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 西征(六)(2 / 3)

所謂看人不看言而要看行,隻看到這廝日夜跟著自己,無怨無悔似的,交付的事情做的紮實沒有水分,自己沒想到的他都主動做了,為勇烈天下,豈能因小節而壞大事?

而且他是李家的一路將主。

所以到了後來,明曆反而對他客氣了許多,覺得這廝不錯,隻做事不卑躬屈膝,安西是有好漢的,有空一定拖他去雙飛!

李希平偶爾來過,明曆就誇,黃忠聽了卻不忿,我隨主公從衡山起,官渡有大功,明曆將軍為何隻誇耀他?莫非喜新厭舊!

於是不大來了,李希平還不解,黃忠最近犯什麼痰氣,難道不曾撈到廝殺不爽?他是個細致人,和明曆處理不一樣,就沒事情陪黃忠喝酒,聊侃,幫著七弟收人心。

至於其他各將之間,薛禮領袖後路,因是安西望族,鎮帥覆滅他家便是出頭鳥,眼看關中的製度,主公的氣概,他在關中多年曉得厲害,怕自己子弟犯事,忙了軍務之餘,更是嚴厲督促子弟,膽敢放肆狂妄為家族惹禍者,有個苗頭的就要打板子。

對內這般超乎正常的苛刻,讓薛族子弟暗自腹誹,少公隨了勇烈之後,如何這樣死心塌地,定是娶了鄧家女,也不曉得將來兩房誰大誰小…

可憐鄧海東忙著大略,根本想不到下麵各路的這些心思,現在他軍馬已經穩穩壓製李伯顏一頭,如今他自己領袖的前部為三萬,中軍薛禮處,明曆的羽林,連帶安西軍已經有八萬,加上魏延五萬,後路李希平處還有黃忠等部,李廣的玄甲新軍三萬。

更有民團八萬已經出祁山,跟隨在軍後。

關中民團天下皆知,算得上舊唐的各城駐軍,野戰也能打的,也就是說,如今四鎮處,勇烈帳下有一線軍,完全跟隨著他的,居然十萬之眾!

其餘的幾萬其實也斷無反複的道理,便是魏延所部,難道瘋了才會在這裏生什麼事端。

戰,要當以大搏小,猶要傾盡全力。

鄧海東一一安排定下,無論他李伯顏所部是多麼的舍生忘死,也絕無可能是自己對手之後,第三日正午,全軍開始開拔,向著渝中推進。

一日隻行五十裏,前後遊騎浩浩蕩蕩的布置開去,覆蓋著周遭山川平原上,籠罩著這路前後綿延出了百裏的大軍之外還有二百裏方圓,前麵遊騎已經接近渝中才收斂,後麵側翼等遊騎甚至到天水,到襄武境去。

無他,此乃決戰!

所耗軍需一日就是無數,除了關中補給,老魏的繼續撥給,還有各武門捐獻,所以還能承擔。

這是人看時事,曉得繪圖淩煙是無望,但能貼上點人主的王氣也是好的,投機者的心理馮百川洞悉了然,他隻一個字,用!

如此,浩浩蕩蕩的軍馬終於推進渝中三十裏之外,平原上,開始按著戰時大營,向前聚攏而後擺開陣勢,前鋒營再近十裏,槍尖就要捅了李伯顏的臉駐紮。

中軍略進,距離前軍六裏紮營開始,側翼,左李廣,右羽林,中部薛禮在前,安西兵其中,而江東兵其後。

後路,李希平部距離中軍還是六裏。

三軍之間,小營星羅密布,安置遊騎信營等,除了先鋒一部之後,中軍後路都安置輜重軍需,令在李希平部之南三裏處安置軍需總營,派安排黃忠部的五千河北眾把守。

如此大營,從建至畢,三軍忙碌了接近二日才算妥當,各部士兵卻無怨言,臨戰謹慎,占上風至此主公悠然有度,士兵更為安心,更信必勝。

這邊的動靜,渝中城內早知,但無人說襲營之類,各部安安靜靜的等待著,也有遊騎前來觀望而後回報,隻能說旌旗遮天,大營連綿無盡,不曉得多少軍馬。

回報到最後,各將校也冷了心,懶得再聽,因為隨著那邊大營建立,他們前行不遠也就能看的分明,整個地平線上都是關中的旗幟,都是他們的營盤,那數十萬人的喧嘩聲傳來,簡直如雷。

觀之,令人喪膽。

唐始至今,安西這麼些年,四鎮從未有過這麼多的軍馬深入腹地來,玄宗時高紫袍也不過驅使了數萬軍丁,主打的還是內賊而已。

如今,卻仿佛傾中原的兵都來了,那邊這些年已名震天下的將校如繁星一樣,說起來本部除了李伯顏之外,還有幾個為對方所知?

心冷,麻木,死氣沉沉,這裏十來裏地的緩衝,便是明後日的戰場,一旦廝殺,那地平線上的一切就會滾滾壓來,能抵擋嗎?一些安西子回頭,有忠義的也不過是想,大不了一死罷了。

決戰的鼓聲,在三月的最後一日敲響。

晨。

日從東升,迎著的是李伯顏部,而關中軍背著光向前,前麵旗號,陷陣,赤騎,龍驤,虎威,羽林,玄甲,擁著勇烈大旗推進。

不久軍前,旗下,先期來觀察的各部將校隨即回頭,旗隨將走,留下了陷陣,赤騎,龍驤,虎威,和勇烈五旗,戰鼓催動,一通,二通之際,李伯顏營內旗號響動,軍馬魚貫而出。

關中三萬軍正式開始推進,再三裏後。

全部背營布陣,有小半還在營地。