仁50克(薏仁即薏米仁,市場有售)。

[做法]豬腳切小段;裏脊肉切成小方塊,蝦米洗淨加花椒粉,用紗布包紮好。先將豬腳、裏脊肉和薏仁放入鍋中,煲滾後放入少許薑蔥和紗布包,再煲後改小火煲10分鍾,下鹽調味即可。

[特點與功能]此湯美容護膚,滋陰益氣。中醫認為,薏仁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肺、養顏護膚、輕身益氣等功效。可治筋脈痙攣、屈伸不利、水腫等病症。據分析,薏仁中含蛋白質16.2%,比粳米、糯米高,脂肪4.65%,稻米才0.4%,還含有氨基酸(亮氨酸、賴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以上營養成分均為美容營養素。如,人體皮膚組織中有許多活性的細胞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脂肪在皮下適量貯存,可滋潤皮膚,增加皮膚彈性,推遲皮膚衰老過程等。

薏仁蓮子百合粥

[原料]薏仁20克,百合5克,蓮子6克,枸杞子、冬瓜仁、甜杏仁粉各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薏仁、蓮子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蒸熟,再與洗淨的百合、枸杞子、大米同煮粥,粥熟後調入冬瓜仁、杏仁粉再煮片刻即可。

[特點與功能]可定期每日服2次,早晚空腹食用。此粥美容效果極好,因多種原料均含美容營養素。薏仁在禾本科植物中占第1位,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歐洲,稱它為“生命健康之禾”。日本民間一直把薏仁視為珍貴的保健滋補品。

現代醫藥學研究發現,百合有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強身健體、滋潤皮膚等功效。《本草拾遺》載:“令發黑,不老。”

薏仁百合湯

[原料]薏仁50克,百合1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薏仁、百合洗幹淨,加水適量煮成湯,加蜂蜜調味,連吃1~3個月。

[特點與功能]此湯養陰清熱。溫熱飲之,常食有效。營養學家將薏仁和稻米相比較:蛋白質,薏仁為17.6%~18.7%,粳稻為7%~8%,糯稻為9%~10%;脂肪,薏仁為11.74%,稻米隻有0.4%;薏仁每100克中還含有鈣72毫克,磷242毫克,鐵1毫克,維生素B↓10.41毫克,維生素B↓20.10毫克,尼克酸(煙酸)2.3毫克等。經常食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食物,有利於美容護膚。植物脂肪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食後會滋潤皮膚,推遲皮膚衰老。鈣、磷、鐵等營養物質,也是人體美和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質。

薏仁蓮芡羹

[原料]蓮子、芡實各60克,薏仁100克,桂圓肉15克,蜂蜜適量。

[做法]蓮子、芡實洗淨。把所有用料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1小時即可。

[特點與功能]本品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可作為零食小吃食用。中醫藥學認為,薏仁味甘、淡,性涼,入脾、胃、肺經,有清熱利濕、健脾補肺、潤燥美膚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濕困、食少泄瀉、皮膚粗糙、腳氣浮腫等病症。據研究分析,每100克薏仁中含蛋白質17.58克,這是一般穀類很少能比得上的,因為一般大米才含有7.72克。脂肪含量每100克中含7.15克,也是一般穀物望塵莫及的,因為一般大米才含有0.77克。現代醫藥學研究發現,薏仁營養價值高,易於消化,還有改善人體皮膚彈性,使皮膚光潔等作用。

菱角形餛飩

[原料]麵粉500克,雞蛋1個,豬瘦肉200克,韭黃、冬筍、香菜、紫菜、蔥薑汁、醬油、精鹽、香油、味精、鮮湯、澱粉各適量。

[做法]將麵粉、雞蛋液和適量水合成稍硬的麵團,揉勻,擀成薄麵片,至麵片放在手掌上能見掌紋為止,折疊起來,切成約7厘米見方的塊備用;豬肉剁成末,加入精鹽、醬油、香油、味精、蔥薑汁攪拌成餡;韭黃切成2.6厘米的段;冬筍切成黃豆大小的丁;香菜切成末;紫菜用溫水泡發洗淨。把麵片放入左手掌,右手放入餡,捏成菱角形餛飩。鍋內放入鮮湯燒開,下入餛飩、冬筍丁,煮至九成熟時,加入韭黃、精鹽、醬油、紫菜,調好口味,然後加入味精、香菜,淋上香油即可。

[特點與功能]本品皮薄透明,餡多鮮嫩。可用於早餐或加餐用,也可列入正餐的配餐用。此餛飩具有充潤皮膚、健體駐顏之功效。本品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尼克酸等成分。

玉米糊糖汁粥

[原料]鮮玉米500克,獼猴桃5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獼猴桃搗爛,取汁備用;玉米洗淨,用絞磨機絞成糊,入鍋內煮成玉米粥,放入白糖、獼猴桃汁,攪均勻即可。

[特點與功能]此粥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可酌情用於早餐或加餐。中醫認為,玉米具有補益和胃、滲濕利水之功效,可治水腫、腳氣和小便不利等症。現代科學研究分析,玉米每100克含蛋白質8.5克,脂肪4.3克,還含有磷、鎂、鈣、鐵、硒等礦物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E等。上述成分絕大多數均對強身健體、美膚養顏有益。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玉米中含有一種長壽因子穀胱甘肽,它在硒的參與下,生成穀胱甘肽氧化酶,有抗氧化作用,其作用比維生素E還高500倍。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成分具有恢複青春、延緩衰老功能。

棗蓮三寶粥

[原料]大米100克,綠豆、通心蓮子各20克,紅棗30克,白糖100克。

[做法]大米與綠豆淘洗幹淨,一起放入鍋內,加水1000毫升,用大火燒開後,加入洗淨的紅棗、蓮子,改用小火再煮30分鍾,至粥黏、蓮子和綠豆酥爛。將粥盛入碗內,加白糖調勻,即可食用。

[特點與功能]此粥營養豐富,益氣強身效果很強。溫熱食之,可佐餐配粥食用,也可加餐食用,還適於產婦飲用。中醫認為,大米補中益氣;綠豆清熱潤膚;蓮子公益脾胃;紅棗健身安軀,養血安神。三者合用,更有益於滋陰生津、養顏潤膚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分析,大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與大豆相近。大米所含的蛋白質屬於優等蛋白質,易被人體吸收。有資料介紹綠豆的營養價值比雞肉還高,蛋白質比雞肉高,熱量是雞蛋的3倍,鈣是雞肉的7倍,鐵是雞肉的4.5倍,維生素B↓1為17倍,維生素B↓2和磷的含量也比雞肉多。紅棗含糖特別豐富,鮮棗中達26%~36%,幹棗中高達60%以上,其中葡萄糖占32.5%,特別是,紅棗中的維生素最多,居鮮果之首,為鮮桂圓的6倍,鮮荔枝的26倍,蘋果的82倍。其他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P和煙酸等,都高於葡萄。上述營養成分均有益於紅顏美白、潤膚抗皺。

紅小豆粳米粥

[原料]紅小豆5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紅小豆洗淨,溫水浸泡2~3小時,入鍋,加水500毫升,煮至豆爛,加入淘洗幹淨的粳米,共煮為稀粥,食前加入白糖。早晚各1次。

[特點與功能]此粥香甜適口,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可作為早餐、加餐食用。自古以來,紅小豆就被人們視為一種多功能的補養食品。曆代醫學家的臨床經驗證明,紅小豆可用於治療心髒性和腎髒性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浮腫和外用於瘡毒之症。據現代科學研究分析,紅小豆每100克中含蛋白質21.7克,鈣76毫克,磷386毫克,鐵4.5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2等營養成分。上述成分均對美膚、護膚、美顏、美體等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常食此粥有益。

雙黑甜米粥

[原料]黑豆20克,黑芝麻3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黑豆、黑芝麻分開放入鍋內,炒至出香味時,取出研碎;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水煮粥,煮至八成熟時,把黑豆、黑芝麻放入粥內,同時調入紅糖,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各1次。

[特點與功能]此粥豆米軟嫩,紅糖芝麻香甜,開胃消食,適宜加餐、早餐溫熱食之。中醫藥學認為,黑芝麻具有補中益氣,滋潤五髒,豐肌悅膚,養血舒筋,填精壯骨,潤腸通便,明目聰耳,益壽延年等功效。《神農本草經》介紹黑芝麻時說:“……補五髒,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羅化會約醫鏡》說黑芝麻:“……澤皮膚,輕身延年。”現代醫藥學發現,黑芝麻中含有優質蛋白質,其所含的脂肪中大部分為不飽和脂肪酸,鐵含量較高,且含脂溶性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黑芝麻具有護膚、益顏、美發以及延緩衰老等作用。

果醬芝麻糖包

[原料]麵粉1000克,白糖75克,芝麻75克,熟麵粉25克,果醬25克,老肥180克,食用堿及青、紅絲各適量。

[做法]將麵粉倒入盆中,加入老肥,用溫水適量和成發麵團,稍醒;白糖、果醬倒入盆內,攪拌均勻,加入芝麻、熟麵粉,輕搓成餡。把發好的麵團,加入適量堿水,揉勻,搓成3厘米粗細的長條;按每兩1個揪劑,稍撒上補麵粉,將劑用手按扁(按成中間稍厚,邊緣稍薄的鍋底狀圓皮);然後用左手托皮,裝餡,用右手捏成半月形;在劑口處鎖上花邊,再將兩角捏合在一起,呈半圓形,並在頂部沾少許青紅絲。把包好的包子擺入屜內,用旺火蒸約15分鍾即成。

[特點與功能]此包香甜、鬆軟、營養豐富。可作為早餐、加餐食用,也可作為小點心、小吃食用。中醫認為,芝麻味甘,性平。具有補肝腎,潤五髒等功效。主治肝腎不足、病後虛羸、須發早白、婦人乳少等症。《神農本草經》謂:芝麻能“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古代醫學文獻,對芝麻的功效,評價是很高的。現代分析表明,芝麻含脂肪油可達60%,油中含油酸、亞油酸、棕櫚酸、花生酸、廿四酸和廿二酸等的甘油酸等。它還含有高達19%~28%的優質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比牛奶超過2倍以上的鈣質,且易消化吸收。營養學家對芝麻的評價很高,認為它是高鐵、高鈣、高蛋白的三高食品。因此芝麻是優良的滋補強壯劑,有補血、生津、養發等功效。

山藥枸杞蒸雞

[原料]淨母雞1500克,山藥40克,枸杞子30克,水發香菇25克,火腿片25克,筍片25克,料酒40克,味精3克,精鹽4克,清湯1000克。

[做法]山藥除去粗皮,切成縱片,長度7~10厘米,厚度0.2厘米;枸杞子洗淨備用。淨雞去腳爪,剖開背脊,抽去頭頸骨留皮,下開水鍋汆一汆,取出洗淨血穢。將雞腹向上放在湯碗內,加入料酒、味精、精鹽、清湯、山藥、枸杞。將香菇、筍片、火腿片鋪在雞麵上,隨即上籠蒸2小時左右,待雞酥爛後取出上席即成。

[特點與功能]此菜色淡紅,湯清味鮮略酸甜,肉酥爽口。本品適用於瘦身養顏者。中醫藥學認為,雞肉性溫味甘,具有溫中益氣,活血調經,滋養五髒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貧血、水腫、病後虛弱等病症。據測定,每100克雞肉中,含蛋白質24.4克,脂肪2.8克,鈣2.2毫克,磷194毫克,鐵4.7毫克,維生素B↓20.17毫克,尼克酸3.6毫克等。上述成分均有益美容。

茄汁燜雞(西式菜)

[原料]帶骨雛雞肉350克,蔥頭50克,番茄100克,罐頭鮮蘑30克,生菜(洗淨、消毒)2葉,生菜油500克(實耗60克),鹽3.5克,白胡椒粉1克,胡椒粒0.5克,香葉1片,幹辣椒段3克,辣椒油5克,味精0.5克,番茄醬15克,黃油25克,鮮湯適量。

[做法]將雞肉洗淨,剁成兩大塊,裝在盆內,撒部分鹽和胡椒粉醃漬入味;蔥頭去皮,洗淨,切成1.5厘米見方的丁;番茄用開水稍燙一下,剝皮,去子,切成小丁;鮮蘑切成厚0.3厘米的小薄片。將煎盤架在火上,倒入少許生菜油燒至七成熱,下入蔥頭丁翻炒幾下,隨即加入香葉、胡椒粒、幹辣椒段同炒2~3分鍾,炒至蔥頭透明、微黃,加入番茄醬和少許鹽炒出紅油、溢出香辣味時,成為茄汁,盛出;用另一個煎盤架在火上,倒入較多生菜油燒至六七成熱,下入雞塊用中小火煎5分多鍾,煎至雞肉發挺、微黃,盛在燜鍋內,下入番茄丁、鮮蘑片、餘下鹽、味精和辣醬油,倒入炒好的茄汁和適量鮮湯,燒開,蓋上鍋蓋,用小火燜20~30分鍾,燜至雞肉酥爛即好。食時,把燜好的雞塊盛在盤中間,盤邊擺上生菜葉即成(作為西餐菜食用,還可加配油炒米飯)。

[特點與功能]此菜鮮香適口,微辣酥軟宜人。可佐餐食用。中醫認為,雞肉性味甘溫,具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等功效。《名醫別錄》載:“白雄雞,主下氣,療狂邪,安五髒,主傷中,消渴;黃雌雞,主傷中,消渴,小便頻數不禁,腸澼地利,補五髒,療勞,益氣力。”雞肉營養豐富,據分析,每100克的雞肉中,含蛋白質24.4克,脂肪2.8克,鈣11毫克,磷190毫克,鐵1.5毫克,維生素B↓10.03毫克,維生素B↓20.09毫克,尼克酸8毫克。蛋白質有利於美膚、護膚;脂肪有很好的美顏皮膚作用;鈣、磷、鐵缺乏,影響人體健美;維生素B族有滋潤皮膚作用。

四味乳鴿湯

[原料]乳鴿2隻,綠豆25克,生地25克,瘦肉10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綠豆、生地洗淨;乳鴿去毛及內髒,洗淨,與瘦肉一起放於滾水煮5分鍾,撈出,洗淨,再放入湯煲燒開,放入全部湯料,慢火煲3小時,加調味食用。

[特點與功能]此湯營養豐富,清熱解毒。可佐餐配湯食飲之。祖國醫學認為,鴿肉味甘、鹹、性平,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早泄、陽痿、性冷淡、女子閉經、老年體虛、消渴多飲諸症。現代藥理研究,乳鴿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E、鉀、鈣、鎂、鐵、鋅、磷、多種氨基酸等。其中鎂在體內參與神經肌肉的傳導,是構成人體內多種酸的主要成分之一,對體內一些酸有激活作用,能維護皮膚的光潔度。人體缺少鎂,會出現麵部、四肢肌肉顫抖,影響整體美。

牛肉米粉湯

[原料]米粉500克,熟牛肉300克,豬油、醬油、鹽、胡椒粉、味精、雞湯、蔥、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熟牛肉切成絲;蔥洗淨,切成蔥花;雞湯燒開;把碗內放入鹽、醬油、豬油、味精、胡椒粉、蔥花。鍋內加水置旺火上,水燒開後,下入米粉,待煮開後,撈出倒入湯碗內,加牛肉絲,即成。

[特點與功能]此湯粉柔軟,湯鮮美。適宜佐餐配湯食飲用之。中醫認為,牛肉具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之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點。據測定,每100克牛肉中含蛋白質20.1克,脂肪僅有10.2克,比豬肉低5倍左右。此外,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營養物質在牛肉中的含量也不少。蛋白質有利於美膚、護膚;鈣能維持體內細胞的正常代謝;磷有影響人的健美的作用;鐵是人體造血的重要原料,缺鐵不僅造成貧血,還使顏麵蒼白、皮膚無華。常食牛肉,有助美容。

核桃羊肉粥

[原料]核桃仁15克,羊肉100克,粳米60克,細鹽、料酒、生薑末、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洗淨羊肉,剁成肉泥;將核桃仁洗淨,打碎;淘洗幹淨粳米,放砂鍋內,加清水、羊肉、核桃仁,文火煨粥,粥熟時加調料拌勻。

[特點與功能]宜在冬天服用,每日1劑,可分次溫熱食用。每15日為一個療程。間隔5日後可用下一個療程。此粥鮮香適口,可佐餐食用。古代名醫學家李杲謂:“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風味與羊肉同者,皆可以補之。故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也。”據分析,羊肉每100克含蛋白質17.3克,脂肪13.6克,鈣15毫克,磷168毫克,鐵3毫克。此外,還含有維生素B↓10.07毫克,維生素B↓20.13毫克,尼克酸4.9毫克等。

上述營養素均有益於養顏美體。

枸杞子炒肉片

[原料]豬瘦肉片150克,枸杞子8克,花生油25毫升,鮮藕100克,精鹽6克,味精、薑末、蔥末、料酒各3克,奶湯60毫升,水澱粉10克,香油5毫升,白糖2克,熟油500毫升(耗20毫升)。

[做法]肉片用蛋清、料酒抓勻;藕先切片,再以十字切成四片;枸杞子用溫水泡好備用。精鹽,味精,奶湯加水澱粉對成芡汁備用。鍋上火,注入熟油500毫升,油燒成五成熱時,將肉片下鍋滑至肉片沒有血筋,再倒入藕片稍滑一下和肉片一起出鍋控油。鍋內留底油25毫升燒熱放薑末、蔥末煸炒出味,放入肉片、藕片,然後倒入泡好的枸杞子和對好的芡汁翻炒幾次,淋上香油出鍋盛盤。

[特點與功能]此菜舒筋活血,健脾,健美,增白皮膚。色澤紅白相間,香脆適口。可常食。中醫認為,豬肉具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等功效。據分析,豬瘦肉含優質蛋白質、煙酸、維生素B↓1、鐵、鈣、磷等,有美膚、潤膚之作用。

蒜辣香裏脊筍

[原料]豬裏脊250克,冬筍250克,紅椒25克,大蒜10克,雞蛋1個,濕澱粉、植物油、料酒、湯、味精、鹽、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豬裏脊肉剔去筋,切成薄片,用料酒、鹽拌勻,把蛋清、濕澱粉漿好,拌一點油。冬筍去外皮,煮熟切成薄片;紅椒去蒂、去子,切成小塊;大蒜去皮,切成斜片。將植物油放入鍋內,燒至五成熱時,下入裏脊肉片,用筷子撥散滑熟時,撈出瀝油;鍋內留少許油,下入冬筍片、紅椒,放鹽炒熟;然後投入大蒜、湯、味精,用濕澱粉調稀勾芡,隨即倒入裏脊肉片,翻炒幾下,放香油裝盤即成。

[特點與功能]此菜香辣味濃,脆嫩爽口。可佐餐配菜食用。

腐乳爆豬肉

[原料]豬瘦肉250克,筍片100克,紅腐乳汁30克,雞蛋1個,料酒、白糖、豬肉湯、熟豬油、水澱粉、香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洗淨豬瘦肉,切成薄片,加入雞蛋清,充分攪勻,備用;另一瓷碗中放入紅腐乳汁、料酒、白糖、豬肉湯、水澱粉,調勻成鹵汁;旺火置熱鍋,倒入熟豬油,油熱時加入已拌雞蛋清的肉片,旺火炒,肉片變色時起鍋,瀝去剩油;再置熱鍋,加入少許熟豬油,旺火,放入筍片,煸熟筍片時加入已炒的肉片,混炒3分鍾;將調好的鹵汁倒入鍋內,迅速翻炒幾下肉片、筍片,鹵汁變濃,與肉片、筍片混勻時,加入香油、味精,起鍋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