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章 太菜了(2 / 2)

諸葛誕那邊顯然是批望不上了,而且很可能諸葛誕已經跟吳人有所勾結,否則的話,諸葛誕又怎麼可能見死不救,反而是再地催促自己撤守新城呢?

要知道,當初魏國之所以新建這座要塞城池,就是為給淮南重鎮壽春提供保護的,有合肥這座要塞的存在,吳國根本就沒有機會兵臨壽春城下。

諸葛誕要求張特主動地放棄新城,那完全就是一種通敵的行為啊,這種叛國通敵的事,張特當然不會配合他,盡管諸葛誕再一次下達軍令,要求張特撤軍,而且嚴詞激烈,如果張特拒絕應命的,那他將以軍法懲處之。

張特不為所動,將諸葛誕的軍令棄之一邊,誓死也不後退半步。

盡管兵員不足,城防殘破,但張特堅守新城的決心卻從未曾動搖過,而且這些手下的將士,也都是上一次新城百日苦戰幸存下來的人,經曆過血與火的戰鬥曆練,他們早已是無懼生死,此刻麵對吳軍凶猛的攻勢,他們一個個從容淡定,堅守不退。

攻城戰陷入到了膠著之中,盡管吳軍人數眾多,士氣旺盛,攻勢也相當的猛烈,但遇到了張特這樣牛皮糖一樣的對手,他們還真是無計可施,連續地攻城十數日,卻始終也拿不下新城來。

諸葛誕是沒法派兵加入到進攻的行列之中來,按照他和孫峻的約定,隻有在孫峻拿下新城之後,與淮南軍會合,諸葛誕才會發布討伐司馬氏的檄文,正式地起兵造反,而現在吳軍遲遲無法打開局麵,諸葛誕又不能伸以援手,幹著急也沒有啊。

同時,諸葛誕也對吳軍的戰力頗為的鄙夷,就新城那麼一個破城,那麼點殘兵,吳國五萬大軍,打了十多天,愣是沒有打下來,這也太菜了吧。

吳軍最擅長水戰,在大江之上,他們的水軍所向無敵,魏軍多少年來也隻是在江北一帶進行軍事行動,卻始終也未能跨過長江去,足可見吳軍水軍的強大。

但同樣吳軍在陸戰方麵,尤其是在攻城作戰方麵,戰鬥力真得是弱爆了,如果諸葛誕出手的話,時時刻刻便可以將新城拿下來。

但諸葛誕卻不敢出手,畢竟守新城的,也是淮南的軍隊,自己的軍隊打自己人,對軍心士氣影響很大,在諸葛誕還未真正起兵之前,他是不可能有去攻打新城的。

諸葛誕對這個張特也是沒辦法,自己的命令他壓根兒就不聽從,諸葛誕就算想懲處他,也沒有機會,所以諸葛誕在壽春是幹著急,他更是時刻地關注著司馬師那邊的動向,按理說淮南都搞出這麼大的事來了,司馬師不該還是無動於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