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冰雹計劃(1 / 2)

蘇聯突圍艦隊跟德國艦隊的機動艦隊,麵對麵的開始了炮擊,這是蘇聯橫掃歐洲後,五國在中國西北結成同盟後的第一場傳統意義上的海戰。

雙方的所有大小戰艦都排開陣勢,互相炮擊,加上後麵追著的四國主力艦隊,雙方五百多艘戰艦都互相噴吐著火舌。

所不同的是蘇聯艦隊所受到的攻擊來自天空,海麵和海底,是全方位立體的攻擊,蘇聯的反擊隻有他們的巨炮,航母都已經成了累贅。

蘇聯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消耗速度非常快,海戰打到半夜的時候,蘇聯的戰艦已經所剩無幾,整個戰場隻有幾艘驅逐艦和巡洋艦脫離戰場。

跟隨蘇聯大西洋艦隊和地中海艦隊的運輸補給船隻有少數損毀,大半都被俘獲,繳獲了大量的軍用物資。

亞速爾群島海戰從開始到結束,維持了三天兩夜,曆經兩個階段,戰火遍及大西洋亞速爾群島以北上千萬平方公裏海域。

亞速爾海戰以全殲蘇聯大西洋艦隊和地中海艦隊,兩支艦隊四百三十餘艘戰艦,俘獲九十多艘運輸船從而大獲全勝。

四國海軍艦隊,共損失十多艘航母,二十多艘戰列艦,以及其他戰艦六十多艘,主要是美國和英國以及法國艦隊,在海戰第一階段損失的。

亞速爾海戰,使得五國同盟獲得了整個大西洋海域的控製權,打通了美洲和歐洲的海上聯係。

特別是打通了美國到英國到德國的航線,然後也對五國聯軍直接登錄非洲西海岸收複北非創造了條件。

蘇聯聖彼得堡在經過了一周的巷戰後,才被德軍徹底占領,至此波羅的海海域也完全被德國掌握,預示著蘇聯在歐洲的領土北部被德國控製。

由於聖彼得堡被德軍攻克,斯大林格勒被核彈抹平,整個蘇聯本土在歐洲的大城市,隻剩下了基輔,明斯克和莫斯科等不多的城市。

大西洋戰局一定,美國的大西洋艦隊和德國的特遣艦隊,就已經開始了組建工作,他們將通過巴拿馬運河,前往太平洋參加對日作戰。

冰雹計劃是一個超級計劃,涉及到蘇聯,日本,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蘇日聯軍的其他附屬國的一百多個工業城市。

將以中國西北戰區,德國,英國為中心,以B-17等一萬多架轟炸機為主力,對這些城市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超強度轟炸。

另外美國陸軍部隊已經在美國東海岸集結,準備搭乘運輸船,橫渡大西洋,在非洲西海岸進行登陸,準備收複北非。

由於中國西北戰區實際控製區域一再增加,以B-17的航程,已經可以同時轟炸蘇聯和日本,所以中國西北也是整個冰雹計劃的核心。

五國同盟配屬給劉十三這個五大戰區指揮官的轟炸機超過了六千多架,戰鬥機三千架,還有西北軍區自有的一千五百架孽龍和BF係列戰鬥機。

新疆同時開建新機場數十個,基本都是在沙漠戈壁平整壓實,再配備一個指揮塔,一個彈藥庫和一些地勤人員的簡易機場。

對日本的轟炸主要集中在幾大工業區,上次的火燒計劃,對日本的工業基礎毫無損傷,對付工業基地的水泥鋼筋建築還是要依靠重磅炸彈。

美國陸軍和英國陸軍的主力部隊都在德國海域登陸歐洲,他們將支援位於庫爾斯克大草原邊上的德國陸軍主力部隊。

三國陸軍聯軍將對蘇聯歐洲本土進行攻擊和歐洲被占國家進行收複,法國陸軍和部分美國陸軍,將在摩洛哥南部進行登錄。

這支部隊將負責攻占阿爾及利亞,隻有攻占了阿爾及利亞,也就切斷了蘇聯對摩洛哥炮台的補給線,繼而瓦解直布羅陀海峽兩岸炮台對地中海入口的鉗製狀態。

蘇聯已經調集了黑海和裏海艦隊前往地中海地區,以彌補這一地區的局部海軍軍事力量的存在。

蘇聯在失去了斯大林格勒後,最近數個月都是使用的軍事物資儲備,蘇聯的軍事物資儲備能夠維持陸海空三軍和印度軍,阿拉伯軍隊,以及地方軍隊等近千萬部隊的供給,足可見蘇聯三個五年計劃的成果底蘊。

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蘇聯已經在基輔和莫斯科,明斯克等地重新建立重工業基礎,以彌補在斯大林格勒的損失。

但是這一切都被冰雹計劃給打亂了,從英國和德國,還有中國新疆,起飛的轟炸機機群,不間斷的朝蘇聯僅有的幾個城市大撒炸彈。

而日本的幾大工業區,也在從綏遠和陝西起飛的轟炸機遠程轟炸下,也陷入了半停工狀態,整個世界戰場也隨著冰雹計劃的進行而發生著轉變。

美國從大西洋調集來的艦隊編入了太平洋艦隊,隨後到來的德國特遣艦隊並沒有停留,而是直接越過赤道,朝著太平洋南部海域向新西蘭駛來。

太平洋海域在蘇聯太平洋艦隊和日本海軍艦隊占據兩年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和德國特遣艦隊再次出現在太平洋上。

預定計劃是德國艦隊從收複新西蘭開始,從南朝北推,依次收複新西蘭,澳洲,東南亞,最後目標是蘇聯的印度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