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灰燼(2 / 2)

病人的家屬更是沒問題,傻子哥是青年的發,知根知底,現在都這樣了,隻能死馬當成活馬醫。

手術之前,青年博士皺著眉頭,嘴裏叼著一根奇怪的電子煙,這是他測試藥物對大腦影響的時候染上的惡習,電子煙的藥物不是普通的煙霧,是他自己研發的,對長時間保持頭腦清醒有奇效,每當需要深度思考的關鍵時刻,他總是免不了叼著它,對手術的所有細節進行一遍又一遍地推演,避免任何地方出錯,所以他從不出錯,這也是導師看重他的原因,否則,是不會放心給他一個學生全權負責的。盡管是博士生。

“要取得爆燃的成就,得有一顆灰燼般的心。”

這是他導師的教導,在這樣的導師帶領下,本來就冷漠的青年,變得更加不近人情,身邊10米之內,所有人都會發現,青年現在,除了手術上的事情,任何事都不關心了,他甚至都不記得自己上一頓吃的是什麼,也不在乎下一頓吃的是什麼,也不知道是哪個護士姐姐給他點的餐。

導師的腦機連接理論非常前沿,風險極大,甚至有些參數需要在手術過程中,視病人的反應來決定,青年博士生的責任比真正的腦殼手術醫生更大。

一旦手術失敗,傻子哥不但為自己做了一輩子傻子,更是要死在自己手下,文字意義上的。這樣的壓力下,確實需要灰燼般的心,才不會膽怯。

國外最先進的技術,能夠將10萬個電極植入大腦,導師的策略非常激進,已經悄悄達到了0萬的規模,青年博士生更是決定,如果0萬電極無法喚醒死者,他會進一步走下去,直到100萬,00萬。

0萬是導師規定的安全上限,但冷漠青年從來不是循規蹈矩之人,跟他導師一樣。導師在學術官僚中是獨樹一幟的人才,從來不在乎更大的官位,更大的利益,領導硬要塞進他手下的庸才,導師全部都決然拒絕,他隻要最頂尖的學生。

至少有三次,主刀的醫生需要青年博士生苦口婆心地述這個手術的科研意義,要不然,他都堅持不下去,因為一次做這麼誇張的開顱,開這麼多“腦洞”,簡直前所未有。

瘋狂的導師,瘋狂的學生,瘋狂的醫生,全部湊到一塊兒,經過半個月,每都不停,才完成了這次手術。

100萬電極植入之後,病人的生命體征已經非常微弱,看來,是時候結束這一切了,跟之前所有的手術一樣,失敗是結局。

這一次可能非常接近成功,就差那麼一萬個電極的區域,似乎沒有良好反應,真是非常,非常,非常遺憾。

在最後護士姐姐拿來文件給他簽字,要結束這一切的時候,青年博士生一手拿著文件,一手拿著簽字筆,一嘴叼著電子煙,就那麼站著,北風淩亂,他卻心如灰燼,這一站,就站了一個時。

護士姐姐:“魏先生?”

青年博士生:“把你們主任叫回來。”

護士姐姐嘟起嘴吧:“我們主任累了一整了,回家休息了。”

青年博士生:“告訴他,我要把自己的一部分腦神經,移植到病人腦中。”

“哈?”護士姐姐張開了嘴巴,可以塞進一個大鵝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