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備課本走進教室的時候我像往常一樣喊了一聲上課,教室裏稀稀拉拉的坐著二十多個學生,這樣的出席率換做任何一個老師都會生氣,一開始我多少也會有點,但是時間久了也就不會了。
在相互問好之後我開始點名,其實說是點名也不過是走形式,我隻會點那些沒來上課孩子的名字,然後再問來的孩子沒來的人去做什麼了。
“多吉,有誰知道多吉去哪裏了?”
“老師,我知道,多吉家丟了一隻羊,他跟他阿爸都去找羊了。”
皺了皺眉,我又看向另外一個空著的位置:“那央金呢?她去哪了?”
掛著兩道鼻涕的丹巴高高的舉起一隻手,不等我叫就站了起來:“她家的牛昨天生小牛犢了,今天她要在家幫忙擠奶。”
挨個的把沒來的學生名字點了一遍,每個人都有不來的理由,什麼放羊修帳篷很多很多奇葩的理由,但是在這裏都成了理所當然。
“好了,大家打開課本第83頁,我們今天要講的是……”
來西藏支教這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五年來我走過了西藏的很多地方,有藏族和漢族混居的地方,也有純粹的藏區,而這次我在墨脫縣已經停留了一年多的時間。
說起西藏很多人首先浮現在腦海裏的詞彙就是貧窮,閉塞,是的,這裏的確是這樣,就拿我現在所處的墨脫縣來說,直到2013年這裏才修了公路通了車,而墨脫縣也是全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
但是,在貧窮與閉塞的背後這裏有著其他地方永遠不能企及的優點,如果你沒有來過你不會想到這裏的天有多麼的藍,雲有多麼白,水又有多麼清,而生活在這裏的人,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心就跟這天空、這白雲和這溪水一樣,不一定最美好但卻最純粹。
小學的課程不緊張,或者說這裏的課程沒有緊張的,,就是想緊張也緊張不起來,無論是孩子和家長都不是十分看重成績,所以在這裏成績無法決定一個學生是好學生還是壞學生。
我所支教的學校是墨脫縣完全小學,雖然學校在各種政策的扶持下對學生實行了包吃住免學費的優渥條件,但是很多牧民還是不願孩子來念書,也許是因為看不到希望吧!
跟我一樣來支教的還有三個人,有兩個是大學畢業的學生還有一個原本是公務員,學校給安排的住宿條件還不算太差,我跟女兒白白有兩間房間可以使用,對比起之前的支教環境這裏簡直是天堂。
全校六個年級有三百多人,其中一百多人因為家遠需要住校,所以住宿區就成了白白最愛去的地方,天生適合做孩子王的她總是能很快的就糾結起一幫比她大的學生,而比起淘氣來她一個人能頂十個。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不想過於嬌慣她的原因,現在馬上要滿七歲的她個性幾乎已經不能看了,很多時候我甚至會懷疑我這養的不是女兒是猴子。
去食堂打了飯又去學生宿舍把她給提溜回來,我們母女倆簡單的午餐就開始了,對於生活在都市裏的人來說這裏的精神生活過於單調,沒有電視,沒有電腦,連通外界的隻是一部有線的電話,當所有的新鮮感褪去,生活上的各種難題迎麵而來的時候很多人都退縮了,所以盡管每年來支教的人很多,但這裏依然缺少老師,很多人都是沒有辦法堅持下來的。
把自己碗裏僅有的兩塊肉夾起來放進了白白的碗裏,這是我習慣性的動作,比起一般母親和女兒的相處我們倆之間更多的就是這種心照不宣了,有時候還會刻意的相互發脾氣。
“你吃完就寫作業,我得去家訪,要是很晚的話你就先睡,不要亂跑。”在菜飯相混合的碗裏倒了一些熱水,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方式吃飯,不過白白至今不喜歡,這一點真是不像我。
“你都出門了還要管我?要實在不放心你就帶我一起去唄!”
帶她去?才不要,我立刻出聲拒絕:“帶你去估計明天都回不來,上次就帶你去的,結果呢?還得我把你背回來,這樣的錯誤我可不會犯第二次。”
立刻擺出一副嫌棄的小表,一邊往嘴裏扒拉飯還不忘說道:“我這是給你增進母女感情的機會,你回來後嚷嚷著腿疼我是不是給你揉腿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