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袁術中伏壽春城定(上)(1 / 3)

不管賈詡知道與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張繡是絕對沒有想到的,而張繡的反應也證明了這點,“既然伯符沒有退兵之意,那何談退兵一說?”張繡眼露疑惑的看了孫策一眼問道。

雖然心中對於張繡是十分鄙視加不屑,但現在卻要用到人家,當下便微笑道:“張將軍有所不知,如今這劉尚奪我曆陽,世人皆知,當此時若是我大軍退去,依照那袁公路的性情,張將軍以為會如何?”

張繡想也沒想便道:“自然是出城追擊。”

“如此,那便對了,但若是我軍假裝退去呢?”孫策繼續微笑了一下,也就不再多言,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若是這張繡還不明白,那就隻能用豬腦子來形容了,不過既然可以坐擁宛城這座通往許昌的咽喉之地的人,豈能連這點都看不到?

事實也是如此,張繡雖然不及孫策,但卻也不是庸主,當然了,相對於劉備曹*這些梟雄而言是差了點,但經過孫策這麼一說也知道了孫策的打算,眼前一亮道:“孫將軍的意思是,待袁術追來之時,半路設伏?”

孫策點了點頭,確認了張繡的想法,不過還有一點孫策沒說,那就是他要設的伏兵可不是他孫策的兵,而是張繡的兵,但現在還有一件事情是需要他說出來的,當下仔細醞釀了一下情緒。

有些為難的對著張繡道:“哎,張將軍你也知道,目前我軍隻有一萬人馬,就算是想要設伏,恐怕也不夠啊,那壽春城中少說也有十五萬的精兵良將,就算是他們要追擊,也定然不會少於五萬啊,甚至有可能是十萬,如此一來策也是有心而無力啊!”說罷,還假裝無奈的歎了一口氣,順便暗中觀察張繡的反應。

而張繡也沒有讓孫策失望,張繡聽了孫策的話後,當即麵漏不屑的說道:“既然這樣,若是孫將軍不嫌,那繡就助將軍一臂之力如何?”確實,張繡有那個不屑的資本,或許對於一般人來說,這袁術的十五萬大軍真的是太多了,但是他張繡可不是一般人,最起碼也是二般人不是,所以他還真就沒把袁術的這十五萬兵馬放在眼裏,畢竟它可是率領三萬兵馬就把袁術的五萬大軍擊潰過,更何況是現在的十五萬殘兵敗將?

在張繡的眼裏,這壽春城中的十五萬士卒就是殘兵敗將,若是壽春城高牆厚,張繡甚至想直接強攻了,若是能拿下壽春,到時候就算是在宛城混不下去了,也可以有個退路不是?對,這壽春就是張繡的最後目標。

可能有人到現在才明白,當初合肥之時為什麼張繡會那麼爽快的答應將之給了孫策,合肥雖然也是兵家重地,城池也算堅固,但畢竟太遠了,這次討伐袁術,他張繡可是繞路而行的,若是不繞路就要獨自麵對袁術的大軍,張繡雖然不是梟雄,但也知道人都聚在一起了,好打啊,就算是兵敗,也不見得能損失多少。

而將合肥給了孫策,到時候再讓孫策將這壽春讓給自己,那孫策還能說什麼?這也算是賣了孫策一個麵子不是?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這張繡也不是省油的燈啊,不過話說回來,在這個英雄輩出的亂世年代裏,能有一塊地盤的,又有哪一個是省油的燈?不過一切都要等壽春拿下了再說。

再說孫策一見張繡答應了,大喜道:“有了張將軍這句話,那策就心中有底了,來人,把地圖拿來。”

孫策將親衛拿來的地圖,掛了起來,攤開,對著站立一旁的張繡道:“明日一早,隻需張將軍在此處設伏,此處密林甚多,待我軍誘敵入此之時,便可殺出,如此一來敵軍必亂,到時,我軍必可大獲全勝。”說罷,還看了一眼在張繡身後的賈詡,但是這老頭子當真是城府深的很啊,縱然是現在了,也是一副笑摸樣,根本看不出他到底是在想什麼呢。

雖然孫策說的說很明白,而賈詡卻是看出了那麼一兩分不對來,說實話,賈詡雖然覺得孫策說的很對,也很有道理,但是卻有種感覺,那就是此計絕對沒有這麼簡單,這是他賈詡的直覺,也可以說是他作為一個頂尖謀士的直覺,但是周瑜的安排豈是那麼容易看破的?若是容易的話,也不至於劉尚在得到了魯肅和劉曄的支持之後依然奪不下吳郡和會稽二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