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的看法,以及其中的生意。”
“好!
既然用竹筐,就要南貨北運,這裏麵有買賣。
全用竹筐,也不成,竹筐,從南方運來,一船能裝的數量不多,而且隻運竹筐收益太少。
我以為,竹筐這東西,可以當做裝運糧食以及其他貨物的器物,這樣在南貨北運之中,運河工段,就能積累相當數量的竹筐了。
山東的柳條筐、荊條筐,咱們也得用,壯丁去修河了,婦孺也要有生計的,編筐、搓繩就是不錯的生計。
竹料獨輪車,需要大量的竹材,殘料處理之後,也可做編筐之用,若竹筐的數量不夠,可在南邊將竹材做成竹條,這樣一船的運量也就多了,收益相對的也就大了。
另外,修河器具也可以改一改的,畢竟河道水浸之後,土質要比農田鬆軟,用一樣的農具,事倍功半。”
聽了蔣輝雲的說法,李大成點了點頭,這位算是不錯,能在滄州府獵到蔣輝雲,也算是不小的收獲了。
“圖紙呢?”
“二爺,什麼圖紙?”
“工具與獨輪車的圖紙!”
“二爺,在下愚鈍,說說還成,出圖紙是做不了的。”
聽明白了李二爺的意思,蔣輝雲身上的壓力也是倍增,跟著這位二爺做事兒,不是全才也不成啊!
“算是不錯吧!但差了那麼點兒意思!
咱們是做買賣的,這買賣是什麼呢?就是需求,衣食住行就是需求!
獨輪車我在滄州府看了看,幾乎全是木料做成的。
誠有,你不是想開礦嗎?開礦出的東西賣給誰呢?還不是老百姓?
鋼鐵的物件,老百姓有多大的需求?除了農具、炊具之外,還有多大的需求?
木製的獨輪車,用的木料不少,卻不一定結實,若是有些關鍵的地方用了鐵件,不僅可以減少木料的用量,一般的殘料也能用來造獨輪車了,這裏麵就有一筆好大的買賣,涉及到了什麼呢?開礦、冶鐵、鐵料加工、木材還有就是修造。
再說這獨輪車,那大木輪,怎麼不得幾十斤,而且還得用好木料,用鐵輪、鋼輪成不成呢?西洋的軸承,能不能用在獨輪車上呢?用了之後有什麼效果呢?這裏麵又有多少買賣呢?
說到了獨輪車,那咱們的兩輪大車與西洋的四輪大車,又是孰優孰劣呢?這裏麵有沒有買賣呢?”
用李大成的眼光看世界,到處都是買賣,幾句話說的李誠有、蔣輝雲沒了聲響,現在兩人身上的汗,嘩嘩的流,跟著大成叔、李二爺做事兒,可是不易啊!
“叔,我記住了!”
“二爺高明!”
“記住了?你們能記住多少?高明?我高明就夠了嗎?你們不高明能成嗎?
老子說了這些你們倆白聽了,老子說的是什麼?是買賣的事兒嗎?
是人的事兒!
大運河即將在滄州府籌劃,再過幾天,就會有洋鬼子來,這些人多半是洋鬼子的工匠,你們不會去雇上幾個,讓他們專門給你們想買賣嗎?
什麼差,咱們就補什麼?衣食住行、鍋碗瓢盆,哪一樣東西又不是買賣呢?
你倆加把勁吧!回去好好想想。”
事事都想到,事事無遺漏,李大成不是機器也不是電腦,做不到那種程度,許多事兒隻能讓下麵人來幹,獵頭,也不獨是他的營生,李誠有他們也需要的。
“明白了,二爺是想讓我們幹洋務,用洋人!”
蔣輝雲總結的見解,還是有些詞不達意,李大成隻能再給他糾正一下。
“不是這話!
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知人之短揚己之長!”
取長補短也是個很大的話題,李大成說不明白,隻能讓兩人回去自個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