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不叫黃河拳了,官麵上的大號叫做八旗振威軍,有三十萬人馬,掌旗的是個京城的貝勒,俺的話,在振威軍中還算好使,在津門這一畝三分地兒也算好使。
大伯,俺來的晚了,這事兒是俺做的不利索,早知道俺就……”
李大成與孫守業也算是投契,萍水相逢,自己還霸占了人家的院子,孫守業能以女兒相許,這就是恩德,孫本武之事雖說無奈,但李大成若是用強,孫家也不至於此,這事兒李大成多少是有責任的。
“不用說了,自家的兒子什麼脾性,我老漢清楚的很,你走的這些天,老漢不止一次跟本武說過離開津門的事兒,可他就是好強呐!這事兒不怨你!
現在我家裏的狀況你也見了,這麼說吧!你給我一支人馬,讓我打進租界區為本武報仇,我便將翠兒許給你,本武的兩個媳婦也與你做妾如何?”
孫守業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不!他算計的很清楚,現在看來李大成做不了他孫家的上門女婿了,兒子走了,女兒也遠嫁他鄉,孫家可就真的完了。
現在看來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讓兒子本武帶著兩個兒媳住在津門,兩個兒媳跟著兒子算是見過世麵的,家裏的用度好多都是洋貨,這樣的兩個兒媳能安安分分的守在孫家大院?她們守不住!她們守不住,這孩子也難養活。
若是照著他的話做,有了女兒這層關係,孫家的兩個孩子,他李大成怎麼也得給養活大了,若是女兒當年能懷上,這事兒就更好辦了,仨一起養活,更好!
李大成的家財比他孫守業要多得多,看在翠兒這個姑姑的份兒上,李大成是不會虧待他這兩個孫子的,至於他,死在報仇的路上就是他最好的歸宿了。
“大伯,咱們爺倆無需如此,您怎麼說俺就怎麼做!
說實話,即便有三十萬振威軍、兩萬餘武衛軍,這津門俺也守不住,這次朝廷惹得洋鬼子太多,洋鬼子國勢太強,大清國勢太弱,再者俺也操縱不了大清的國勢,此戰必敗!
您還是留下翠兒,帶著兩位嫂子回去吧!”
解下腰間的鬼頭刀,李大成坐在了孫守業的身旁,將津門局勢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此戰大清這邊可打可不打,但諸洋鬼子那邊是非打不可的,不然他們在世界各國的利益都要受影響,短時間之內,李大成可以利用振威軍的數量擊敗洋鬼子的先頭部隊,但真正打一場全力投入的戰爭,他這邊毫無勝算。
“必敗?哼哼……說說你要怎麼打?”
聽了李大成有些悲觀的預期之後,孫守業冷笑了兩聲,看來這個明白人跟官場那些人沒兩樣,一看局勢不好,就想著跑。
“怎麼打不是打?振威軍人多,讓武衛軍在前麵頂著,振威軍三十萬人前後左右亂糟糟的上,亂糟糟的打,您還能指望著義和團拳民,一個頂仨嗎?”
混戰、亂戰、近身戰,就是接下來這場戰爭的戰法,排兵布陣?李大成有很多法子,但振威軍執行的下去嗎?
津門的人馬雖多,看上去也是財雄勢大,但這場戰爭在本質上還是一場以卵擊石的戰爭,這些話李大成也不隱瞞,一一給孫守業說了。
“三十萬,就這麼胡亂打,贏不了!弄不好這些人都得填在津門!”
李大成撇去了跑將的身份,孫守業的臉色也緩和了一下,之後便給他分析了一下結果,就這麼個打法,穩輸不贏,隻會白白搭上無數性命。
“沒法子!此戰主要打的是血氣,三十多萬人、近十萬條槍、百餘門炮,怎麼也能吃得下大沽口的一萬多洋鬼子,這點人吃不下,活該咱們受欺負不是?”
“打完之後,租界區怎麼辦?”
李大成的理由對於行伍之人牽強了一些,但對朝廷,對急於報仇的孫守業,卻是有利的,振威軍、武衛軍的死活,朝廷無所謂,隻要能擋住洋鬼子,保住許多人的富貴,就是死再多的人朝廷也會嘉獎桂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