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這些,李大成繼續開始考校大侄子,鑄幣的買賣雖好,但風險也大,不能規避風險,這買賣就沒必要去做了。
“我馬上在滄州府建鑄幣廠!”
“你想找死嗎?”
一聽之後果不其然,大侄子的曆練還是太少啊!滄州府是直隸的水陸樞紐之一,在這裏大規模私鑄錢幣,這是要等著朝廷絞殺嗎?
“六爺,滄州府是直隸的關鍵所在,不可在此輕舉妄動。”
“那就去山東!”
“滄州府不成,就去山東,你在想什麼呢?
利益必然伴隨著風險,在獲取利益之前,最先要做的就是規避風險,當風險規避不了的時候,還要權衡一下利弊,若利益很大,自然可以冒險,若利益不大,就該放棄了。
私鑄錢幣,這是死罪!但裏麵的利益太大,所以咱們要冒險!
如何規避風險呢?首先就是選擇地利,滄州府是直隸的水陸碼頭,人多嘴雜,很難保守秘密,所以這裏不能選!
選在山東,怕也是你李誠有胡言亂語,選在山東何地呢?
微山是不成的,山東腹地也不成,那選哪呢?選對咱們有利的地方,選咱們的勢力可以照顧到的地方!選朝廷的勢力很難顧及的地方!這麼看,選擇的範圍也就小了,除了紮著德國人與振威軍的膠州府,還有更好的地方嗎?沒了!”
李誠有還需要曆練,接下來,李大成就不是那麼嚴厲了,仔細的給他說了一下如何選地,見他大概理解了,李大成又開始了灌輸。
“選地,隻是規避風險的第一條,咱們要鑄幣,用不用火?用不用人?這樣的秘密又該怎麼來保護呢?
用火,就在膠州府,建一個用火的買賣,用人,就在膠州府建一個用人的買賣,有了正行買賣的掩飾,鑄幣這買賣就不突兀了,這也是在規避風險。
人多了口就雜了,這事兒怎麼辦?讓他們說不出去,毒啞是個辦法,但不得人心呐!毒啞了,也未必不能把消息傳出去的!
這又該怎麼做呢?把買賣擴大,讓工人的吃喝住行都在廠區之內,幹活兒的這些,為什麼出力,無非就是衣食住行而已,廠子附近衣食住行都有了,那些個離開廠子的人,就該仔細看著了!
規模要大,也是規避風險的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還要分工,鑄幣前期的工作與最後成形要分開來做,前麵的人不知道咱們在做什麼,這秘密也就守得住了。
最後成型的一道工序,人必須給看好了,不信任的人絕不能用!
除此之外就是技術了,咱們有北洋機器局的人,鑄幣的技術不在話下,這些人一定要看好、籠絡好。
此外大量鑄幣,需要機械,需要原料,機械想法子隱瞞一下,原料也要隱瞞,這些事兒,我先不給你細說,你自己去膠州府曆練一番吧!
狂躁的事兒,隻有這一次了,下次,我就不跟你說了,做事兒的時候,記著多想多看多講規矩多講誠信!”
商事與戰事不同,硬打硬殺不是辦法,培養軍事人才,送上戰場讓他自個兒去打就好,培養商業人才,隻能慢工出細活,李誠有的曆練差了太多,有了這一次之後,他必然要回去熟悉洋鬼子的經營之法,學了這些之後,再點撥一下事半功倍。
“知道了!”
低聲應了一句,李誠有也在不斷的擦汗,這次真是好險啊!
“二爺,此次去山東,六爺助我看了一下山東的鍁鏟車筐等物料,山東出柳條筐、荊條筐,隻是這兩樣都有些重了,不如南邊的竹筐,想到了南邊的竹貨我也看了看山東的獨輪車,若全用竹筒,既輕便又結實,隻是竹筒做車,手藝上還缺點東西。
鐵鍁、鐵鏟的形製都差不多,隻要有煤鐵,普通的鐵匠就能打製,麻繩之類也大同小異。”
聽了蔣輝雲的說法,李大成知道,他說的隻是大概情況,具體做法還是有補充的,隻不知這位蔣先生,能補充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