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知背地裏有多少人對她恨之入骨,想要除之而後快。
可以預見,若來日上官婕妤失寵,會是何等慘烈的結局。
所以才說做人要厚道,不斷人後路,便是給自己留後路。
上官婕妤顯然不懂得這個道理。
此番,順王和溫王都認為自己吃了大虧。
而順王與溫王的母妃,董婕妤和淑妃也都不是省油的燈,護子心切起來,什麼事都能做的出來。
傅遙覺得,她能推斷出的事,這母子四人未必就想不到。
或許,用不了等太久,上官婕妤就會大禍臨頭。
到那時,後宮之中必定會生出一場大亂,後宮一亂,前朝必定也會跟著動蕩。
誰知又會因此株連到誰呢?
隻要不牽涉到國公府就萬事大吉。
但傅遙心裏還是覺得有些不甘和可惜。
晌午在國公府,寧安公主明明已經快將兩家人勸的握手言和了,誰知卻忽然出了這檔子事。
經了這回的事,順王和溫王應該再也當不成兄弟了,不止如此,恐怕還要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想來在皇族中,親情本就淡漠,對這種事,傅遙早就見怪不怪了。
而就如寧安公主之前所預料的,皇上對她昨日挺身而出,勇救珮兒的事讚賞有加。
命人送了不少金銀珠寶來賞賜予她。
除此以外,還有些難得一見的名貴藥材。
而最叫傅遙覺得意外和欣喜的是,皇上竟然還命人送來了一套銀針給她。
可知皇上賞她銀針,就是認可了她的醫術。
皇上認可了她的醫術,也就意味著皇上本身並不歧視懂得醫術的女子。
可知皇上的這種肯定,對傅遙而言意義重大。
傅遙覺得,經過這事以後,她在為爭取女醫與男醫平等行醫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雍王是個很信守承諾的人,三日之期一到,就立刻派兆裕來國公府取新的藥膳方子。
兆裕來時,傅遙正在後院侍弄花草。
因為關於這藥膳方子,她還有幾點注意事項要與兆裕當麵交代,所以傅遙便吩咐楚莘將兆裕請到這邊來。
一見兆裕,傅遙就眼前一亮。
今天的兆裕與往日有些不一樣。
從前每回見兆裕,兆裕不是一身鴉青色的勁裝就是一身黛藍色的勁裝。
而今日,兆裕卻穿了一身石青色的長袍。
利落的打扮,加上清爽的顏色,將人襯的十分儒雅穩重。
加之兆裕個子高,玉樹臨風一詞用來形容今日的他,真是太貼切不過了。
若非兆裕的氣場略帶些淩厲,隻當這位是國子監的授業博士呢。
傅遙與兆裕如今也算是熟識,傅遙也不與他見外,當即打趣說:“今日的兆裕很不一樣。”
兆裕老實,似乎沒聽出傅遙這是在誇他,立馬解釋說:“回傅姑娘,我家王爺嫌小的身上殺氣重,若總著一身勁裝,隻會讓殺氣更盛。我家王爺說,如今我們身在京都,在京都城內行走,越不紮眼越好,於是便命人給小的裁了幾身這樣的衣裳。”
傅遙點頭,衝兆裕笑了笑,“你穿這身長袍很好,整個人顯得文質彬彬的。”
傅遙說著,轉頭望向一旁的楚莘,“楚莘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