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五胡亂華的時候,盧成章的聲音裏充滿了悲愴,那確實是一段讓漢人不堪回首的曆史,也是客家人的祖先的血淚史,想想吧,客家人的祖先肩負著存續漢文化的重任,拖兒攜老,不遠萬裏,跋山涉水的從北方來到當時還是荒蠻之地的南方,也許有的家族能夠活著來到南方的,十不存一,然後在這裏繁衍生息,一直到今天,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
盧成章雖然隻有五十多歲,可是他由於長年埋首於故紙堆中,頭發已經是花白了,此刻他的臉色悲愴,而花白的頭發在風中飄動著,這副景象不由得讓人動容。
盧成章聲音哽咽,久久說不出話來,大家也都很理解他的心情,沒有打攪他,隻是靜靜的等待著。
良久之後,盧成章才平複了情緒道:“中原漢民第三次大規模南遷,發生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那個時代,雖然名為起義,可是實際上也是中原漢民的一次災難,同樣也是發生過多次大屠殺,甚至把人磨成肉糜作為軍糧的事件,人口同樣急劇減少……”
嚴玉華厲聲對盧成章道:“老盧,注意你的話,別犯政治錯誤!”
盧成章把黃巢起義稱為一場災難,在當時,確實是有一些大逆不道的意思,畢竟黃巢起義是寫在了教科書上,被當做正麵事件來宣傳的,那些影響他形象的大屠殺和把人磨成肉糜的事件,要麼根本沒有寫進教科書,要麼就是一筆帶過語焉不詳,現在盧成章當著蘇星暉等領導和中央電視台的記者的麵,說出這樣的話,嚴玉華當然要製止他了,要不然牽連到他可不得了。
嚴玉華暗暗後悔,不該讓這個老盧說話的,這個老盧是出了名的書呆子,不會說話的。
蘇星暉開口道:“沒事的,玉華同誌,就讓盧局長說吧,本來也就是講的稗官野史,又不是修訂教科書,不必那麼緊張。”
聽了蘇星暉的話,嚴玉華當然不敢說什麼了,不過他以目示意盧成章,讓他不要再亂說話了。
盧成章雖然是個書呆子,可是他再怎麼也聽得出來蘇書記是在淡化他說的話,替他解圍,他向蘇星暉投去了感激的一瞥,然後繼續說了起來,不過這一次,他當然還是有所收斂了的。
“黃巢起義的時候,同樣有大批中原漢民逃避戰亂南遷;而第四次大規模南遷則是北宋末年,靖康之恥的時候,金兵占據了中原北方大片地區,一些不願意成為金朝順民的中原漢民,又開始了大規模南遷。我們祥州客家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是在北宋末年遷移到祥州的,因此,祥州的客家文化保留了許多宋朝文化的特色,像這些客家土樓,就有著典型的宋朝建築的特點。”
“雖然當時南方還是荒蠻之地,戰亂沒有波及到這裏,稱得上是南遷的中原漢民的世外桃源,避難所,可是畢竟這裏也還是有著許多危險的,比如豺狼虎豹,當地少數民族的侵襲,甚至是南遷漢民之間的械鬥,所以,在住所的設計上,采用了這種堡壘式的設計。”
“這些客家土樓,又可以稱為圍龍屋,是用厚厚的土牆,把大家居住的房屋圍在裏麵,以做保護,如果有野獸或者外敵入侵,所有人都可以躲進土樓,隻用幾個孔武有力的青壯年守在大門後麵,就完全可以抵禦侵襲了。”
“這就是最初南遷漢民們把房屋設計成這種式樣的原因,不過後來大家越來越發現了這種設計的好處,比如可以讓居住在這裏麵的人更有凝聚力,比如這厚達一米五以上的土牆,造價便宜,防禦力強,而且在空氣濕度大的時候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份,在空氣幹燥的時候可以釋放出水份,可以充當天然的空氣調節器,對人體很有好處,冬暖夏涼,住得也舒服……”
“這種種好處,也讓這種設計流傳了下來,成為了客家人獨有的一種文化。這種土樓,一般是以家族為單位,一個姓氏的人共同建造一座土樓,整個家族的人一起住在裏麵,所以規模有大有小,規模小的大概二三十米見方,規模大的甚至可以達到上百米見方,形製也是有方有圓。”
“經過幾百上千年的沉澱,這些土樓的建造工藝越來越精湛,方樓雕梁飛棟,圓樓渾圓無缺,不管哪種形製,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和科研價值,在土樓裏,往往還修建有祠堂和私塾,供全族人祭祀和孩子讀書而用,這也體現了客家人重視祖先和耕讀傳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