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遷後新立的朝庭是在世家的支持下建立的,這其中又以琅琊王氏為首。
公元322年,王敦為了維護大族利益,自荊州起兵,進攻建鄴,欲清除劉隗、刁協等政敵,劉隗、刁協等人外逃。
次年,司馬睿病逝,太子司馬紹繼位。
公元324年,王敦病重,被人告發圖謀篡位,司馬紹於是下令討伐,王敦篡位之舉沒有得到琅琊王氏的支持,不久,王敦病逝,部下兵敗身亡。
次年,司馬紹病逝,長子司馬衍繼位。
由於此時儒學不為士人所喜,所以黃老之學被重提,士人們開始尚玄學,喜清談。
又是一年冬季。
這一日,大雪初晴,陸山漫步在梅園之中,他已經不記得這是第幾場雪了,來到小亭之中,抬起衣袖,輕輕在石凳之上拂了拂,坐了下去。
由於是新晴,此時觀中並沒有多少香客,不過待過上一段時日,梅花開始綻放之時,梅園之中便又會如往年一般熱鬧。
隨著帶有些許寒氣的空氣被慢慢吸入肺中,陸山慢慢的閉上了眼神,坐在那裏靜思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陸山聽到了腳步聲響起,慢慢的睜開了雙目,看到一名青年正向著小亭走來,不時的打量著尚未吐苞的梅樹。
不多時,青年來到了小亭之中,拱了拱手,“在下王羲之,字逸少,琅琊王氏。”
陸山回了一禮,“貧道清平,梅花尚未開放,秘書郞來得早了。”
王羲之笑道,“久聞道長一手隸書揮灑自如,今日雖未賞得梅花盛開,但是有幸得見道長,不負此行,不知在下是否有幸得觀墨寶。”
陸山笑道,“願與秘書郞共同研習書法之道”,言罷輕輕抬了抬手,“秘書郞還請隨我來。”
片刻之後,兩人來到觀裏的會客室中,在書台之上鋪開紙張,研磨好墨汁,一番謙讓過後,陸山執起毛筆,筆尖在硯台之中一蘸一拖,然後略作停留,便開始在紙上揮灑起來,很快,一段由隸書寫就的文字躍然於紙上。
王羲之微微頷首,輕輕讀了出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陸山所默寫的正是老子道德經的第一篇。
王羲之讚道,“道長筆法精湛,深得隸書精義,在下自歎不如,既然是共同研習,那在下也就不再推辭了”。
言罷,王羲之更換上空白紙張,目光在筆架之上掃過,取過一支筆,吸足了墨汁,運腕如飛,一篇正楷很快便已收寫完畢。
陸山目光移至首位,輕聲念了出來,“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
王羲之所默寫的同是老子道德經中的篇章。
陸山自是稱讚了一番,接下來,兩人字體形製開始討論,再談到運筆手法,以及筆墨紙硯的材質對文字書寫時的不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