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朱桓拔劍開始,到自刎結束,這一切都發生在瞬息之間,不可謂不快,就算是魏延也沒有反應過來,可見這朱桓是報了必死的決心,根本不給魏延機會。可是朱桓完全是想錯了,畢竟他的能力在那裏呢,能文能武,雖不是提筆可安百姓,上馬可安天下,但也是文能定一郡之地,武能蕩賊掃寇,可以說是難得的文武全才了。
但他卻是把自己看的太輕了,有些妄自菲薄,憑他的才能就算是丟了曆陽,回到孫策處,頂多是受些懲罰,絕不會有喪命之危,畢竟現在的孫策可不是原來曆史上的那個江東霸王孫策了,畢竟江東大半土地都被劉尚占據了,而且人才也是匱乏,正是用人之際,怎能輕易斬殺大將?
而且就算是魏延想的也不是殺之而後快,隻是想要報這一劍之仇而已,畢竟劉尚也看中人才,如果他願意投降的話,魏延還真就不能把他怎麼樣,所以說朱桓完全可以不用死,但卻因為他自己的原因導致命殞。
魏延看著朱桓的屍身,雖然他沒有阻擋住朱桓自刎,但卻也很是佩服朱桓,畢竟現在這個年頭,還有幾人能夠真正的城在人在,城失人亡?魏延對著手下親衛道:“來人,將這些士卒全都收押,還有,去將主公請來。”親衛剛邁出一步,卻聽魏延又道:“等等,還是算了吧,我親自前去,你們就先把這些士卒收押起來吧。”
“諾!”
劉尚軍大營,早在魏延攻下城池的第一時間便有士卒報給劉尚知道了,而劉尚也沒有想到,這魏延居然真的就在今日攻下了城池,而且還未到傍晚,這一點著實讓劉尚吃驚不已,其實劉尚還是有些受到了前世的影響,畢竟在前世的朱桓不管怎麼說,他出場之時已是一員沙場宿將了,而現在也正是朱桓剛剛出道之時而已,碰上魏延這樣的猛將加上精銳之師,他朱桓焉有不敗之理?可是劉尚卻將之當成了後世那個已經成熟的朱桓來對待了,因此對於魏延可以這麼早就攻下曆陽才有些吃驚。
而無論是甘寧還是太史慈都對魏延如此輕易的攻下曆陽確是沒有絲毫的驚訝,畢竟現在的朱桓還不成熟,所以他們也不知道這朱桓在以後可是一員名將,所以此時卻是感覺再平常不過了,因為魏延的武藝和謀略他們通過這麼長時間的共事,也已經有所了解了,饒是魏延奪不下來,那才會有些吃驚的,隻不過是感覺有點早了而已。
而劉曄自然也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當魏延走入帳中的時候,甘寧和太史慈等人均是道賀道:“文長又立一大功啊,恭喜恭喜!”
魏延一聽這話,怎能不高興?但還是抱拳回道:“這一切全賴主公之福,更兼將士用命,這曆陽城才被奪下的,魏延可不敢貪功啊。”這些將領雖然是在劉尚的中軍大帳,但是也都知道劉尚是個什麼樣的人了,自然是敢這樣向著魏延道賀,否則就算是借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在自己主公的麵前這樣做的,畢竟主公都沒發話,他們在卻在這裏恭賀,確實是缺少禮數了。
而劉尚對於這些也不是非常在意,當下便對著魏延道:“文長謙虛了,不過這曆陽城市奪下了,那不知城中守將朱桓如何了?”
“主公,那曆陽守將已經自刎在城中了。”魏延對著劉尚行了一禮說道。
劉尚眉頭一挑:“哦?這樣啊,那就將其屍首命人送給孫策吧。”
眾將聞言大驚失色,而一旁的劉曄也是非常不解,對著劉尚道:“主公,為何要送給那孫策?”
劉尚看了一眼劉曄,眼中精光一閃,微笑道:“子揚,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好降低孫策軍卒士氣的機會嗎?”
劉曄不是笨人,劉尚這麼一說也就明白了劉尚的意思,劉尚這是要讓孫策明白,曆陽已經被他奪下了,要知道這曆陽不但是兵家重地,更是他孫策退回會稽郡的唯一通道,實乃是咽喉之地,可以說曆陽失守,那麼便意味著孫策的後路已斷,這一點孫策的軍卒自然也是知道的,而且眼下的形勢對於孫策來說可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