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帝王懷中的玩偶(1 / 3)

美女一直是令千古男性最神魂顛倒的可愛尤物,讓人神往而留戀。自古以來,在筆者印象中,春秋戰國時的西施倒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第一美女。可惜,從來紅顏薄命,如此傾國傾城的女子,也不過淪為帝王懷中的玩物罷了。“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穀”,這是杜甫對佳人的深刻闡述,令無數文人充滿遐想。但是,佳人命薄,在戰爭年代,不管她是閉月羞花,還是沉魚落雁,也終究逃不過命運的魔掌和權力的擺布,西施則是最典型的一位。

家境雖貧寒,婀娜又多姿

要了解西施何以為典型,我想應該首先了解她的家境和出身。在現當代,都市美女一般都和化妝有關,霓虹燈下台上的美女,看上去不少光鮮亮麗,格外動人,但大多臉上塗了一層薄薄的胭脂水粉。就連報考藝術學院的高三畢業生,也都是濃妝出場,花枝招展,其美貌更多的卻是雕飾所帶來。而古典美女西施,她卻是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西施的名字最開始並不如此,而是叫施夷光。她家世世代代居住苧蘿村,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省諸暨市境內。當時,她住的鄉有東西兩個村子,施夷光因為住在西村,所以被叫作西施。

史料中記載,西施的父親以賣柴為生,母親則在家浣紗。這樣平常的農民家境,要想穿上好衣服,買優質的化妝品,係上精致的圍巾,是萬萬不可能的。盡管西施家境貧寒,但並不影響西施的天生麗質,傾國傾城。後世曾有文人根據西施之美,編造了一個傳說,那就是西施是珍珠的化身。傳說稱,嫦娥仙子有一顆明珠,自己對其十分喜愛,常常和仙女們一起把玩。平時她出差時,便命五彩金雞日夜守護,生怕丟失。作為手下的金雞對明珠更是十分喜愛,由於它身份低微,不能像嫦娥那樣放在手中把玩,於是心生一計,趁嫦娥不在宮中時,便偷偷將明珠含在口中,躲到月宮後麵的隱蔽處悄悄玩賞,心情別提有多高興了。哪知出了意外,金雞一不小心,明珠從她口中掉下,從月宮一直滾落,直接飛入了人間。這一下闖禍了,金雞不知所措,它為了逃避責罰,隻得逃離月宮,希望到人間去找回明珠。回宮之後的嫦娥得知明珠丟失,非常生氣,便急命玉兔去追趕金雞。玉兔穿過九天雲彩,一直追到浙江諸暨浦陽江上空。這時,浦陽江邊山下剛好有一施姓農家之妻正在浣紗,忽見水中有顆光彩耀眼的明珠,忙伸手去撈,明珠卻像長了翅膀徑直飛入她的口中,並鑽進腹內。施妻從此有了身孕,16個月之後也不見分娩。一日,一隻五彩金雞從天而降,停在屋頂,頓時屋內珠光萬道。這時,施妻竟突然生下一個光華美麗的女孩,取名為施夷光。金雞與玉兔看到這情景,也沒了辦法,隻得回到了月宮,接受嫦娥處罰。自此故有“嚐母浴帛於溪,明珠射體而孕”之說。

當然,上麵提到的故事僅僅是神話傳說,不值一信。不過,有史料卻這樣記載,民間少女西施當時確實漂亮,她美得令男人一步三回頭,令女人羨慕嫉妒恨,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東施效顰”。由於施夷光住在西村故被稱為西施,在東村也居住著一位女子,可惜這個女孩並不美麗,反而異常醜陋。雖然長得醜,但東施卻沒有自知之明,總想效仿西施的一顰一笑,希望自己也能美麗動人。比如《莊子·天運》中就記載:“故西施病心而顰其裏,其裏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裏。”翻譯成白話就是:傳說西施由於有心絞痛,在村裏病發時會捂住心口緊蹙娥眉,同村醜女東施見到西施發病時的神態認為很美,此後也在村裏捂住胸口皺眉。是的,這個醜女見了西施皺眉時很美,卻不知道西施為什麼而美麗,她以為學習西施的模樣,自己也會變美,可見其是自欺欺人也。史料還記載,東施的醜在當時家喻戶曉,有妻兒的男人見了她,則會厭惡地拉著妻兒就跑。

年輕的西施常常在溪邊浣紗,婀娜的身姿,輕柔的細紗,純淨的溪水,三者融為一體,令人心馳神往。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對西施的美貌癡迷,專門乘船到浙江省諸暨市去尋找西施浣紗的遺跡,希望可以在溪水之畔找尋到西施的麗影,可惜佳人已逝,不複再生。李商隱對於西施的穿越之愛,也就隻能寄托在他的詩篇之中。

越王為私利,獻上醉美人

如果沒有戰爭,西施可能會是太平年代一位平凡的農家女子,她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美貌嫁給富裕的官紳之家,自此過上幸福而快樂的生活。她也可以一生居住在西村,與民夫為妻,成為永遠美麗的一枝村花。但是,她遇到了可惡的戰爭,遇到了越王勾踐與範蠡。從此,她的命運將不再由自己掌控,而是被當權者擺布,這是一件多麼悲傷的事呢。

當時,吳王夫差為父報仇,派兵攻打越國,橫行千裏,一舉取得勝利,並將越王勾踐逼到了會稽山上。麵對即將國破家亡的局麵,越王勾踐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作為他最信任的謀臣範蠡這時出了一個計策,他針對吳王的好色,在越國遴選最美麗的女子進獻,希望通過“美人計”改善越國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