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企業並購是許多大型公司謀求戰略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企業並購的形式多種多樣,但企業要想實現成功並購,該采用哪些手法呢?不同手法,獲得的效果也往往大不一樣,所以,企業要結合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在企業並購活動中,不同企業用的手法也不盡相同,付出的成本也不一樣。如果企業不想花費巨大的並購成本,可以采用企業重組的方式。一些企業實力不雄厚,又想快速把公司擴張成集團公司,就可以找一些小規模公司,或跟自己實力差不多的公司,進行重組,把這些公司納入到一個整合的公司中來,在這些重組公司上麵組建一個集團公司。在評估各自的淨資產基礎上,每個重組企業按照各自淨資產占重組後公司總淨資產的比重來占據相應的股權,形成強強聯合,就能很快組成一個實力較大的集團公司,旗下就有一係列的子公司。
典型的例子是貴州漢方集團,貴州漢方公司原本是做童裝起家,後來開始涉足中藥和生物製藥行業,並經營得風生水起。在貴州中藥行業中,有一家在當地非常有名,且有一百多年經營曆史的大型中藥企業——德昌祥藥業。德昌祥藥業誕生於清朝末年,主要生產一些婦科丸之類的中藥產品。為把規模做大,兩家企業後來進行重組,共同組建貴州新漢方集團公司。如此一來,公司便覆蓋了中藥和生物製藥兩大行業,產品門類齊全,整體實力強大,且正在籌備上市。
社會上有許多中小型公司,單靠自己慢慢經營是很難做大的,所以,許多企業都想擁有規模優勢,想通過並購做大又實力不足,而企業重組則是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在深圳時,我認識一個朋友,他便是從事企業重組的一個高手。2011年他從企業辭職出來創業,成立了一家小型管理谘詢公司,苦苦經營,雖然有點收獲,但想做大卻困難重重。但他為人善於交際,認識的商業圈子比較廣,結識了一批小企業老板,結果發現大家都有種勢單力薄、獨木難支的感覺。於是有一次,他邀請了幾個有業務關聯的企業老板聚餐,席間提出了企業重組的構想,結果大家一拍即合。這些公司中,有專業培訓公司、有軟件公司、有貿易公司,也有手提包類的小型生產企業,結果這些企業一重組之後,就變成了一家擁有數百名員工,業務範圍較廣的小型集團公司,子公司之間也相互進行業務扶持。例如管理谘詢公司在開展培訓業務時,也幫公司收攬軟件開發項目;貿易公司也利用自身資源幫手提包生產企業拉攏銷售訂單;而且對外打著集團公司的牌子,能比較容易地獲得客戶的認可,所以經營業績比之前明顯好轉,發展勢頭相當不錯。
除了企業重組這一模式之外,另一種就是企業並購,企業並購就是直接購買對方的股權。按照占據對方企業股權的大小,可分為參股、控股和整體收購三種方式。參股這一方式目前比較流行,一些企業如果實力不足,或者不想親自去經營一個新行業,可以采用參股這一方式。當前許多企業喜歡從事股權投資活動,用的就是參股模式。例如一家大型企業正籌備上市,但實力有點欠缺,那其他企業就可以用現金投資,或者將自己公司旗下的一些子公司投資到對方企業中去,占據對方一定的股份,成為對方企業股東之一,然後一起把對方企業推動上市。企業之間相互參股已成為廣受企業青睞的一種並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