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有權力但不能玩權術(1 / 1)

005有權力但不能玩權術

在企業管理中,“權術”是普遍存在的,很多管理者癡迷於玩弄權術,以為這樣可以提升自己的威信,強化自己的管理能力。然而,玩弄權術會帶來頗多的問題,不但達不到應有的管理效果,還容易導致管理偏離預計的軌道。

蔡先生是某公司的老板,他有一個管人的習慣,每當公司來了一個新人,他就會給對方布置一個任務,隻是為了馴服對方。比如,銷售崗位上來了一名新員工小李,蔡總會對他說:“一周之內,製定一個改變現有市場占有率下降、銷售疲軟的可行性方案。”

小李年輕,充滿闖勁,事業心很強,接到任務後馬上緊鑼密鼓地進行市場調研、訪談、分析,尋找市場衰退的原因,製定了一個完整的市場運作報告,按時上交了方案。可是兩個星期過去了,小李也沒有聽到蔡先生的反饋。

一個月以後,蔡總又安排小李開始另一個市場開發項目,小李忍不住提起那個市場運作報告,蔡先生卻說:“那個方案不用了,你再做另一個方案。”說完這句,蔡先生還不忘提醒小李:“記住了,以後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不要問東問西。”小李雖然心有不甘,但是又毫無辦法,這也讓小李感受到蔡先生的“威嚴”十足。

像蔡先生這樣,為了“馴服”下屬,故意布置一個不是任務的任務,讓下屬忙活幾天,費盡心思完成,最後卻把下屬晾一邊,這是不人性的權術手段,雖然表麵上能控製下屬,讓下屬聽話,但絕對帶不出忠誠的員工。

事實上,真正的管理智慧並不是玩弄權術,而是讓員工對企業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作為管理者,不應該狹隘地以個人感受、得失、態度來評判下屬,而要從企業利益的角度出發,本著對員工負責,關愛員工的心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下屬對其工作負責,對企業負責。這樣的管理才有領導力,才有影響力。

某集團公司的總經理方總一旦有空,就會到車間去轉悠,問員工工作累不累,家中有沒有困難;過節的時候,他又問員工單位發的禮品有沒有領;還鼓勵員工好好幹,公司不會虧待他們。大家都能從方總那裏感受到一種被領導關懷和激勵的感覺。

為什麼員工跟著方總都能士氣高漲呢?因為方總采用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讓員工感受到了關懷和鼓勵。這才是激發員工積極工作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見,作為管理者,有權力可以,但不要玩弄權術,否則,隻會引起員工的反感,對管理並無好處。

俗話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管理者玩弄權術,帶給員工的是壓迫感,最終會激起員工的反抗。如果改變管理方式,用人性化管理,用人格魅力來影響員工,所產生的管理效果將是截然不同的。

006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做到才能要求別人

有人說,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要花50%以上的精力去為員工做表率。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管理者每天上班不守時,怎麼要求下屬守時呢?一個上班常打私人電話、上網聊天的管理者,怎麼要求下屬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地工作呢?一個背後說客戶壞話,吃公司回扣的管理者,怎麼要求下屬真誠對待客戶、忠於公司呢?

相反,如果管理者不論刮風下雨、雷打不動準時上班,那麼他的下屬還好意思遲到?如果管理者嚴於律己,上班時認真對待工作,那麼他的下屬還敢為所欲為?如果一個管理者對客戶畢恭畢敬、真誠地為客戶服務,下屬如何敢傲慢滑頭呢?所以,如果你想要求下屬,請自己先做到,你做到了,下屬相應地也會自覺起來。

李嘉誠在管理中,非常重視給員工做榜樣。他經常對自己的員工說:“自己沒有做好,怎麼能要求別人做到呢?”雖然李嘉誠是董事會主席,但是他和普通員工一樣遵守公司的製度,從來不會輕易違反公司的規定。為了節省時間,提高開會的效率,他要求高階主管開會要注意控製時間,最長不能超過45分鍾。如果超過了規定的時間,一定要立即終止,如果有的事情沒有處理完,必須自行找時間處理。

製度剛出台時,很多人一時間適應不了,開會經常超時。有一次,李嘉誠和幾名董事開會忘了時間,當他們看表時發現已經超過了一個小時。李嘉誠當即決定散會,幾位董事提醒李嘉誠事情非常緊急,希望破例處理完。但李嘉誠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是公司的高層人員,如果我們做不到,怎麼要求員工做到呢?公司上下有數千雙眼睛,都在盯著我們呢,我們一定要做出好榜樣。”

海爾的張瑞敏曾經說過:“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管理者不加強自我約束力,不做好表率,部下就會更加放鬆、放縱,這樣就無法管好企業。隻有自己先做到,才能要求別人做到,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員工,才能產生強大的感召力。

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曾經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現代企業的領導者,應該努力以身作則,給部下樹立良好的榜樣。否則,“上梁不正下梁歪”,很難把企業經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