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遙從琴聲即可判斷,此刻的芸熙心中很是焦躁不安。
都說相由心生,這琴聲也可以很直接的反映一個人的心境如何。
早知芸熙為見四皇子的事如此緊張,倒不如快刀斬亂麻,何必等到三日後再見,明日就見豈不痛快。
但她派去給四皇子送信兒的人都已經回來了。
此事既已敲定,哪有出爾反爾的道理。
想到這兒傅遙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便埋頭繼續寫藥膳方子了。
……
傍晚時分,宮裏傳來消息,就如寧安公主所言,皇上果然為順王與溫王兄弟倆當眾起爭執的事,而大發雷霆。
皇上不止狠狠的斥責了這兩兄弟,還罰了兄弟兩每人半年的俸祿。
這還不夠,皇上最後又罰兄弟兩人在昭陽殿外跪了一個時辰。
此事這麼快就傳到了輔國公府上,想必其他府上也都知道了。
經此一事,順王與溫王無疑是顏麵掃地。
不過平心而論,傅遙還是覺得溫王在這件事中多少有些無辜。
但皇上似乎並不在意在這件事中究竟孰是孰非,而是在意有人破壞了尊卑分明,長幼有序的秩序。
皇上罰溫王,不為別的,隻為溫王公然的不敬兄長。
傅遙也說不好皇上這樣罰究竟是對還是錯。
畢竟,皇族有皇族的處事原則,身為帝王,對許多事的看法必定與他們尋常人不同。
總之,在這回的事中,順王與溫王可以說是兩敗俱傷,任誰也沒占到便宜。
若說因此占到好處的人,太子爺算一個。
順王與溫王兄弟因這回的事,惹得皇上龍心大怒,無疑失去了皇上的歡心。
太子爺乘勢而上,必定能占盡先機。
而究竟是誰在皇上麵前揭發的順王和溫王,傅遙心中也有了新看法。
依傅遙所見,此事不能說一定就是上官婕妤一人策劃的,繼後李氏必定也參與其中。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事八成是經上官婕妤的口告知皇上的。
至於為何不是繼後親口,原因有二。
其一,繼後腿疾未愈,這段日子一直都是深居簡出,若皇上不去,她就沒機會與皇上提起順王和溫王的事。加之,此事是前一日發生,第二日皇上就聽說了。因此,從幾率上講,繼後告密的幾率,比腿腳靈便、隨時都能前去求見皇上的上官婕妤要小的多。
其二,自從經了斷腿風波以後,繼後就好比一隻驚弓之鳥,就算她得了個機會向皇上邀功,繼後心中恐怕也有諸多顧慮,不敢冒然行事。
傅遙猜測,以繼後的心計與手段,八成是繼後故意將順王與溫王的事透露給上官婕妤,唆使上官婕妤去皇上麵前告的密。
上官婕妤雖然出身微賤,卻恃寵而驕,野心不小。
當個婕妤不夠,來日還想扶自己的兒子登基當皇上,自個當個逍遙太後呢。
去年重陽在行宮馬場,上官婕妤曾當眾指責太子爺奢靡,竟然用黃金珠玉做成的馬鞍。
想來這上官氏都敢明目張膽的給太子爺難堪,挑撥皇上與太子之間的父子關係,背後與皇上說些順王與溫王的是非,也就沒什麼好奇怪了。
雖然傅遙很佩服上官婕妤的勇氣,但上官婕妤所做種種,完全是不給自己留後路。
眼下上官婕妤正得寵,沒人敢與她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