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西伯利亞(2 / 2)

薛嶽等人隻用了半個月,就收複了整個新疆,直接陳兵中亞五國邊境,這五國也都是在蘇聯的實際控製之下。

中亞地區五國屬於內陸國家,以草原和山區為主,所以在這個方向使用了兩個重裝步兵集團軍和一個輕裝步兵集團軍,還有騎兵。

可以說前往中亞的這支部隊,能夠適應中亞地區的任何地形,發生的任何規模戰鬥。

在實際控製中亞地區後,劉多荃的第50集團軍沿著烏拉爾山北上,然後沿著東亞鐵路東進,需要一路橫掃鐵路沿線所有蘇軍據點和聚集區。

這條東亞鐵路一路連接了蘇聯在三個五年計劃中,東部地區新建的僅有的幾個城市,可以說隻要沿著鐵路就能消滅蘇聯在西伯利亞的所有軍事實力。

蔣鼎文的第四集團軍和薛嶽的第十三集團軍,目標就是蘇聯的烏拉爾山以西地區,在德國控製聖彼得堡後,蘇聯將受到中國和德國的兩路夾擊。

蘇聯對於來自東方的威脅,毫無還手之力,中亞的地形決定了蘇聯不可能繞過烏拉爾山從中亞-外蒙古-東三省這條路來補給太平洋西岸的幾個城市。

間接的造成了占據中國華南和華東的蘇聯駐中國,第一和第三方麵軍的軍事物資補給困難,也讓這一地區生產的物資,無法直接通過海參崴然後走陸路運回蘇聯西部地區。

蘇聯也無法對盤踞在東三省的日本駐屯軍進行援助,日本在中國的軍隊,再次隻能依靠盤剝和掠奪中國礦產和人民來進行補充。

由於德國艦隊馳援亞速爾群島的三國艦隊,所以亞速爾群島海戰進入了第二階段,美國,英國也使用運輸船給艦隊補充了損失飛機和飛行員。

由於理查德*哈尼的撤退,使得戰場遠離了亞速爾群島,相應的也遠離了摩洛哥和西班牙,使得蘇聯陸基航空兵的航程大幅度縮短,滯空時間嚴重下滑。

盡管蘇聯大西洋艦隊和地中海艦隊彙合,使得他們的艦載戰鬥機數量再次提升超過千架,可是四國艦隊彙合後,艦載戰鬥機數量也上了千架。

雖然交戰雙方的艦載戰鬥機數量持平,但是四國艦隊的艦載戰鬥機性能和火力都強於蘇聯艦載機。

雙方交戰海域已經嚴重偏離了亞速爾群島,向加拿大東海岸靠近,蘇聯艦隊總司令茶羅涅夫發覺德國海軍加入,又超出了陸基飛機航程,想撤退的時候,德國艦隊已經抽出機動兵力堵住了歸路。

這一片海域,蘇聯在歐洲和非洲的陸基航空兵的飛機都無法到達,而從英國起飛的噴火式戰鬥機和從加拿大起飛的P-40和P-46卻能到達。

短短的一天時間,交戰雙方的境況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轉,這也不怪茶羅涅夫指揮失誤,不論是誰,在對方艦隊連艦載戰鬥機都被打光的時候,不窮追猛打,那才是失誤。

就是他沒有算出德國艦隊會突然出現,而且還有能力抽出機動艦隊,去插在大西洋艦隊和地中海艦隊跟亞速爾群島之間,堵住他們的歸路。

雙方最先爆發的還是製空權,蘇聯艦載機由於德國艦載機,特別是梟龍的出現,讓蘇聯艦載機損失非常大,運輸艦上的備用機也被大量擊毀在運輸船上。

獵潛艇由於噸位過小,航速又超快,雖然炸彈無法追到,但是在艦載機的速度下,掃射它還是綽綽有餘的。

獵潛艇的消失,給四國的潛艇部隊打通了偷襲的通道,大量的潛艇混進了戰場,由於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巡洋艦等大口徑主炮根本無法對抵近的潛艇構成威脅。

而他們裝備的中小型武器都是對空的,能夠對海射擊的輕型武器和小型武器對潛艇威脅又有限。

這些潛艇就跟孫悟空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一眼,盡管小,但是疼,蘇聯大西洋艦隊和地中海艦隊的兩支艦隊的大型戰艦,一個不留神就中彈停擺,甚至被擊沉。

潛艇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蘇聯大型戰艦停擺,也就是失去動力,這樣戰艦就無法躲避魚雷和來自空中的炸彈。

海戰一開始,蘇聯艦隊就陷入了混亂之中,主要是兩支艦隊的協調能力較差,而他們麵對的雖然是四國艦隊,其實是絲毫不弱於他們的兩支艦隊。

美國,英國和法國的艦隊已經配合了兩年多,這就是一支艦隊,而德國的艦隊雖然跟他們會合,但是有獨立的指揮係統。

蘇聯的兩支艦隊統一了指揮,也就等於茶羅涅夫一個人跟兩個人打架,而且是跟他同等體重同等實力的兩個人。

茶羅涅夫在艦載機快要耗空的時候,就下令所有艦隊突圍,向直布羅陀海峽突圍,他們及時回到亞速爾群島,也已經失去了先前的優勢。

隻有突圍到直布羅陀海峽三百公裏範圍內,西班牙和摩洛哥的蘇聯陸基飛機才能支援他們,而加拿大和英國的飛機卻無能為力。

製空權失去後,迎來的就是成群結隊的魚雷攻擊機和轟炸機,所有被潛艇重創失去動力的蘇聯艦艇第一波被優先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