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門上下所有弟子,願意走的都被遷走,而不願意走的,劉十三都叮囑了日後的注意事項。
已經在軍隊中供職的,願意走的劉十三立即使用權利之便,將部隊中的共產黨人給頂了上去,不願意走的也給他們麵授機宜。
這一切當然都是秘密進行的,外籍營被劉十三徹底解散,美國人回美國,德國人回德國,當然每個人都獲得了一份不菲的資金,當然他們也是帶著囑咐回去的。
軍隊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離開,這些人都是唐沅的保安團人員,離開的都是形意門弟子,嘉業銀行西安總行也悄然撤離。
劉十三在西北形成的聯絡網並沒有拆散,情報部撒出去的聯絡點也沒有解散,而消失十多年的天幹也沒有被召回。
總之劉十三留在國內的關係盤根錯節,能夠帶走的隻有旬縣集團高層這一部分,絕大多數都留在了國民黨和共產黨以及民間。
旬縣科研所和德國軍工一共製造了三顆百萬噸級的大型核彈,核彈一完成,劉十三就將旬縣科研所的德國科學家們送回了德國。
劉十三將科研所培養的中國科學家們送往了陝北延安,最後送到澳大利亞的一批人員是情報部的行動處人員。
其中有一半的人故土難離,表示想留下,高小龍隻帶走了三十多位,有二十多位直接選擇了離開,同樣劉十三都給他們留了囑咐。
留下的四十多位,劉十三把他們交給了周恩來,這些人可都是十階高手,可以稱之為各個都是大內高手,各個都是寶貝。
往日熙熙攘攘的旬縣縣城,突然變的肅然起來,劉十三打造的新二軍也被共產黨人接手,十二太保,隻有墨寶去了澳大利亞。
劉十三命令德國太平洋特遣艦隊直接蛙跳去新加坡,截斷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聯係,並解放新加坡。
在新加坡解放的第二天,劉十三就突然宣布,要將四大戰區指揮部遷到新加坡,為了方便指揮南亞和東南亞戰局。
於此同時劉十三宣布辭去中國西北戰區總指揮職務,並交出西北戰區總指揮權利。
由於劉十三在西北戰區各部隊中,穿插了大量共產黨員的政工幹部,在劉十三卸去西北戰區總指揮之職後,第一時間。
劉多荃的第50集團軍,於學忠的第51集團軍,何國柱的騎兵第二軍,孫蔚如的第52集團軍,馬鴻逵的第十七集團,馮欽哉的第14軍團,馬光宗的騎兵第五軍,鄧寶珊的第21軍團都宣布歸屬陝北延安指揮。
隻有胡宗南的第17軍團,薛嶽的第十三集團軍,蔣鼎文的第四集團軍,李品仙的第十一集團軍,毛炳文的第11集團軍,閻丙嶽的騎兵第六軍沒有發表任何聲明。
劉十三到達新加坡的第一天,就找到了張宇析,陳雨桐被派往澳大利亞主持嘉福礦業的重建工作。
陳雨析負責接收和重組南亞,東南亞的嘉業集團。
莫斯科麵對三國四路大軍的合圍,選擇了妥協,斯大林宣布辭去總書記主席等職務,並命令蘇聯在世界各地的軍隊均無條件投降。
蘇聯的投降並沒有使日本大本營認識到目前的世界局勢,反而叫囂著要日本展開本土防禦,要一億玉碎,保護天皇。
美國在收複太平洋島嶼的過程中,共計損失了五十多萬兵力,而根據這個數據推算,就是打到日本本土,還得付出百萬人的死傷代價。
這就觸及了劉十三當時答應美國動用核武器的條件,那就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而美國人認為,一百萬美國士兵的死傷正是萬不得已。
五國同盟達成一致,劉十三將五份完整的核技術資料,分別送往中國,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政府。
中國當然是送往陝北延安了,劉十三知道,隻要日本投降,蔣介石第一個收拾的就是自己,而新中國一成立,第一個收拾的也是自己。
兩者取其重,就選擇了陝北延安了,這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作為上位者,決不允許出現威脅自己地位的人和勢力,這是曆史的必然法則。
劉十三交出核技術資料的同時,交出了三顆百萬噸級的核彈,五國同盟也知道,劉十三手裏其實有六顆的。
隻是有三顆由於女兒失蹤,已經變成了廢品,而這三顆是僅有的三顆,對於劉十三交出科學家的事情也逃不過五國的情報網。
劉十三已經表示,自己將在日本投降後,退出軍界,投身商業,而他沒有涉及政界,也就預示著他不牽扯政治問題。
對於劉十三的意向,五國同盟都知道,劉十三已經幾乎等於淨身出戶,隻帶了自己的親信,五國也就默認了這一點,並表示全力支持嘉福礦業的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