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成大器者不拘小節(1 / 2)

[\"終於,對臨南王與單左喜的一唱一喝一直冷眼旁觀的阿史那野驀地轉過身來,指著二蛋徐徐道:“他,大坤的臨南王,自視功高可震主。而你,噠嗦兄長,你也是與他一般存了野心嗎?”頓住後忍著哽咽道,“父汗既已答應與大坤國通婚,永遠邦國之好,斷然不會枉顧小王生死,再令兄長與臨南王結盟。小王愚鈍,卻也明白此事乃兄長為奪汗王之位,欲除小王於後快。而依小王對兄長的了解,是沒有這番雄心偉略,故此探出南臨王恰好也存了與兄長一般的心思,二人便一拍即合,是也不是?”

話貴在精而不在多,阿史那野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席,正是直截了當的切中了要害,二蛋眼珠左右搖擺不定,似在心虛。

百官聽後麵麵相覷,噓聲不已。終於,有幾個看不過眼的老臣向前站出了幾步,連連哀歎道:“先帝曾言,王爺孔武有力,處事不嬌不躁,實在是將帥之才,適才委以重任。誰曾想,王爺野心如廝,倘若是先帝泉下有知,必是痛心疾首啊!唉,歎想老臣愧為四大輔臣之首,百年歸西後實在無顏麵對先帝啊!”

放眼望去,說話之人年事雖高,然印堂飽滿,說話時挺胸闊步,盡顯一派容光煥發,且聲音鍾鳴鼎重,圓潤的字腔經空闊的禦花園再傳入耳際,亦覺得洪亮有力,使人莫名的生出敬重之意。再觀其官服整得甚是平整,而胸前沾染了一團血汙愈發顯得醒目,猶如盛開正旺的牡丹。

許是有人起了個好頭,與其並立的另一個鶴發老臣捊著白胡子,也清咳了兩聲,再緩緩放聲:“當今聖上仁德,對王爺更是信任有加,尊以叔輩敬之孝之。然王爺卻居自傲,不僅違抗聖旨率兵回朝,更是以救駕為名進行奪宮之事。我等老臣均是先帝親自任命輔佐聖上登基的重臣,爾今王爺不將我等放在眼中,便是不將先帝,放在眼中。今日此舉,若是屬實,便是逆天而行,即便事成,相信史官亦會依實記錄,後人亦會痛批王爺謀朝篡位的狼子行徑。”微受驚嚇的臉上略顯得精神不濟,聲音聽來頗有些蒼老,帶著幾分恨鐵不成鋼的苛責。

臨南王的眸光及其淩厲,恰如獵鷹捕食時才該有的,正不善的盯著站在百官前排的四位老臣。如此淩厲的眸光,叫眾人心生懼意,也生生的壓住了本欲開口數落的另外兩名老臣。

一時間,整個禦花園靜寂無聲,隻偶爾可聽得火把啪啪作響微妙之聲。又過了半晌,臨南王方再度開口,未語先笑:“哈哈,南宮太傅,林太傅,當日在本王府中,兩位可是巴結都來不及,怎麼這會兒,便改了說辭,難道我的皇侄又許了你們什麼好處不成?”

“臨南王,皇上麵前,何等放肆,不怕皇上加罪於你嗎?”南宮太傅不虧是四大輔臣之首,先不說麵下有無與臨南王巴結,光是現在麵對強敵雖心生懼意仍不失大傅之威儀,確實叫人敬重。

“哼,皇上?南宮老兒說得可是躲在人群之中的無用之輩?”臨南王本就對博仁康不敬,如今一舉守宮自信大局已定,所幸不再委屈自己,直接放任自己的脾性,不將博仁康放在眼中,言語之中極是輕蔑。

“大膽臨南王,群臣麵前尚且如此,可見平日是如何的以下犯上,謀朝篡位之罪已是昭然若揭,若是本性未泯,便脫冠謝朝。當今聖上仁心仁德,定然顧全大局,重罪輕罰。”南宮太傅再度開口,言語持重,盡顯皇帝仁厚之意。

“哈哈,哈哈……”一席規勸的話在臨南王聽來好似一個極好笑的笑話,隻見他仰麵放聲長笑,笑意裏盡是嘲諷。眾人便任由他笑著,直到他笑得無趣了,才漸漸止住了笑聲,方聽他道:“博仁康,枉你的臣子恪守臣子忠貞,可是那又如何,那不過隻是幾個能說會道的老頭兒,焉能與我萬千雄兵抗衡!”

“皇叔之言,實不知廉逼,你有今日之雄風,殊不知是受何人之恩!”一言喝盡,原本將博仁康護在圈中的百官自動往兩旁屏去,自覺讓出一道。

道中,光鮮的明黃在灼灼明火的映托下襯出帝王無上的權威,而這份權威卻不知眼饞了幾許人?其中包括付諸行動的臨南王。

思緒遊移間,博仁康已款款走來,步履四平八穩,鎮定自若的神態頗不將臨南王的氣勢以及那眾千將士放在眼中。如此強大的氣場似一劑傳神的良藥,恰到好處的安撫了擔驚受怕的眾人。

隨著博仁康的步伐,我亦覺得無上的壓力迎麵而來,猝不及防間便似要將我壓得粉身碎骨。我的驚惶似被二蛋查覺,隻覺他握上我的手,悄悄退出“舞台”,隱在一邊不動聲色的將我護在身後。微涼的手被他緊緊的握在撐中,不得一絲鬆懈,哪怕是握出來細微的熱汗也無心顧及。我心知他也是緊張,除開眼前迫人的形勢,重在於我有一張與歆妃酷似的相貌,而博仁康恰恰對歆妃的情根深種,情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