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膠州,李大成要坐運送物料的火車,在碼頭貨場見了堆積如山的鐵路物料之後,李大成也在打著主意,可惜鐵路這玩意兒,現在他還不打算玩,時間早了一些,等桂順在朝中的位子再穩定一些,辦鐵路的差事兒還成,現在做,隻怕南邊的盛宣懷會坐不住的。
物料運輸,先要裝車,一列火車停在港口貨場,花了一天的時間才裝完貨物,這個速度顯然是不能令人滿意的。
等待裝貨的時間,李大成也在車站周圍轉了轉,膠澳這邊一共有六輛火車頭,一百節拖盤四十幾節車廂,若是好好謀劃一下,十多天時間,運完所有物料,也是有可能的。
順帶買下第一輛火車,李大成坐著自己的火車,從膠澳回到膠州府城,回來的第一時間他就找到了詹天佑、楊士琦、齊世鐸。
“眷誠,組織一萬壯丁,去膠澳裝車,十天之內,將所需物料運抵膠州,鐵路籌劃的事兒,要趕快,十天之後,咱們奠基!二十天之內,鐵路必須完工!
杏城,起膠萊青沂四府壯丁的事兒,你還得下一份政令,這次有多少人,老子要多少人!
齊世鐸,聚集膠萊守軍,將所有在膠萊境內的德國人,禮送回膠澳,膠濟鐵路以及沿線礦場,不許任何大清百姓為德國人出力,想要生計就來膠州府!鐵路及礦場,你也要看好了!
另外出三千人馬,守在膠澳一線,咱們隻守條約劃定的屬於咱們的地界,從防線成型到鐵路竣工這段時間,不許任何外國人進出!”
聽著李大成霸氣的將令,詹天佑、齊世鐸摩拳擦掌的應下了,而楊楊士琦就是滿臉的苦澀了,這是要開戰嗎?
“二爺,洋人不尋釁,咱們豈可先尋釁?”
禮送德國人回膠澳,不許德國人的鐵路、礦場開工,這就意味著要開戰啊!這樣的責任,楊士琦是擔不起的。
“杏城,老子就是要在膠州給天下官員立個典範,自津沽戰後,咱們可以與諸洋鬼子平起平坐了!
修鐵路這事兒,老子不許任何人擋道,你也一樣,擋了老子的道,老子管他是誰,必殺他滿門!
你若是覺著自己不成,讓袁世凱來!”
就跟說的一樣,無論是修河、修路還是做買賣,李大成都當做是一場戰爭,戰略他拿出來了,誰執行的不好,他就會軍法從事。
有了李大成的命令,詹天佑那邊進展很快,七天的時間,就將鐵路所需物料,運抵了膠州貨場,而德國人那邊,卻在經曆著嚴冬,自津沽大戰之後,德國人在山東全線受挫,鐵路停工、礦場停工,膠澳唯一可以運轉就隻有運送物料的列車了。
德國人派往各地的工程人員、護路隊,也被振威軍送回了膠澳,因為津沽一戰的緣故,膠澳的德國人本就在收縮防禦,外麵的軍隊並不多,最多的也就是幾十人的小隊而已,被幾千人圍住,他們自然是不會反抗的。
除此之外,齊世鐸的人馬也在《膠澳邊界合同》所議定的大清國土之內建了陣地,將膠澳租借地給封鎖了。
這些消息沒有傳的沸沸揚揚,膠濟鐵路以及各處礦場,大多都在停工之中,所餘的技術人員以及護衛人員不過幾百人而已,沒有武裝衝突,沒有人傳播消息,這事兒也就成了李大成跟膠澳當局心照不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