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星暉雖然也來過興昌縣,可是也隻是在縣城轉了轉,沒來過鹿尾嶺鎮,這壯觀的景象同樣也讓他目眩神馳。聽了傅維平的話,他笑著對傅維平道:“那我們就預祝傅導再次拍出一部精品之作了!”
於銳誌也下了車,他好奇的看著這些壯觀的土樓,對蘇星暉道:“這就是客家土樓嗎?真漂亮!不過為什麼會修成這種樣子呢?就跟堡壘一樣?”
蘇星暉看向了興昌本地的幹部們,對於客家文化,他了解得也不多,隻能讓這些本地幹部來解答這個問題了。
嚴玉華對身後一個五十多歲戴眼鏡的人道:“盧局長,你來回答一下客人的問題。”
這位盧局長名叫盧成章,是興昌縣的文化局副局長,他本人就是客家人,又是興昌縣本地研究客家文化的專家了,所以這樣的問題當然最適合由他來回答了,這也是為什麼今天嚴玉華會把他帶來的原因。
盧成章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道:“各位領導,各位客人,要回答這個問題,那說來就話長了!”
嚴玉華生怕客人們等得不耐煩了,他對盧成章道:“老盧,那你就長話短說吧!”
倒是蘇星暉抬手止住了嚴玉華的話,對盧成章溫言道:“盧局長,你盡管說吧,說得詳細一點,不用有什麼刪節。”
這位盧局長,蘇星暉一看便知道是個知識分子,而且看上去也不是個太會來事的人,對於這樣的知識分子,蘇星暉還是保持著尊重的。而對於這裏的客家文化,他確實也想好好聽一下來龍去脈。
得了蘇星暉的話,盧成章清了清嗓子,開始侃侃而談起來:“咱們祥州市是全國三大客家民係聚居地之一,興昌縣是整個祥州市客家文化保存得最完好的縣之一了,我們興昌縣全縣三十多萬人,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客家人。那麼什麼是客家人呢?這就要從兩千多年以前開始說起了。”
“兩千多年前,中國戰亂紛起,每次出現大規模的戰爭,中原一帶的漢人就會進行大規模的南遷,因為隻有南方還沒有經過大規模開發的深山老林裏,才能躲避戰亂,而且每一次戰爭之後,這些人都會再次往南遷移,遷移到更遠更深的山林裏麵。因此,當時還屬於蠻荒之地的南方幾省的山林裏,便成了這些中原漢民躲避戰亂的世外桃源了。”
聽到這裏,於銳誌問道:“這些躲避戰亂的中原漢民,是不是就是現在的客家人?”
盧成章點頭道:“對,現在的客家人,就是這些躲避戰亂的中原漢民的後代。”
於銳誌又道:“那為什麼又要叫做客家人呢?”
盧成章道:“因為當時這些地方也並不是沒有人居住,這裏居住著百越、苗人、瑤人等少數民族,而這些中原漢民是從北方遷移而來的,所以自稱為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客家人這麼一個稱呼了。”
盧成章的話聽得大家興致盎然的,連傅維平等攝製組的人都圍了過來,聽盧成章講這些客家人的曆史,拍攝這樣的專題片,當然需要有這樣的民俗顧問,本來攝製組請了一個比較熟悉了解客家文化的民俗顧問,不過那位顧問是來自粵東省東南部的,那裏的風俗跟祥州這裏還是有些不一樣的,所以他們都想要聽一聽盧成章這個本地人的話。
盧成章繼續道:“曆史上大規模的中原漢民南遷,發生過好幾次,其中第一次是秦末農民起義的時候,那個時候,中原處處烽火,民不聊生,許多老百姓都往南方逃難,再加上秦軍征百越,也是大規模南下,在秦朝滅亡之後,他們絕大多數都留在了南方,沒有回去。”
“第二次是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和東晉末年五胡亂華的時候,那個年代是中原漢民曆史上最大的災難,中原漢民被胡人大量屠殺,甚至被當成了兩腳羊吃掉,中原漢人的數量從鼎盛時期的近億人,在短短數十年之間就急劇下降到了幾百萬人,中原璀璨的文明危在旦夕。”
“在這個時候,又發生了中原漢民大規模南遷的事件,尤其是那些北方的士族,他們整個家族整個家族的南遷,他們的南遷也為中原漢文化保留了火種,不至於就此滅絕,具有存亡續絕的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